笔趣阁 > 无奈三国 > 第四百一十七回 三韩和鲜卑骑兵

第四百一十七回 三韩和鲜卑骑兵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wWw。qΒ5.COM\保和平,卫大汉,就是保家乡。炎黄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救助好兄弟,美名威风扬……”

  嘹亮的歌声震动着大地,温暖着人心。即使在这飞雪飘舞的日子,也让这踏雪前进的队伍充满了活力,充满了昂扬的激情。

  听着这似乎熟悉的歌声,让这首歌的创造者刘明仿佛又回到了从前的热血军营之中。只不过,刘明眼前的这支队伍却不是什么援助的志愿军。而经刘明改过的这首歌,它后面的那几句不合时宜的词句,也产生了细小的变化。

  然而,这却足以激起刘明心中的感慨。只是刘明两旁不知道刘明心中变化的人,却以为自己的主公在为了那些出征的将士而感慨。

  而且,除了刘明之外,其他听着歌声,看着这支队伍出发的人们,那也是心怀激荡。

  没别的。就如同那歌声中唱的一样。这支部队的目标就是要跨过那辽阔的鸭绿江。拯救先秦移民过去的炎黄子孙。弘扬大汉的国威。

  当然了。这一举动,那也不是突发的。虽然炎黄从来不缺热血儿女。但是,冒然的战争,没有利益的战争,那却绝对不是一个好的领导人该做的。虽然刘明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算不算得上是一个好的领导人。可是小兵出身,不乐意那士兵当炮灰,作无谓损伤的刘明,那却也是不会冒失出兵的。

  这一次的行动方案。同样也是黄月英当初献上的那两个方案之中的另一个。

  在经过漫长的准备和实施之后。远东之地的辰韩,也终于在黄月英的计策下,受不了了。向刘明献上了完全臣服的国书。现在刘明就是派出高顺带着兵马去接受辰韩得归降。同时彻底地降服马韩、弁韩,统一辽东半岛。

  黄月英逼迫辰韩归降得计策之所以这么晚才见成效。只因为辰韩,马韩,弁韩与那把娄、夫余、高句骊有着极大的不同。

  这占据辽东半岛的三韩,很早之前,那就已经是大汉的属国了。只是因为他们的处偏远,从而保持了自主权而已。而且。这三韩在刘明统治幽州以来,那也都是按着规矩进贡。也没有给刘明什么进攻的借口。此外,这三韩由于大量的先秦移民的教化,他们的开化程度,那也是远远要高于挹娄和夫余得。故此,这计策地实施的目标和方法,以及出征的时间。那也自然会有所不同。

  此时,高顺在马上冒雪督促着兵马前进。而高顺的内心却无视这风雪。而在继续思考着主公在交待自己任务之时,给自己分析的整个作战计划,以及意图。

  高顺即使在思索了这么长的时间之后,高顺仍然不禁培佩服黄月英的构想的巧妙。

  三韩之中,马韩最强,辰韩次之,弁韩最弱。故而,马韩之中的月支部落酋长号称辰王,算是三韩的大君长。辰韩,弁韩大小酋长也都是马韩人。而且还不得自推酋长。

  这样一来。貌似铁板一块地三韩部落,那也绝对不可能没有内部矛盾。

  然而,三韩之中最弱地弁韩。虽然他们受马韩的压迫最大。可他们人数最少,开化的程度也是最低,而且,最弱地弁韩还是当地土族被马韩人征服的小民族。离着幽州的距离也最远,和幽州得本土又没有任何的连接部位。只是通过海船有所通商。再加上他们早已习惯了马韩得压迫,认同了马韩,实在不是一个理想的目标。

  而那三韩之中最强的马韩,那已经差不多就是辽东半岛的实际统治者了。更不可能自己反对自己,给刘明他们什么机会。就算这马韩一直都在万分仰慕中原文化,那他们也不至于因此就不要他们的那个化外逍遥王得身分了。故此。马韩也不是什么理想的目标。

  于是,这就只剩下辰韩了。而辰韩恰恰是由大量为了躲避战火,从而跑到辽东半岛避祸的先秦遗民所构成。他在血缘上就和大汉地子民没有什么区别。而且,辰韩作为后来的移民,那在辽东半岛也是颇受马韩压迫的。他们只能作为马韩得附属存在。这一点,从他们的部落酋长只能由马韩人担任,而不能由部落随意推举,这就可见一斑。

  此外,辰韩使用的语言。那也是华夏的语言。沟通上也比较简单。有很强的认同感。再加上刘明在扩建带方之后,也与辰韩得地界连在了一起。双方的交流也更是融洽。

  而刘明通过幽州商会在辰韩比较有威望得大商人赵凯,买通收服了辰韩酋长下面一个颇受辰韩酋长信任有着炎黄血统农加大人。让其蛊惑其酋长推翻月支部落的钳制,成为三韩得大君长辰王。

  在幽州商人对其粮食和武器地支援下,辰韩酋长受到了蛊惑,对马韩、弁韩展开了进攻。然而,就在他们交战最吃紧的时候,幽州商人却突然以幽州粮食管制,他们没有办法再供给辰韩为借口。停止了对辰韩的粮食销售。缺乏食物,而又面临着马韩和弁韩得反攻。辰韩得酋长就好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受尽了煎熬。

  如果战争失利,即使辰韩不会灭族。可那辰韩得酋长,那却一定是要换人的了。而就在这时,那个被幽州商人收买的农家大人,再次向辰韩酋长献策:既然辰韩乃是大汉的附属国,而且族中的百姓,又多是炎黄子民。在此灭族之际,何不彻底的投效大汉?如此,辰韩得百姓可保无恙。酋长大人,那更是大功一件。可保地位不会丧失。

  辰韩酋长在危机压迫之下,只得听从了他手下的那个农加大人的建议。向刘明献了户籍。彻底的投降幽州。令黄月英这一方案,顺利的展开了序幕。

  而现在,高顺就是要带领着兵马去接收辰韩。同时以马韩、弁韩欺压大汉子民为借口。迫其归顺。

  在辽东半岛那种特殊的地形条件下。刘明并不担心他们能跑到哪里去。以至于成为什么后患。而且,高顺这回带领的兵马。除了高顺自己新近结合马超西凉兵马训练方法,训练出来的两万长枪兵之外。剩下的兵马,那都是一色地骑兵。满满当当的八万骑兵。以这十万大军得兵力,压服总人口不到五十万的三韩。那绝对没什么问题。

  何况,现在还要去掉辰韩得十五万左右的人口。如果再去掉马韩和弁韩当中的老弱,以及他们与辰韩作战当中的损失。那马韩和弁韩撑死也就有十几万的精装。就那么点的人马。再不需要分兵占领,同时还有当地向导地指路下。那绝对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只不过,高顺手下的这些骑兵却不是什么幽州本土的骑兵。而是一色鲜卑骑兵。虽然这些鲜卑骑兵征召的时间不长,训练的也不太充足。可他们本身的剽悍,却足以弥补这一切。而如今的他们更有幽州制式生产的精良装备。那杀伤力更是直线上升。

  而且,这支骑兵部队的忠诚,那也是没说地。他们都是自愿加入幽州军队地。

  当初,刘明在科尔沁草原一战。一夜之间筑起了八座城池。等刘明胜利之后。科尔沁草原的部落,理所当然的归属了刘明。

  原本那些部落地人口加在一起差不多有八十万左右的人口。刘明当时只想征集五万的兵马驻守当地。然而,事实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是。在刘明建城之后,由于良好的治安环境,以及生态环境,附近一些比较弱小的部落,也全都纷纷迁到了科尔沁草原。而且,在那些部落之中征兵,竟然要比在幽州当地好征得多,也踊跃的多。

  敢情这些鲜卑部族在大部落之下。那是许许多多的小部落。而这些小部落又是一个个牧民家庭组成。这些家庭。各自放养着自己的牛羊。富裕的家庭有可能放养着几百头地牛羊和马匹。如那些头人和族长等等。而贫疮的家庭只能放养几头牛羊和马匹。极大的浪费了人力。

  而这些鲜卑部落的习俗,又是部落公有制以及家庭私有制的混合。他们作战掠夺等的时候,所有获得财产由部落统一分配。而当他们分配完财富之后,又都归他们各自家庭所有。

  于是,他们在认同被刘明接管后,他们的生产方式,完全听从了刘明的调度。在这种情况下。幽州先进的生产模式,推行地非常顺利。集中调配人手在河流水源充足的地方开荒种地。同时也进行部落之间的畜牧集中放养。以每个部落在初始之时添加的牛羊,马匹数量比例,作为来年分配得数量比例。让原本每个人放牧几头牛羊和马匹被浪费的人力,极大地解放出来。

  而这些家庭和部族富余出来的人手,那就属于白养活的无价值人口了。而这些人。又往往是各自部落在征战,或是吞并其他部落时获得附属部族。他们是不被本部族承认的。只是那些部族日常中的奴隶,以及作战时炮灰。只有当他们为他们所寄身的部族立下足够的功勋。才会被部族所认可和接纳。

  可如今,在幽州的先进生产模式下,这些人立马成了吃闲饭,浪费口粮的人了。这要是往常,有了这么多吃闲饭的人,那就是这些鲜卑部族发起战争的时候。不是用来吞并草原上其他的部族和世仇,那就是用来掠夺中原的财富。

  可如今。他们成了半个幽州人。而且,幽州的生产模式也给他们带来了显而易见的实惠。再加上幽州兵马的凶悍还没有从他们的心灵中散去。他们反噬幽州,或者是自相蚕食,那都是不可能的。这要是刘明的幽州本土有这种现象。那只要向当地官府申请开荒,那也就解决了。不乐意种田的话,去矿场打工,或是去各个作坊当个学徒,那也好办的很。可惜他们现在才是半个幽州人。他们还没有获得迁入关内居住的权利。那可是要表现极好的部族才能享受的待遇。

  故此,刘明的征兵,成了他们解决吃闲饭的唯一途径。甚至在刘明的征兵完成之后,那些鲜卑族的族长还不依不饶向盛霸反映要当兵。而且他们还不要什么军饷。只要管饭就行。

  当然了,刘明为了部队的忠诚性和统一性,那是不可能搞两种待遇的,可是如此的热情,以及刘明如今却是有点兵力紧张的情况下,最终还是让刘明在当地的征兵计划严重超标了。足足征了十五万的兵马。

  而且,这些纯朴的草原人,深深的信奉着吃谁的东西,给谁卖命的朴素思想。他们在享受着刘明同工同酬,一视同仁的待遇下,他们对刘明这个战败柯比能、步度根两大可汗大英雄,他们新的头人,奉献了他们最真挚的忠诚。不管是训练还是考核。或是那些行军司马对他们的教育评价,那都是最高的。他们每一个人的忠诚,那都毋庸置疑。而且对他们来说,死不是最可怕的。被赶出军队的耻辱,那才是最可怕的。那不仅会让他们在原本的部族之中成为一个懦夫,永远也太不起头来。更会让他们的家人陷入部族的歧视,导致生活的不饱。

  如今,高顺对这支部队得满意度,那是别提了。高顺只是在思考如何漂亮的完成主公的任务。如何让当地人在没有反感的情况下,合情合理的顺利消灭三韩酋长的武装力量。便于后续吏员对辽东半岛的控制。

  而在高顺思考前进之时,回转了幽州的刘明,却欣喜地接到了两拨意料之中应该在这个时候差不多就该来到了的人马。

  最新全本:、、、、、、、、、、


  (https://www.uuubqg.cc/26_26134/1437001.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