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君志当承 糜旸之策
随着刘备与曹操各自将手中敬向对方的酒饮下,代表着由曹操提起的“汉水之约”正式生效。
也许这条暂时划分两家疆界,两家共同罢兵的约定并未付诸于文笔,更未盖上任何一方的王印。
但刘备与曹操都知道,能够决定“汉水之约”是否有效的,不在于那些文字与缥缈的信誉,而在于形势。
正如曹操所说当今的形势,继续打下去,最后两家只会两败俱伤而已。
而只要形势不变,那么这“汉水之约”自然就会一直有效。
但若是一旦形势有变,两家再次大战的时候不会远的。
在与刘备达成了“汉水之约”后,曹操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只是他面上却不动声色。
他感觉暴雨将至,亦觉得身体又有些不适了,所以他已经有了离去之意。
曹操脸上露出一丝笑容,他对着刘备言道:“玄德,今日你我二人煮酒论志,或者在将来会成为一段佳话。”
“但可惜,今日你我都无法说服对方。”
“你我就像一面铜镜,各自映照着双方的另一面。”
“只不过这样才有趣,人生在世,好友难得,对手亦难得。有你在,操的一生才不至于那么无趣。”
“你我志向之对错,就交由后世人去评说吧。”
“今阴雨将至,吾当北归,临别之际,操最后以一次旧友的身份,向你拜别。”
“吾先走一步了。”
说完后,曹操从船头上起身,对着刘备一拜。
曹操的这一拜,令刘备想起了当年在洧水河边,亦是有一立志要匡扶汉室的曹司空对其一拜,迎接他的到来。
时光匆匆,当年满腔热血的曹司空,怎得就变成今日的窃国大盗曹操了呢?
刘备起身对曹操亦回了一礼,犹如当年的刘徐州感谢曹司空对其的迎接。
二王互拜之后,天上的两条云龙似有所感,齐齐消散在天空之中。
似乎在映照着二王最后的结局,终究不分胜负。
在刘备回拜之后,曹操立马转身步入船舱中,令夏侯尚撑船返回北岸。
这时曹真跟随曹操回到船舱中,曹操看向他问道:“那个糜旸记住了吗?”
曹真脸色慎重的点点头。
曹操背负双手,望向这已经阴暗的天地,他对着曹真嘱咐道:
“记住他,以后他会成为你此生大敌。”
世间又出英才,可惜他曹孟德,此生再无机会与此英才过招了。
...
在曹操率先离去后,刘备命关平前去撑船,留下了糜旸在他身边。
刘备令糜旸坐在他身前,糜旸从命坐下。
刘备看向他一手调教出来的糜旸,刘备问道:“你知道今日曹操,为何会特意只带子侄出来相会吗?”
面对刘备的疑问,糜旸思考一番后答道:“曹操是在暗示他曹家后继有人?”
糜旸的回答令刘备脸上露出了笑容。
“你很聪慧。没有辜负孤对你的期许。”
“只是你还有一点没说对。
曹操有此举,是意在告诉孤,要想平定当今乱世,一代人的力量不够,需要后代的接力。”
“虽然孤一直想亲手平定这乱世,但孤今年已经六十。”
“花甲之年,孤不知还能再征战几年了。”
“孤所器重的诸臣中,便是孔明,今年亦已经四十。”
“而太子方才十四。”
“岁月从白驹过隙,无法挽留,大汉的将来也许会落在你们下一代的肩上。”
“在下一代中,你天资最高,战功最著,与太子关系最为亲近。”
“太子年幼,而你却能辅佐太子很久很久。”
“纵使天下能在孤这一代平定,但打天下难,守天下更难。”
“子晟,你愿意继承孤的志向,为这世间万民带来真正的和平吗?”
刘备说完后,用清澈的目光看向糜旸,期待着他的回答。
面对刘备的看重,糜旸心中感动,也许是刘备今日与曹操相会,有所感触才会说出这番话。
也许刘备是在未雨绸缪。
但无论如何,刘备对其的器重与期许是深厚的。
糜旸对着刘备一拜,口中郑重承诺道:“臣必效死以践大王志向!”
糜旸的慷慨应答令刘备大笑起来,曹操后继有人,他刘备又何曾不是呢?
在刘备与糜旸交谈的时候,关平已经撑着艨艟回到了南岸。
当艨艟停稳之后,糜旸就搀扶着刘备起身,一起踏上了岸。
刘备等人上岸之后,早就守在岸边的关羽等人就纷纷围了上来。
见诸臣皆在,刘备不动声色,他命诸臣回到帐中议事。
在刘备与诸臣回到帅帐中后,刘备就将方才他与曹操所谈的“汉水之约”告知了众臣。
帐中诸臣听后,各人神色不一。
但他们对于两家共同罢兵一事,都是赞同的,包括关羽。
益州自汉中之战后,就已经元气大伤,要不是刘备执意要救援关羽,益州至少一年内,是不会动兵的。
而荆州更不用说,经历了数场大战,国力民生已经受创严重。
要不是去年关羽击破徐晃收获了大批粮草,恐怕现在数万大军就已经断粮了。
而且现在已经慢慢步入春季,春耕时分将到,一年的春耕关系一年的粮食收成,是丝毫耽误不得的。
只是虽说要退兵,但具体要怎么退,却不能马虎。
毕竟曹操向来诡诈,不能完全听信他一面之词。
刘备先看向张飞,令其率领本部兵马回返东三郡,暂时董督三郡要务。
先前张飞为了稳定东三郡,将当地豪强申氏兄弟一并带来,这毕竟是权宜之计。
东三郡一下少了两个太守,终归对发展当地民生不利。
刘备发出命令之后,张飞立马出班领命。
只是在张飞离去前,刘备特地再次对张飞嘱咐道:“卿刑杀既过差,又日鞭挝健儿,而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也。”
“莫要再犯!”
刘备善于知人,他深知关羽与张飞虽然都是一时名将,但两人的性格都有着缺点。
关羽善待卒伍而骄於士大夫,张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
此次荆州之难,虽说大多原因在于孙权,但关羽的性格亦是一种诱因。
所以如今在面对张飞临去之前,刘备特意对其嘱咐。
面对刘备的劝诫,张飞脸有动容,而后对着刘备一拜离去。
刘备的类似劝诫不知道对张飞说过多少次了,但张飞却总是不改。
对于这点,刘备也颇为无可奈何。
在安排了东三郡的事务之后,刘备便没有再下命令。
毕竟对面的十万魏军未撤,他不可能将兵马抽调太多离开。
这时马良出拜对刘备言道:“若两方罢兵,那我军所俘虏的魏军该如何处置?”
马良此言一出,刘备的脸上亦浮现了难色。
本来按常理来说,俘虏的士卒如果是青壮,那么便可以打乱编入己方大军中,若是老弱,便迁入人口稀簿地区进行开垦荒田。
但这种方法,可以对吴军如此,对一部分魏军却没办法。
因为曹魏的军制内容中有一项创新式的发明,那便是“错役制。”
建安初年,曹操为了防止士卒背叛并且加强对兵权的控制,故而在新征服地区及边要地区,采取力役交错政策。
丁夫不从本地征发,而远从他处调遣;兵役亦如之,兵士必与其室家所在地隔开。
即所谓“人役户居各在一方”,时称“错役”。旨在防止合家逃亡、叛变。
这個举措很不通情理,却很好的预防了士卒的叛逃。
历史上,夏侯霸投降季汉之时,以他的身份,竟然没带走多少士卒跟随他。
再比如“淮南三叛”中的毋丘俭时,在寿春叛乱过程中,大多士兵不想与他一起叛乱。
再有,后来钟会在姜维的怂恿下想自立蜀中。谁知,还没有成功的钟会就被属下杀死。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但从这三个典型的例子当中可以看出,因这三人的才干,竟然都无法鼓动麾下士卒与彼等共同进退。
当然,任何历史事件都是各方面的原因导致,但从以上三个例子中,亦可足可体现错役制的作用。
更何况在建安十六年前后,曹操更加重了对叛逃士卒的处罚措施。
例如从先前的单单考竟士卒妻子,变成了对叛卒的父母,兄弟,妻子尽杀之。
建安二十年之后,曹操甚至还打算加重处罚,“在军之士,见一人亡逃,诛将及己”,对整个叛逃士卒的军队进行株连。
在这种种的高压处罚措施之下,投降的这数万魏军很难收归己用。
恐怕一放出来,这些人就因为担心家人,全跑回北方了。
这也是当初糜旸哪怕招蛮兵,也不用那些魏军降兵的缘故。
哪怕以重利相诱,面对家人的安危,大部分魏军士卒肯定是心心念念想回到北方的。
甚至当初如果将魏军降兵放出来,要是于禁利用魏军降兵的逃归心理,来个反戈一击,那糜旸就成钟会第二了。
这也是刘备面露难色的原因。
因为与曹操一方长期敌对,所以帐中诸臣都对曹魏的错役制十分了解。
当马良问及魏军俘虏该如何处置之后,众人都知道马良是在担心错役制。
白白放走是不可能的,那不是在加强魏军的实力吗?
但如果不能收归己用,一直关着他们也不是办法吧。
有一种好办法,可以解决这种顾虑。
那就是宁杀错,莫放过,将那些在家属、籍贯在河北的魏军尽数诛杀,留下的自然是可用的了。
但这种办法没有人会提,毕竟以刘备的性格,不可能会去做如此残忍的事。
就在帐中诸臣尽皆为难的时候,糜旸却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糜旸出言对刘备进言道:“臣记得当年曹操亦俘获了不少荆州民众,前往汝颖附近屯田。”
“如今大王所虑者无非魏军降卒念及亲人安危,不能尽心为我军所用,后期逃回北方。”
“但同样的,当年曹操从我荆州中所掳走的众多民众,他们当然也会思乡情切。”
“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
“因思乡之请,因念家之情,那些民众在汝颖等郡想来亦不会安分。”
“既如此,大王何不与遣使与曹操商议,我军可以部分魏军降卒,与其交换当年被从荆州迁走的百姓。”
“如此一来,魏军降卒的事好解决,而且荆州的人口之数亦可以得到补充。”
在中国古代,人们的乡土观念十分浓厚,只有遇到严重的天灾人祸,在本地实在没有出路了,人们才会被迫背井离乡,骨肉分离。
否则只要有一丝希望,人们还是会留在故土。
留恋故乡是所有人共同的情感,亦是人之本性的心理诉求。
建安十四年时,曹操为了防备孙权,打算强制迁徙淮南民众,蒋济就因这事劝谏过曹操。
但曹操不听,仍然决定强制迁移江淮民众,结果江淮十余万百姓因为受惊吓逃到东吴境内。
有此经历在,想来曹操不会拒绝这个提议,毕竟这个提议对两方都是好事。
刘备听了糜旸的献策后,大喜。
“子晟之策,上佳。”
在采纳了糜旸的建议后,刘备当即命马良替其出使与曹操商讨此事。
只是令糜旸没想到的是,他这一举不仅解决了刘备的难题,还为他招揽了一位大才。
...
当曹操回到北岸后,他亦立即召集众臣将与刘备订立“汉水之约”的事说了出来。
曹魏诸臣听到此事后,心中全都松了一口气。
在孙权败后,他们早就想退兵了。
在将此事告知诸臣后,曹操马上下了两道命令。
一个是命人立即去关中传令张郃,令其退兵。
第二个是他下令让曹仁前去安排一应退兵事宜。
就在下达这两个命令之后,丞相主簿蒋济出拜问曹操,被荆州俘虏的数万魏军该如何处置。
蒋济此问,令曹操一时也放了难。
那数万降军他当然想要回来,但刘备会轻易的放回来吗?
就在曹操为难的时候,不久前从公安回来的司马懿出班对曹操进言道:“大王可与刘备互换人口。”
随后司马懿就将自己的见解一一说出,竟与糜旸在刘备面前说的相差不多。
而曹操在听完司马懿的建议之后,他面色犹豫似在思考。
在曹操犹豫的时候,蒋济亦出身支持司马懿的建议。
“大王莫忘当年迁徙淮南民众一事。”
在蒋济的提醒之下,曹操终于下定决心打算采纳司马懿的建议。
可就在这时,帐外有人来报说是刘备使者求见。
曹操命人将刘备使者马良带进来,在马良进来之后,将刘备的意思转达给了曹操。
可是令马良感到奇怪的,曹操与一众曹魏臣子在听完后,脸上都浮现了怪异的神色。
最后还是曹操问马良道:“可否告知,此建议是何人向你主献上?”
虽然马良不知道曹操为何会关注这个,但这并没有什么好隐瞒的。
马良对曹操微微一拜道:“乃我军偏将军糜旸所献。”
在马良这么说之后,曹操用有趣的眼神打量着司马懿,他口中别有意味地说道:
“仲达今日,何故智迟?”
而司马懿在听到糜旸与他竟然想的一样之后,他心中闪起了异样的情绪。
(https://www.uuubqg.cc/26145_26145781/46200704.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