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冠军侯 > 第264章 三司!

第264章 三司!


不得不说的是,孔有德造反有点被逼上梁山的意思。

        就算王象春明摆着想要整死他,孔有德最初的时候也不敢反,毕竟他的手上只有八百人。他哪来的资本反?

        吴桥兵变也不是孔有德下令兵变的,而是他的部下先反了,孔有德才在部下的劝说下参与并领导了造反,到这一步孔有德的反应经历就有点像是黎元洪。

        后来孔有德的也像黎元洪一样兢兢业业的参与造反事业。只不过他和黎元洪不一样的是,孔有德最后造反失败了,而且他也没有黎元洪的气节,最终背叛了自己的祖国。

        然而不管怎么说,也不管吴桥兵变到底是谁的责任?对王林轩来说,吴桥兵变恐怕还是会爆发的。

        吴桥兵变之所以会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东江兵心中的怨气。

        东江兵心中的怨气有二,其一就是毛文龙的身死。毛文龙的身死直接造成了皮岛东江兵的哗变,虽然事态后来被镇压了下去,但是影响依然存在。

        袁崇焕杀毛文龙,乃至后来孙元化将东江兵带走分化的策略,无一不向东江兵说明了朝廷对他们的不信任。

        再然后就是东江兵心中怨气来源之二,那就是东江兵和山东兵的不和。

        吴桥兵变刚刚开始的时候不至于发展的那么大,就算是孔有德参与了兵变他所为的也就是求抚而已。

        孙元化本身也有招抚孔有德的意思,甚至他已经安排了耿仲明去招抚,耿仲明接下任务都已经开始行动了,本来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然而就是在关键时刻,又有猪队友登场了。

        当时东江兵驻扎在东江城外,耿仲明本想将东江兵的家眷移居城内。这明摆着就是耿仲明真心想要招抚孔有德,他都要把人质送给孙元化表忠心了。可是,登州城内的士绅却站出来阻止东江兵的家眷入城,甚至还将滞留在城内的东江兵搜出来杀了。

        这一番操作着实是秀破天际,人家想给你人质你不要,最后还把人家最后的顾忌给消除了。

        耿仲明一怒之下联合了辽东的同乡做了孔有德的内应,直接反了!

        无论是一只鸡引发的惨案,还是登州士绅的奇葩操作都说明了一件事。那就是当时东江兵和山东本地官民的关系已经非常紧张了。

        吴桥兵变最后直接导致了孔有德、耿仲明和尚可喜这三位原本隶属于毛文龙的部将降清,成了清朝的三顺王。

        本来,毛文龙和皮岛的东江兵应该是牵扯后金乃至阻挡后金的屏藩。可就是因为袁崇焕的愚行,让他们成为了覆灭明朝的先头兵。

        那么现在,毛文龙同样已经死了,东江兵和山东本地势力的矛盾依然在。

        哪怕大凌河之战不会爆发,随便出来一只鸡鸭鹅什么的,也会直接导致另一版的吴桥兵变爆发,这是无可逆转的。

        历史上孔有德造反之后,驻扎在山东的大部分东江兵都参与了造反。甚至远在广鹿岛的毛文龙养子毛承禄也参与了谋反。

        一时间在山东的土地上建立起了一个以东江兵为主的武人国度。

        当然,在孔有德等人作乱之后,崇祯不可能全无反应。

        大明先后调集了天津总兵王洪、保定总兵刘国柱、通州总兵杨御蕃、蓟门总兵邓玘、登州总兵吴安邦、昌平总兵陈洪范、东江总兵黄龙以及义勇总兵刘泽清去征讨孔有德。

        结果不仅没能打赢孔有德,反倒是给了东江兵极大的信心。

        东江兵一度认为:“杀山东兵如刈菜,无奈我何!各镇兵咸非吾敌,惟虑关外兵耳。”

        最后明朝还真就是调集了关宁军剿灭的东江兵。

        崇祯以总兵金国奇为帅,下辖靳国臣、祖大弼、祖宽、张韬、吴襄、吴三桂等名将,甚至还带上了投诚的女真等少数民族部队参战,这才打赢了孔有德。

        可王林轩却知道,这一世崇祯是不可能调集关宁军打孔有德的。

        历史上的崇祯能调关宁军,是因为彼时大凌河之战已经结束。刚刚抢修的大凌河城已经沦陷,祖大寿也已经投降后金。

        而现在,因为王林轩的努力,大明和后金在军事上的天平已经发生了微微的倾斜。

        满桂正在趁着后金内部不稳的情况下,带领关宁军抢修和稳固大凌河城的防守,这才是大明的头等大事。只要大凌河城还在,关宁军就绝不可能入关!

        那么一旦孔有德还是像历史上一样有能力祸乱山东,整个大明还有谁能镇压他呢?

        曾经的白杆兵或许可以,但是现在的白杆兵也已经日薄西山正处在休养生息的状态之中。

        唯一有能力对付孔有德的也就是王林轩了。

        可是

        一旦王林轩出征孔有德,那么有征讨农民军和剿灭孔有德两大功勋在。王林轩要一个总兵的官职不过分吧?

        甚至都不需要王林轩自己申请,那些文官就会哭着喊着给王林轩升官。

        说到底还是因为王林轩要是再往上升就只有两条路,要么是山西行都司的都指挥使,要么就是大同总兵。

        但是说到底,这两个官职实际上是一回事儿。

        明代的山西是个略微有些特殊的地方,这个时期的山西在行政上是一个单位统归山西承宣布政使司管。但是后来因为巡抚制度的出现,所以巡抚衙门逐渐取代了承宣布政使司成为一省的最高领导人。

        然而最高长官变了,行政区划却没变。明代的山西还是一个完整的省。

        不过在军事上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了。

        明代一省有所谓的三司制度,也就是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

        这三个衙门各字分管行政、司法和军事,互不统属且互为平级单位。

        自巡抚衙门建立之后,因为巡抚往往有提督军事的权力,所以基本上这三个司的权力巡抚都可以行使。

        可是在山西这边就不是三司这么简单了,因为在山西除了一个在太原的山西都指挥使司之外,在大同还有一个山西行都司。这两个单位也是平级单位,各自掌管山西约一半地区的防务。

        然而,在巡抚之前还有一个已经渐渐成型的总兵制度,这两个制度一重合就有些乱了。


  (https://www.uuubqg.cc/25847_25847855/41654785.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