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嘴毒天幕:专讲黑历史 > 第37章 【太宗】李世民&朱棣

第37章 【太宗】李世民&朱棣


“这位明成祖,竟然是藩王造反登基的吗?”

对后世的这个大明朝感到好奇的李世民,从天幕上捕捉到了相关的明朝讯息。

李世民不禁对这位名叫朱棣的燕王,产生了好奇的情绪。

毕竟,他也是玄武门之变才获得皇位,可玄武门之变,毕竟是发生在京城,控制了皇宫,也就基本上结束了。

可后世这位大明的燕王,竟然是硬生生从燕云之地打到了南京,这是否太生猛了些?

“后世的建文皇帝,集全国之力,难道对付不了燕地一处吗?”

燕地苦寒,人口数量稀少,各方面也都不发达,更养不了太多的兵。

即便是割据,也远不如川蜀、山西等地。

李世民有些不能理解,当时的这位‘建文’皇帝,究竟是怎么做的,才能被人家一个藩王攻破了南京城。

难道这个藩王掌握了朝廷半数的军队?

不过,无论如何去思量,有一点是肯定的。

这位大明的燕王,肯定很能打仗!

大汉。

看到天幕上这位大明的燕王竟然以藩王之身登基称帝,不少大汉朝的藩王们不禁面露喜色,蠢蠢欲动。

燕王刘定国不明所以。

“所以,后世这个大明的燕王打赢了建文帝,自己做皇帝了?”

这种和别人同一个封号的感觉很是微妙。

吴王刘濞,赵王刘澻、楚王刘戊等人也不禁面露喜色。

好家伙,这种藩王登基打败皇帝登基称帝的是真的可行的!

特别是作为封地最为富庶,目前实力最强的吴王刘濞,更是已经开始畅想自己做了天子以后的事了。

汉景帝刘启则是不禁在心底打了个寒颤。

对自己大汉的这些藩国们警惕更甚。

汉初。

刘邦看着天幕上的,朱棣造反称帝的讲解,不禁陷入了沉思。

有了历史借鉴,他发现自己原本就担忧的事情,不无道理。

那些自己的刘氏宗族们,甚至是不是刘氏宗族的王爵。

或许在他这一代还不一定会显现出影响。

但是,等他死后,威胁皇权,似乎是必然的事情。

正如那大明朝的永乐皇帝,洪武皇帝在位时期他不敢造反,但却敢造建文皇帝的反。

“是个大麻烦啊……”

想着要怎么解决这件事的刘邦叹了口气。

只觉得有些为难,他可是封了不少王爵,还都是异姓王……

清。

康熙看着天幕上的介绍,不禁对这段学习过的历史思索了一番。

“若是这位张皇后能够多活一段时日,或许……明朝的土木堡之变就可以避免。”

大明。

此刻的朱元璋已经带着朱棣和朱标等人离开。

大明朝的大臣们被晾在了那,或走或留,皇帝也没有个准话,他们也只好照样完成着此前安排好的工作。

记录,讨论,然后等到天幕结束再离开。

朱元璋此刻已经不怎么将注意力放在天幕上,而是专心的将朱棣带回去狠狠地教训。

毕竟是自己的亲儿子,即便是造反,也总不能杀了他。

但是为了自己太子的皇位,关起来每天抽一顿朱元璋还是做得出来的。

“爹,别打了,儿子知错了。”

已经被打怕了的朱棣恐惧的看着自己老爹朱元璋手中的皮带。

他朝着自己大哥投去可怜兮兮的目光。

今天这件事比较严肃,朱元璋也就只是在群臣面前发泄了一通,便又将朱棣带走,一家人关起门来说话。

地点正是在这皇宫的一处封闭大院内。

可以继续清晰的看到天幕。

锦衣卫指挥使毛骧则带人守在外面,不让任何人接近。

“爹,不管以后发生了什么,至少,四弟他现在什么都还没做。”

“靖难或许另有隐情,成祖也是后代给他上的庙号,他也左右不了。”

“天幕也没说他做的不好,不如……就先算了吧。”

看着朱棣也受到了教训,朱标思量着,倘若真有什么难言之隐,他这个做哥哥的,也总不能因为一件还没发生的事记弟弟的仇。

“而如果日后天幕说没有什么隐情……”

朱标说着,神色逐渐冷了下来。

“不需要爹出手,我也饶不了他!”

毕竟是事关皇位,即便是再护着弟弟,朱标也不可能在这种地方相让。

《【太宗】李世民&朱棣》

就在一家人关起门来说话之际,不时抬头的朱元璋,突然看到了天幕上这明显是和朱棣有关的文字。

没有来得及反驳朱标的话,他便又一次被气笑了。

“好好好!”

“咱就听一回老大的,看看这天幕又在说什么?”

“你这个小比崽子,何德何能竟然能让天幕把你和唐太宗放一起?”

说真的,朱元璋有点懵,他其实是比较敬重唐太宗李世民的,不过老四什么德行他还不知道,也配?

不过转念一想。

唐太宗是造反,老四这混球也是,这方面倒是一样一样的!

天幕提及了重要的信息,朱元璋暂时放下了手上的皮带。

不过,朱棣却没有半分的庆幸。

而是欲哭无泪的,看着天幕上的画面。

他现在一点都不想看这种和自己有关的天幕。

更是祈祷……

“未来的我,你可千万别再干什么让爹生气的事了!”

“你干了倒是爽了,挨揍的是我啊……”

永乐时期。

“太宗?”

已经登基称帝的朱棣,看着天幕上的视频标题,不禁产生了些许兴奋的感觉。

唐太宗何等地位,能和他排在同一个视频标题里,自然是求之不得。

只是……朱棣想知道,这个对比是同类对比,还是反向对比。

希望不是后者吧。

不同的大明时空,因为各个皇帝面临的情况不一,都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其中,某个朱标已经去世的时空。

朱元璋正看着跪在地上的朱棣。

他没有打他。

而是认真的在思量,老四做皇帝的可行性。

虽然他感情上是绝对不愿意的。

但是,作为皇帝,也总要政治上的考量。

大唐。

贞观的群臣都瞪大了眼睛。

不少人都露出了欣喜的神色。

他们当朝的皇帝被天幕提及了,虽然是和后世的这位叫朱棣的一起被提及,但是,能上天幕,足以证明他们的陛下在后世至少是有名气的。

虽然不知晓是美名还是恶名就是了。

李世民也是面露喜色,只是,心中有些忐忑不安。

他对自己所做的玄武门之变的事耿耿于怀,对于对孝道这些很是看重的古人来说,几乎是不可原谅的错误。

而这位朱棣也是一个在自己父皇去世之后造反登基的皇帝。

他们俩都不是顺位登基,这是否……

天幕不会是想要用这个由头来批判他俩一顿吧。

想到似乎有这种可能,李世民也不禁有些紧张。

毕竟,这可不是什么被臣子顶撞两句,最多生生闷气就过去了。

这可是天下人都能看到的天幕,天幕说他不好,必然会引起极其不良的影响的。

于是乎,在万朝观众们的期待中,在唐太宗和明成祖那不安的情绪中,视频开始播放。

随着一阵阵动听的旋律响起,万朝古人都意识到了这是一首歌。

【玄武门前,鲜血溅,杀兄囚父夺权。】

【先皇殡天,出于燕,靖难而登宝殿。】

李世民:“啊?”

朱棣:“啊?”

结果这首歌刚一开口,各个时期的李世民和朱棣惊了。

别啊,天幕你是我哥,你别这么玩好吗。

特别是刚刚被朱元璋教育了一顿的朱棣,此刻看着朱元璋那冷笑的表情,更是浑身一颤。

“咱叫你杀兄囚父夺权!”

——啪。

瞧见朱棣朝着自己这边看过来,朱元璋的皮带再一次狠狠地抽在了他的身上。

“啊!~”

“爹,那说的是唐太宗,不是我啊……”

被冤枉了的朱棣很是委屈的带着哭腔说着,虽然,朱元璋是听出来了,但是就是想揍他。

大唐。

贞观群臣们都被这第一句的响雷给震的说不出话。

虽然是人尽皆知的事情,但是天幕你怎么可以说出来嘛。

而且是用这种欢快的语气唱出来……

李世民有些恍惚,心中不安感在骤升。

玄武门之变,就那么不可原谅吗?

“呵呵……”

被囚禁起来的李渊看着天幕,发出了几声似无奈又似嘲笑的笑声。

看着天幕上的标题,他有些哀叹。

后世的这个朱棣,好歹还是先皇殡天,才造反的。

他这个儿子可是他还好好的呢,就把俩兄弟杀了,他这个老父亲也给囚禁起来了!

大秦。

嬴政看着天幕上的表述,只觉得后世这俩位有点东西。

“杀兄囚父。”

“造反。”

“都是好儿子啊。”

【虽然登基靠政变】

【却贤德之名被传唱千年】

大明。

“哼。”

朱元璋冷哼一声,显然对于天幕的这句歌词十分不屑。

贤德?这小兔崽子也配?

永乐时期,听到这里,悬着的心放下了些的朱棣认真的听着,知晓这首歌应该不是骂自己的朱棣,只觉得旋律都跟着优美了许多。

大唐。

“呼……”

李世民松了口气,好像不是骂他的,这转折来的。

下次天幕你要是想要夸朕,直接夸,咱能不能不要提玄武门。

【威武雄健,通经典,皆是文武双全】

【骑马射箭,陷阵前,无畏战意冲天】

【扬我国威敌胆寒,拜赤县】

【更治得盛世堪称明君圣贤】

大唐。

李世民的嘴角已经有些压不住了。

“看来后世这位明成祖,哦不,明太宗深的后人喜爱啊。”

不夸自己两句十分心痒的李世民,又不好意思自卖自夸,只好将朱棣好好的夸了一遍。

毕竟,天幕将他们俩放一起夸赞,他夸朱棣,也就相当于夸自己了。

至于说为什么这位之前天幕一直将其称为明成祖的朱棣,为什么在这条天幕里又成了名太宗,李世民虽然不解,但是也没有纠结。

反正先记住就行了,明成祖明太宗是一个人。

魏征看着李世民那有些得意的表情,上前一步,刚想要说些什么,但是想想这首歌还没有唱完,算了,先让太宗陛下嘚瑟一会,一会再喷。

“陛下圣明,想来在后人看来,陛下与这明太宗,想来都是不世出的明君。”

长孙无忌适时的捧了下李世民,让他脸上的笑容更甚。

大汉。

汉武帝刘彻点了点头。

“嗯,听起来是两位马上皇帝。”

“做皇帝,没有拿得出手的军功,怎么行。”

大明。

永乐时期。

和李世民一样,此刻有些洋洋得意的朱棣慵懒的坐在龙椅上。

“朕日后做的如何?后人能将朕与唐太宗放在一起比较,至少……能得到父皇的认可了吧?”

正值壮年的朱棣感慨万千。

有此一条天幕相助,想来,这个时代很多对他阳奉阴违的大臣们,能够消停点了。

洪武时期。

听着这后续的歌词,朱元璋没有继续打朱棣。

而是看了看他,沉默了一会儿。

他认为天幕不会在这种事情上说谎。

那岂不是说,老四这个小崽子,造反做了皇帝之后,还做的不错?

虽然李世民是政变登基,可朱元璋也是对李世民极其推崇的,自己的儿子,能够和李世民放在一起比较。

即便是造反上位的,朱元璋也是有些高兴的。

不过即便如此,他也并没有表现出来,依旧冷着脸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

他更想知晓,自己的儿子朱标究竟怎么了,标儿做的不好吗?

怎么会被朱棣攻破南京?

自己给标儿留下那么多的文臣武将班底怎么会打不过老四?怎么想,朱元璋都觉得不可思议,无法理解。

大清。

乾隆看着天幕上的‘赞歌’,有些不满。

“唐太宗的确文韬武略,是少有的明君、圣君,朕亦是自愧不如。”

“可这朱棣怎么配得上?虽然在明朝皇帝里面这朱棣算得上是不错了。”

“可即便真的要和唐太宗放在一起比较,怎么的也得是朕的爷爷才有的待遇,即便是把朕放在上面和唐太宗比比,那都比这朱棣合适!”

自认为自己的功绩在几千年的皇帝中足以排进前四的乾隆,可瞧不上明朝的皇帝们。

哪怕是朱元璋和朱棣加一起,那也比不上他。

前朝皇帝比得上他的,唯有唐太宗和宋太祖二人罢了!

【政治上虚心纳谏】

【生活里厉行节俭】

【开国疆四夷觐见】

【盛况空前】

【即位后天灾频发却能够安居乐业】

【有雄师北上一战灭东突厥】

【以人为镜才能够明得失查漏补缺】

【水能载舟亦能瞬间覆灭】

完全不知晓这几句是在描述谁的贞观群臣们。

也只能捕捉到目前已知的一个关键词。

“一战灭东突厥?!”

东突厥可不是小国,李世民登基之初,还与东突厥做了一个白马之盟,李世民将其视为耻辱。

而天幕上说他们将会在日后一战灭东突厥。

这如何不让贞观的群臣们感到振奋。

这一句是描绘大唐,那岂不是说这几句很有可能都是。

贞观的群臣们开始研究探讨这几句,究竟是说的‘唐太宗’还是‘明太宗’。

“天灾频发。”

贞观的群臣们也都注意到了这个关键词。

这岂不是说,李世民在位期间,特别是即位后不久,大唐有可能天灾频发?

“任重道远啊……”

虽然对于后人的称赞很是满足,但是李世民还是意识到了,这是天幕所描绘的,后世人印象中的自己所做的,而不是现在的他所做的。

“众爱卿先看天幕吧,等到今天结束,开个晚朝。”

意识到今天的信息量不会少的李世民,打算给自己,也给大臣们加个班。

明末。

“天灾频发…安居乐业。”

崇祯的嘴角一抽,这两个词,怎么看怎么都不搭。

他大明也是天灾频发,可是在天幕上,他可是坚持了十七年就亡国了。

“唐太宗文韬武略,又有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辅佐……”

想到唐太宗的丰功伟绩,崇祯既羡慕,又觉得无可奈何。

即便是认真的思虑考量,他也不觉得自己比得上唐太宗的能力。

“大伴,去把唐太宗时期的史书拿来,朕想看看……”

今天的奏折还没有批完,崇祯也打算加加班,完成工作之后,挑灯夜读吧。

无法从天幕上得知如何拯救大明的崇祯皇帝,打算再仔细看看,唐太宗究竟是如何做的。

【修大典将知识汇总几万册书页】

【五征漠北使蒙古各部胆怯】

【下西洋大量白银都流向国内倾斜】

【屡次接见着周边外国使节】

大唐。

“这些想来,就是说后世的明太宗的了。”

李世民看着这些听起来跟他更加不沾边的歌词,点了点头,这下几乎可以确定,上面的几句是描述他的。

只不过,朱棣的这份。

似乎……也有所可以借鉴。

“修大典,下西洋?”

没有第一时间理解究竟是如何做的李世民,只能继续关注下面的歌词。

【英勇善战,天可汗,大唐盛世贞观】

【强猛勇悍,破敌胆,一生南征北战】

【……】

【创业艰难,还需要,身边贤后相伴】

【令人感叹,何幸也,伉俪千古流传】

【神州锦绣的河山,负手观】

【纵历经千年也有后人称赞】

【……】

【有才能又何必非要皇帝身为嫡长】

【鲜血铸就的皇位也能辉煌】

【盛世中问四方谁不惧我国威浩荡】

【丰功伟绩也不负此生为皇】

一曲描绘了朱棣和李世民功绩的曲子唱完了。

大唐。

贞观的群臣们在短暂的沉浸在这歌词描绘的辉煌功绩之中后,很快就又投入到了记录和分析工作中。

这些毕竟是天幕所在时间的‘历史上’发生的事,不是他们这里已经发生的事。

做好了,或许能够达成天幕所说的,甚至超越,那他们身为‘唐太宗’皇帝陛下的臣子,也能与有荣焉且留名青史了。

如果做不好,那后果自不必多说。

大明。

永乐时期。

朱棣已经流下了释怀的泪水。

正因为‘得位不正’,所以他才拼命的想要做一个好皇帝。

如今天幕如此赞誉,他只觉得此生足矣了。

洪武时期。

手中还拿着皮带的朱元璋沉默了。

也被这天幕所描绘的功绩给震的七荤八素。

他开始想象,自己的标儿,能否做到这一切。

只是,只要一考虑这个问题,他就马上会想到另一个前置问题。

老四这混蛋是怎么打到南京来的?

他无法理解,无法理解啊!!!

大宋。

正在写《资治通鉴》的司马光感慨不已。

“太宗文武之才,高出前古。盖三代以来,中国之盛未之有也。”

“后世之君,也有能媲美唐太宗的吗?”

即便是天幕将这位名太宗和唐太宗放在一起对比,司马光依旧不觉得,这个叫朱棣的,比得上李世民。

许多宋朝的文人,都觉得有些可惜。

他们并不知晓后世这位名叫朱棣的皇帝,究竟做得如何。

但是唐太宗的功绩,他们还是认可的。

而且……如果要拿出一位在功绩和能力上差不多的皇帝放在一起讲的话,他们认为,应该将他们的宋太宗和唐太宗放在一起。

“我朝太宗与唐太宗同样都是英主,为什么天幕不提啊……”

“这天幕有失公允吧?”

许多宋人感到可惜和不满。

多好的机会。

能上天幕的荣耀太大了。

他们做梦都想,就算自己不能,那也想让他们的宋太祖或者宋太宗陛下上一次天幕。

大清。

“有才能又何必做皇帝身为嫡长。”

“天幕此言深得朕心啊。”

批阅完最后一份全是屁话的奏折,雍正皇帝起身舒展了下身子,笑呵呵的说道。

与他具有同样观点的皇帝还有很多。

比如,此刻已经登基的胡亥以及杨广。


  (https://www.uuubqg.cc/24529_24529770/39148519.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