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巨星从主持人大赛开始 > 第二百九十二章 自古弹幕出人才

第二百九十二章 自古弹幕出人才


  “哗哗哗!”
佩服的掌声再次响起。
现场的观众们沉浸于朱铨的讲述,感受到了华国古诗词的韵味,本就期待接下来节目的心情,更加的躁动起来。
现场的热烈不仅于此
不仅是观众们不遗余力的拍手欢呼,就连董琴与康真以及蒙漫三人也是为朱铨的这三段不同的介绍而称赞。
蒙漫看着舞台中央的朱铨,赞叹道:“这个真的是主持人?确定不是专门研究历史,并且是研究唐史里面唐诗的博士生?”
康真“呵呵”的笑了一声,道:“蒙老师,你这对朱铨的评价很高啊!”
“难道你觉得这样的评价不配?”因为现在镜头并不在点评席上,所有蒙漫直接是拿开挂在自己嘴角的话筒,小声的对康真说道:“还是说你觉得我是抢了你的话?”
“这个小子确实有才啊!”康真开口道:“朱铨说的虽然都说艺术化的加工,但都符合史实。”
顿了顿,康真继续道:“在符合史实的同时,还能够符合有趣的特质。”
蒙漫点了点头,道:“这个完全可以用在语文课上,也能够用在历史课上。我们华国很多的古诗词,尤其是关于‘国家’的诗词,那就是一部部的实际记录的历史啊!”
“赞同!”
康真本人除了是文化研究员外,还是教育部教材的编委,在听到朱铨的这几段讲诉后,眼睛里发着难以言说的光。
“康老师,你这似乎要有一些大动作啊!”
蒙漫是跟康真在《华国诗词大会》、《华国汉字大会》、《华国成语大会》等都有很多次的合作,是老伙计、老搭档了,所以对他的表情代表着什么动作,心里面都有数。
“啊哈哈...蒙老师,这个...还是得再研究研究。”
康真觉得关于教改的事情,还是得研究研究,多方考察之后猜能够实行。
毕竟,全华国的学校,纵然是高中,那也很少有老师是名校毕业的学生。
而没有足够的知识面来做支撑,那想要实现他想象中的教学,还差的很远。
“感谢朱铨给我们分别介绍了李白、杜甫与苏轼三位伟大诗人的生平。”董琴等着朱铨讲述完苏轼后,立马控场,问道:“那朱铨,你有什么想要对我们选手说呢?”
朱铨看了一眼董琴,点了点头,不停道:“今天是《华国诗词大会》第四季第一场的比赛,可以说,这个经典的节目自开播的消息传出开始,就引起了很多人的目光,它承载着全体华国人对于古诗词的记忆。”
顿了顿,朱铨继续道:“我很荣幸收到这份邀请,我希望参赛的选手们要有李太白睥睨天下的豪气,也要有杜子美不屈不挠的毅力,更要有苏东坡永远乐观的心态。”
“在这里我也想借苏轼的两句词送给大家,表达我的心声。
顿了顿,朱铨声音拔高一度:“‘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谢谢!”
“哗哗哗!!!”
现场的掌声再次响起,也更加的热烈。
并且弹幕在这一刻亦变得‘喧嚣’无比。
“哇哈哈!朱铨说的也太好了!”
“气场太强,在董琴身边也没有半点不适应,没有被压制!”
“何止没有被压制啊,完全是全程都被朱铨所吸引啊!(笑脸)”
“不得不说,朱铨现在表现的比在《一起关注》里面还要的国视范儿呢!”
“秒杀!完全的秒杀!朱铨的档次比这九零后的这一代主持人都高出了一个档次!”
“一个档次?你说的是极少一部分的九零后主持吧?像还有很多其它的主持人,高两三个档次,甚至更多的档次!”
“哈哈,楼上的真相了!某大大?”
“噗,这简直就是对张某某的捧杀啊!他明明是演员!”
“what?我一直以为他是‘小偷’来的!”
“哈哈哈!高级黑啊!”
“话说,苏轼是乐观的?我一直以为是豪迈的人都比较暴躁来的、”
“是的,苏轼是一个很乐观的人,他是打不死的小强!他不仅没有放弃对生活的希望,反而从悲伤中走了出来,正如他呐喊出了朱铨所说的那句千古名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意思是啥?
就是告诉那些政敌,告诉他们小苏我是不会被打倒的,要一直坚强,要一直勇敢。”
“卧槽!还有这样的典故呐!我之前一开始学的时候,还以为就是‘玩的忘乎所以’的意思。”
“还有什么事迹能够说明苏轼乐观啊?刚刚朱铨一笔带过,诗词小白求教。”
“我来回答吧!
起初的时候,苏轼没地方住,当地的市长徐君猷由于很欣赏苏轼的才华,就借了江边的一个驿站——临皋亭给苏轼住,从此之后在阿Q精神的主导下,苏轼便开始了通过“自我麻痹”来获取“人生财富”的道路。
在住的方面,虽然房子很破,但是苏轼说:
“临皋亭下八十数步,便是大江,其半是峨眉雪水,吾饮食沐浴皆取焉,何必归乡哉!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闻范子丰新第园池,与此孰胜?所不如者,上无两税及助役钱耳。”
什么意思呢?
还原一下当时的场景,苏轼说:“我这房子虽然漏雨是吧,但是我这是江景房,我出门直走就是江,江里的水可是峨眉山的水,而且这江上的山、水、风、月都是我的。我听说那个谁谁谁造了一个很豪华的园子?和我这比怎么样?比不过吧!而且他的还要交税呢,我的还不用!”
可以说是**自信了吧!”
“既然有人说‘住’了,那我就说说吃吧!
虽然苏轼吃不起富人吃的羊肉,只能吃穷人都不屑于吃的猪肉,但是苏轼愣是用这没人要的猪肉做出了一道千古名菜“东坡肉”。
‘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
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啥意思呢?
苏轼先是交代了东坡肉的做法,然后说:“有钱的人不肯吃,没钱的人不会吃,还好我厉害!我做的香呀!管他们呢,我自己先吃个爽快再说。”
就这样苏轼又解决了吃的问题。”
“我来总结一下吧!苏轼在黄州写的诗成了名篇、做的“东坡肉”成了经典,“东坡”无人不知,“为甚酥”“错放水”成为了千古玩笑话,“东坡帽”被人追捧,《枯木怪石图》、《寒食帖》都成为了无价之宝。”
“受教了!”
“自古弹幕出人才!(滑稽)”
...
节目继续进行,而国视后台的工作人员在看到那几个解释的弹幕时,直接给保存了下来,心里面潜意识认为这个在接下来有大用。


  (https://www.uuubqg.cc/24106_24106109/4657327.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