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第390章:驿站民用

第390章:驿站民用


  在蓝玉的分析下,朱权对于目前的情况逐渐清晰。
  反贼藏匿山中,易守难攻,只能以计取之。
  现在无非就是暗通曲款的事情了。
  可以想象,那么多的平民,肯定其中有不少人会选择弃暗投明。
  现在对于彻底处理反贼,倒是没那么紧迫,完全可以慢慢来,毕竟春耕已经开始在进行了,农田也没遭到什么破坏。
  京师这边。
  随着时间流逝,正当大道的水泥路面,已经开始逐渐凝固起来。
  不过为了能够彻底的硬化,朱英还是下达令旨,须满一月,方可行走。
  京师皇宫。
  “老兄弟,来,喝口热茶,这天气,明明已经立春,却还如此之冷。”
  “谢陛下。”
  乾清宫中,朱元璋和汤和一起,喝茶闲聊。
  汤和来皇宫,自然是朱元璋特意招过来的。
  一口热茶下肚,汤和感觉身体的寒冷被驱散不少。
  虽说住在内城,但上次来皇宫的时候,还是太子朱标逝世。
  正旦因病疾复发,只能卧病修养,最近才堪堪好转。
  “汤和兄弟,最近朝堂上的事情,可是有所听闻。”
  朱元璋笑眯眯,颇有些眉飞色舞的问道。
  汤和心中一惊,忙道:“老臣最近一直躺在床榻,对于朝廷之事,未有丝毫耳闻。”
  朱元璋有些不悦的说道:“正阳大道重新修建,这般大的事情老兄弟都不知晓吗。”
  汤和快速回道:“此事老臣倒是听家中奴仆提起过,不过臣当时迷糊着,也没听得清楚。”
  朱元璋再问道:“那入皇宫的时候,总该看见了吧。”
  汤和再道:“这风不大,可老臣的身子骨忍受不住,自打房门口上轿,就没朝外看过。”
  听到这番话,朱元璋顿时一滞,着实是拿汤和没办法了。
  只好解释道:“咱这大孙呐,从欧巴罗那边找来一批工匠,研发了一种叫水泥的玩意。”
  “这玩意合了砂石后,就跟稀泥一般,但不出两个时辰,便可坚硬如岩石。”
  “是以此法,再造正阳大道,,自正阳门下于承天门前,左右扩宽三十丈,那一眼望去,真就有当初去草原那股子味道。”
  “可惜老兄弟你没看见,不过也不急,待会出去的时候,可得好好看看。”
  汤和闻言,脸上震骇之色非常明显,而后作揖道:“恭喜陛下,太孙殿下如此聪慧,更兼之能懂中外之利。”
  “往后大明繁荣昌盛,可堪万世矣。”
  听到这番话,朱元璋哈哈大笑起来,非常开心。
  而后不由说道:“还是老兄弟你懂我。”
  汤和不愧是历史上唯一得善终的开国功臣。
  就这份揣摩心思的本事,就不是一般人可以匹敌的。
  朱元璋明明是说正阳大道如何好,如何宽阔,对于大孙只是提了一嘴。换作其他臣子,定就逮着正阳大道一顿夸赞了。
  而汤和一下子就把握了关键点,对于正阳大道只字不提,就是单聊太孙的优秀,还有对大明未来的憧憬。
  这一招,恰恰就是入了朱元璋的心窝子里。
  “太孙殿下能够回归,当真是我大明之福。”汤和瞧着陛下心情好,适当的再补上一句。
  朱元璋感慨的点点头:“大孙能够回来,确实是咱没有想到的。”
  “只是这般多年,咱心里头愧疚呀,当初若是好生再检查一番,大孙就不必受那流浪之苦了。”
  说到这里,朱元璋有些叹息说道。
  汤和见此,连忙宽慰道:“陛下,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太孙殿下能有今日之成就,想来跟当初流浪边疆所分不开。”
  朱元璋闻言,点头道:“老兄弟你说的也有几分道理,只是咱大孙太优秀了,咱都不知道如何去弥补他。”
  “你看最近,自从大孙入宫之后,户部越发充盈起来,内帑更是有着使不完的银子。”
  “往年京师,哪有这般热闹,治国治军,咱大孙那都是没得挑剔可言。”
  “这就让咱,没得地方去使劲呀。”
  汤和听着这话,笑着说道:“陛下,莫怪老臣多嘴,像是太孙殿下如此,别人求都求不过来,现在有太孙帮衬,陛下自当是颐养天年。”
  “便就早些把太孙殿下的婚事给办了,到时抱着重孙,岂不快哉。”
  朱元璋听到重孙,笑呵呵的说道:“老兄弟说得在理,来,咱们便以茶代酒,共饮。”
  汤和端起茶杯:“谢陛下。”
  朱元璋茶水入肚,是甘甜美味。
  汤和这里,可就是满嘴苦涩了。
  汤和有五个儿子,大儿子汤鼎在随军征战云南的中途去世,而后几个也是早逝。
  最小的儿子汤醴,通过努力成功升到了左军都督的位置,但是在征讨五开的行军中去世。
  等于儿子全没了,就剩下两个孙子在,可谓是子嗣凋零。
  在陛下面前,也只能是强颜欢笑。
  随后朱元璋来了兴致,便就拉着汤和一起畅谈往事。
  就朱元璋来说,目前身边能够聊的老人,也就剩下汤和一人了。
  这也是为什么朱元璋要把汤和安置在皇宫内城的最大原因,还特地准许坐轿入宫。
  门口,
  “爷爷是跟谁在里面聊呢。”朱英对小宦官问道。
  小宦官道:“回禀殿下,陛下正和信国公饮茶。”
  朱英稍稍犹豫了一下,便就决定不再去打扰了,难得老爷子有这般兴趣。
  回了坤宁宫,朱英把大明第一版的邸报拿出来查看。
  经过数日时间,在袁佳驰等人日夜加班的努力下,邸报第一版总算是完成了。
  只需要朱英确定,马上就可以大量印刷,然后发行。
  目前在整个京师,已经有二十个店面,都是为邸报准备,所有的人员,都已经安排就位。
  铜活字模板的制作,也在加急进行之中,只需要朱英一声令下,两天时间,就可生产出二十万份邸报出炉。
  邸报是舆论掌控的最大利器,在这一块,朱英自然是非常在乎。
  哪怕是赔本,也得要普及开来。
  便就在书房思索后面的路子时,门外有声音传来。
  郭忠进来禀告道:“允熥殿下求见。”
  朱英点头。
  随后看到朱允熥进来,笑着问道:“怎么今日到为兄这里来了。”
  “是不是又碰到什么事情了。”
  朱允熥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这不是想大兄了吗。”
  朱英道:“得了,你那点心思为兄还能不知道吗,说吧,什么事。”
  朱允熥有些尴尬的说道:“是姐姐怂恿我来的,她想请大兄令旨,也想去看看正阳大道。”
  朱允熥目前是可以随意出宫,但是朱明月作为女子,却没有这个权力。
  朱英一笑,道:“哪里是见什么正阳大道,便是想着去幽会情郎吧。”
  说到这里,面色故作严肃,道:“耿璿那小子,倒是给咱妹子灌了什么迷魂汤,我若是没记错,上月元宵灯会的时候,就已经见过吧。”
  “这才过了多久,又惦记了?”
  “莫不是有了情郎,把为兄都给忘记了吧。”
  “还有你,当时早知晓此事,这般帮着她,还来欺瞒为兄。”
  朱允熥连忙叫冤:“大兄,是姐姐逼着我来的。”
  朱英见此,笑道:“行了,我这里还有些事情要处理,晚点你来让她亲自来一趟。”
  听到这话,朱允熥只能是垂头丧气的离开。
  待朱允熥走了后,朱英笑笑,继续开看起邸报来。
  邸报想要得到通传全国,目前主要就是关乎到驿站。
  大明如今的驿站制度是朱元璋一手制定的,并基本沿用明清两朝五百年。
  贫苦人家出身的朱元璋有三十多年的时间是生活在蒙元,而蒙元恰又是驿站发展史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元朝的驿站较之于金、宋,大不一样,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范围急剧扩大,机构和运行流程完善。
  朱元璋在建国即位的当月便下令重建元朝时期遍布全国的驿站,而这个时候,明朝连元大都还没拿下。
  朱元璋在即位之后,认为轿子是“以人为畜”,所以明朝有个坐轿子的规定是“在京三品以上得乘轿,五府管事、内外镇守、守备及公、侯、伯、都督等,不问老少,皆不得乘轿”。
  轿乘在明朝并不属于驿站体系的一部分,文官只有京官三品以上可以乘轿,三品以下文官以及所有的武官,出门一概骑马。
  所以后世影视中,知县这种七品官,应该是翻身上马前往案发现场,而非坐轿。
  驿站大致分为三类、四种。三类,也就是水马驿、急递铺、递运所。
  四种,则是因为水马驿又可细分为水驿和马驿。
  目前朱英的准备下手的地方,就是在急递铺这一块。
  南北官道的建立,同时也要对驿站的体系进行一个扩充,最好是这个阶段,对于大明十三省,同时修建一条快速的直道。
  这个工程,完全可以作为南北官道的一个延续。
  而在这个其中,朱英下一步的准备便是,驿站民用。
  大明的驿站很多,但是绝大多数的时候,全都是处于一个闲置的状态。
  像是用得最多的,便就是急递铺了,这里主要通行的,便就是地方官员的奏章,还有往来的军事情报。
  而驿站本身所需要的花费,全是由朝廷在负担开支。
  若是放到后世去,很难想象这么一个庞大的体系,没有一点自给自足的能力,彻底的负担在大明户部的身上。
  每年的开销,简直是难以估量。
  朱元璋军户制度,把将士们的粮食这块,进行了转移,但驿站的负担,每年都要拿走大明财政将近三成的岁入。
  这就是为什么大明建国至今,每年都是入不敷出,需要印刷大量的宝钞进行亏空的弥补,一直到后面的宝钞崩盘。
  当然不可能说,所有的驿站都给民用,这里就需要划分一个分界线出来。
  将民用和官用,进行一个区分。
  区分之后,就是如何赚钱的方式了。
  这一点,对于目前的朱英来说,要非常的谨慎。
  因为这已经触及到老爷子那里了。
  想要盈利,那么就避不开将老爷子的定下的政策进行改动。
  那就是朱元璋定下的职业分配制度。
  职业分配制度,将整个大明的人口,限制流动,而现在朱英就是想要办法让人口流动起来。
  朱英知道,在老爷子看来,百姓们安安分分的待在本地,不要四处乱跑,那就是大明的安稳。
  可朱英非常清楚这其中的弊端,若是在开国之初,自然是利大于弊,但是休养生息二十六载的今天,已经是在阻碍大明的发展了。
  更别说现在番薯等新作物的出现,将会极大程度的解开劳动力,意味着将会有更多的劳动力出现。
  这些闲置的劳动力,在得到温饱之后,肯定会想着谋取更多。
  尤其是已经成长的青年一代更甚。
  就在朱英想着如何跟老爷子述说的时候,门外传来响动。
  朱英抬头看去,只见老爷子带着信国公汤和出现。
  “大孙,怎的到了咱门口,都不来看咱。”
  朱元璋有些不开心的说道。
  朱英到了乾清宫门口这事,自然不可能瞒过朱元璋。
  朱英连忙赔笑道:“爷爷,孙儿在门口就听到了爷爷的笑声,难得见爷爷如此开心,便就忍住不去打扰。”
  朱元璋闻言道:“你这孩子,咱还能有什么高兴的事情,不都是在聊你吗。”
  朱元璋一边说着,一边就自顾自的坐在大孙的旁边,同时也招呼汤和入座。
  朱英只能是尴尬的赔笑着。
  “大孙这是在写什么章程呢,拿过来给咱看看。”
  朱元璋扫到案台上,方才朱英自己的一些记录,便就随口说道。
  朱英心里头咯噔一下。
  书案上写的文书记录,便是刚才朱英对于驿站的改造,还有关于驿站民用,以及如何盈利的方案。
  朱元璋见大孙没动静,也没多想,直接起身拿了过来,开始观看。
  看着看着,眉头就皱了起来。
  汤和坐在旁边,很是安静,跟透明人似的。
  半晌,朱元璋才把上面的记录看完。
  出乎朱英的意料,这次老爷子并没有发怒,而是问道:“驿站民用,大孙可是想好了。”


  (https://www.uuubqg.cc/23444_23444135/706412058.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