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烈旗 > 三十九、祭旗大典

三十九、祭旗大典


  却见这时沈淮忽然拉住钱五爷的衣袖,打断了钱五爷的话,道:“五爷高明,下官这点私事都让您给探听到了,那五爷今日寻下官前来,定然不是揭下官的底那么简单了。”说到这儿,他又顿了顿,忽然低声道:“五爷,有话咱好商量……不过下官也有个疑问啊,方才您身旁的那两位俊才,怎会这一溜烟的功夫便不见了,是否三先生带他们入了这场子,却还另有要务啊?”说着眼睛忽然一眯,眼神颇有调侃。

  钱五爷本在优势,这时听得沈淮一声“三先生”出口,忽然也是背脊生凉。

  原来这“钱五爷”的真实身份便是——崩雷堂大管家商三先生!

  却听得此时忽然中央景台钟鼓齐鸣,一声高亢的嗓音响起:“天辅有德,海宇咸宁,神武英明皇帝陛下驾临!”

  众人听闻此言,俱是连忙起身,就地跪拜,就连戏曲舞乐都已停了。众人三叩首之后,待得司礼太监魏桓一声“平身”,方才起身。接下来便是礼部官员诵读祭旗的祭文,那祭文又臭又长,从黄帝轩辕一路念叨到四方战神,天地间神佛挨个儿数了个遍,最后说到北方幽焉乃是妖星引祸,因此天子要承天命以征讨之。一番祭文念完,众人山呼万岁,又是哗然跪倒,而中央景台之上,天子萧镇默默立在伞冕之下,此时他已然黄袍在身,在这万人跪伏之中挺立,端的是王者气慨,却也端的是高处孤寒。

  只见萧镇并不急于呼唤众人起身,仿佛是刻意要看看众人跪倒时的模样一般,过了半晌,他方才缓缓道:“平身吧。”语气略微平淡。身边的魏桓得令,高呼一声:“平身!”众人缓缓起立。

  这边景台之上,沈淮与商三先生均是缓缓起身,入座坐定,却是一派沉寂,两人均不开口。

  商三先生方才听闻自己身份被道破,同来的阿白与黎狼的身份似乎也被这位沈大人看破,心中正自盘算对策,他平日里擅长经营打点,虽然精明异常,但这般筹谋却是不及慕容渊石信等人,天幸祭文此时念诵,他在跪拜之时已然凭借老辣心境,将方才窘意抹去,面上依然是古井无波,他心知那沈淮只是轻描淡写地道了声“三先生”,若是自己就此反驳,却未免此地无银之嫌。他四下打量,确认此处景台之上均是隆湖商号信得过的人,且对方也有把柄握在自己手中,此时尚处势均力敌,倒也不必惧怕,于是轻描淡写地道:“那两个孩子是老夫子侄,生性好动,估计是溜出去玩了吧。”

  沈淮闻言,却笑道:“一会儿便是斗兽了,那才好玩呢,三先生还不快令人将他们叫了回来,要不然在此处随意乱闯的话,影响了隆湖商号的名声不说,到时候将军都怕保不住呢!”说罢自斟了一杯酒,仰头饮了。

  商三先生听闻他提到“将军”二字,言外之意,自是试探商三先生的底细了,于是略一沉吟,咳嗽了一声道:“沈大人多虑了吧,只是两个不懂事的孩子,与隆湖商号的声名那是扯不上关系的……倒是沈大人主理户部多年,若是万山行真有屯粮一事,风雨楼真有加印一事,不知道会不会对沈大人的名声有所影响?”

  沈淮没料到此老在自己身份被揭穿之后,仍然淡定稳健,口中仍然咄咄紧逼,确是商界老手风范,于是缓缓叹了一口气,自嘲般笑道:“三先生,其实“钱五爷”是您的面具,而“沈大人”又何尝不是小弟的面具,沈大人知道钱五爷今日约见,定是为了隆湖与万山之间的钱粮纠葛,沈大人本想虚以委蛇、蒙混过关,却不料一上来面具便给摘了,但今日三先生既然揭了小弟的面具,小弟也只好与三先生坦诚相谈了……三先生,小弟此刻若说自己其实生于后世,所知之事俱是后世之学,不知三先生会不会嘲笑小弟轻狂?”

  他这最后的一句问话说得没头没脑,似是有意扯开话题,但商三先生对这沈侍郎的身世之谜颇有耳闻,此时突然听得他来这么一句,心中虽也觉得不可思议,但却不由得信了一二。商三先生心知沈淮必有后招,于是便冷哼一声,等着沈淮继续。

  沈淮笑道:“小弟来到此世,实在是机缘太巧,就连小弟自身,也颇为茫然。也不由得三先生不信。不过也是,佛经道藏、诸子百家成书俱已千年,可是千年以降,成圣之人又有几何?世人总会按照自己需要去选择相信与否……”

  商三先生忽然打断道:“我信!”他这声沉稳异常,听来甚是笃定。

  沈淮似乎未料到商三先生竟然会出此言,不由得转眼看向商三先生,他这时已然微醺,看来比方才要显得恣意了些。只见他哈哈笑道:“三先生,我沈淮与人说了二十年自己身世,不可谓不坦诚,可惜无人肯信,哈哈,你是第二个相信这鬼话的……而这第一个嘛,却是龙泉寺的一个小和尚。”他顿了顿,也不等商三接话,自顾自地便道:“三先生,我小的时候听说书的讲故事,最爱听的便是齐后三百年连绵不休的烽烟乱世了……”

  这句话似乎只是一句无用的清谈,但听在商三先生耳中,却犹如炸雷一般。他虽不是熟谙史籍,却也对前朝典故颇为了解。细思之下,却始终想不到世上哪段时期可说是“三百年烽烟乱世”,而若是这沈淮果真是机缘巧合,来自于后世,那他儿时所听说书,说的莫不是便是如今之事?

  再想方才沈淮言语中提到的“齐后”,那言外之意岂不是……

  商三先生不敢向下思索,他额头上已然隐隐冒出汗珠。沈淮见商三先生如此神情,心知自己的话已然起效,于是叹了一口气,接着道:“……那时我最爱的便是这乱世之中璀璨的将星,与铮铮的文骨。最厌的便是那鱼肉百姓的贵族,与不恤民生的帝王。但终有一天我自己身临此景,却渐渐觉得,这往世之人也有自己的丘壑,而这往世的帝王也是可怜之人啊!”说着拱手遥遥向中央景台一拜,略带酒意地说:“若非亲眼所见,怎知陛下风骨。”他此时之语,与方才的“一代英主”颇有不同,眼中神光黯淡,似乎这“风骨”二字,背后却有不同的蕴意。只见他杯在唇边,却不饮下,似乎眼中余光还在遥遥望向那中央景台上的萧索身影,叹了一口气道:“陛下却未可知,他在后世的故事里,庙号却是“炀帝”!”

  这时商三先生方才回过神来,他方才听闻那“齐后”与“炀帝”,又听得沈淮提到当今天子,心中忽然明了这沈淮竟似在暗示当今天子之后,天下将乱?

  他前几日在外经营,归来之后方才得知阿白通过三关五试成为崩雷堂新任堂主。他虽心知石信与慕容渊定非糊涂之人,且几日相处之下,他对阿白的气质也渐渐由衷折服,但心中依然疑虑难解,待得请教石信之时,石信却只说了一句:“天下将乱,我也是本心,顺着天命做些该做的事情罢了!”

  此时他听闻沈淮言语,想到石信似乎难以说明的那句“天命”,心中顿时似乎想通了些,于是他问道:“沈大人在朝为官,岂能发亡国乱世之妖言?”

  沈淮闻言,知道这商三先生是在试探自己,也不着急,淡淡道:“忠言不怕逆耳,只害怕入错了耳,就会被当成了妖言!”说罢含笑酌酒。

  商三先生此刻也回复沉稳的本相,眯起了眼,道:“那么万山行屯粮,也是为了乱世而采取的应对之策了?”

  沈淮缓缓道:“朝局难测,万山行自然要有自己的应对之策了。如今北伐在所难免,可一旦北伐,则有胜或败二者可能,而胜败二者,亦均有进退二者选择,说白了,如今朝中算是陛下坐庄,共有四重押法,众人其实也不过是将自身赌注,押在这朝局与天下的赌局之中,赌一个前程命数。毕竟前途难测,那顾得到那忠义,大家只是寻个活命之法罢了……”

  商三先生如今已不敢小看这位侍郎大人,他知道此人这时提及朝中格局必有深意,于是便顺着他的话语思索,他精于衡量,不多时便已明了沈淮言下之意,于是掐指喃喃道:“陛下少年意气,心有大志,期待中兴齐朝,建不世之功,必是胜而进之人,因此北伐势在必然,天子亲征,必然思胜不思败。武将好勇,且多可因战立功,自然是盼胜者居多,但如今幽焉强横,因此犹豫不决者大有人在,因此陛下起用安国公便是为了消弭武将怯战之意!魏公公气量不高而权位高,此次出征本由他起,必然也是好大喜功……”

  沈淮这时忽然接过话头道:“……皇家子弟,大多均是胜而进者。二十年前的昭明一党,砥砺图新,也该算是胜中进者了。可如今朝中虽然国力强盛,但财富在朝不在民,齐朝四百年以降,如今虽然国力仍然强盛,却已然是经不起大风大浪的空壳而已。于是朝中看得见此事之人,自然难免忧虑,虽仍然相信可胜,却不愿劳师疲弊,导致军哗民噪,故虽祈望获胜,却不愿长年用兵,这一点,相信柱国将军和首辅大人都是赞同的……”

  商三先生听到“柱国将军”,心知他是在有意点拨自己“商三先生”的身份,也不以为意,暗自反思石信所为,确是如同沈淮所言,果然对北伐一事颇为不置可否,于是对这“后世之人”颇为叹服。心知沈淮此时也说了同样“悖逆”的言语,自己便不怕日后他将这番话捅了出去,于是便接到:“……但如今我朝之弊并非隐晦,朝中文臣多数反战,实则是担心战败,自己丢官去职,而光明神教近年来活动日繁,该教与我朝勾结颇深,德宗朝安后一事,便是光明神教操纵,暗流之中,意欲颠覆朝政之人不少,故而多结党言败,企图祸乱一时,这些便应是思败之人了……”说着眼角瞟向沈淮。他知道沈淮平日里在朝中多有党交,这句话便是说来挤兑他的。

  而沈淮却并不在意,顺势接到:“……这朝中言败与商家言亏本是同理,只要本在,利益还可再赚,故而小弟方才才说这败也有进退之说,而万山行最是胆小,于是便是这败中退者也,方才三先生问到对策,这便是对策了……”说着身子疲软,似乎是已然喝得多了,扑通一声,便已趴在了案上,确是醉了。

  商三先生早已听闻这沈淮是有名的三杯倒,却不料此时他说倒就倒,他心中有个疑问还未问出,他知道此言甚为重要,便道:“沈大人,那败中的进者却又是谁?”

  却见那沈淮嘴角流涎,似乎睡得昏沉,商三见状,心中暗骂自己今日真是输了主心骨,竟然思绪被带了那么远,正待捋清思绪之时,忽听的沈淮梦呓一般言道:“唉,醉了好,醉了好,举世皆醒我独醉,还是醉了好啊,醉了好……”

  商三先生闻言,不觉心中恍惚,不知道方才沈淮的惊世之语,到底是真还是假。

  这时忽然听到广场中一通鼓响,司礼太监魏桓忽然长声呼道:“百兽行朝!”

  只听得咿呀呀声响,六道石门均是缓缓升起,一时间虎啸熊鸣,百兽的嘶吼声音隐隐传出,中间似乎还有地面微微颤动的感觉,似乎这座石头雕成的竞兽场,竟在缓缓复苏。

  “报!”一骑快马绝尘而来,一路闯城入关,却是四百里加急的骁骑战报。

  马背上的传令兵似乎受了极重的伤,只能匍伏在马背之上,肩膀之上血肉模糊,那声“报”喊得虽然竭尽气力却虚弱异常。血滴一路随着快马从德胜门滴到了神武门,却被漫天的大雨迅速洗去。

  神武门下,快马被戍卫拦下,按大齐律,只有都督以上签署的四百里加急以上的文书,才能直接送进皇城,直接报与皇帝。然而此时皇上正在竞兽场进行祭旗大典,这文书哪怕是加急,也断然不可能此时送去交给皇帝。

  却见那马上骁骑气息奄奄,似乎说了句类似于“怀里”的话,示意他怀中似有文书,便翻身滚落在马下。戍卫无法应对,只好是将骁骑所带的文书交给了守卫参将胡越,胡越打眼看到那文书上奏报之事,霎时间眉毛胡须倒竖起来,惊得是非同小可!他心思数转,叫过自己亲兵中胆子最大的,让他火速其上方才那骁骑所乘的驿马,带上书信。以四百里加急的方式,将此书函送去竞兽场。

  “报!”那亲兵不敢怠慢,带上文书,扬鞭打马,一声清亮的嗓音从神武门一路向竞兽场驰去,马蹄声踏在青石板路上,一路踢踏飞奔。

  胡越转眼看着天边的乌云与远去的传讯兵,平素快意惯了的虎目之中充满了血丝。

  铁甲之下,征衣已然被凉风吹得通透。

  城南干道之上,传讯兵飞驰而过。

  泥土中弥漫着大雨欲来的土腥味,天空始终阴霾未散。

  道旁,一辆藏在街角的不起眼的牛车之上,一双眸子忽然闪出了寒芒。

  ——————————————

  《齐书》:“大业八年八月廿三日,寇破蓟州,守将何玉遭擒杀,廿六日,辽城守将****降,辽城破,寇直趋东南。卅日,至山海关。”

  《齐书》:“僖宗少聪敏,及长,好猎事,喜奇玩,常以身搏虎,不顾己身。”

  施奈尔《东洋公司考》:“东洋公司,前身应起于通过股份整合和分工生产带动扬州一地的棉布纺织业龙头万山行,如果不是支那遇到连年的战乱和灾荒将南方稳定的居民体系及行政体系打乱的话,公司制度的大范围推广应该还要提前二百年以上。”


  (https://www.uuubqg.cc/22_22845/1692949.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