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应顺势而为
到了新城,孔旭就像是人生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新城的存在完全超乎了他的想象。
在来之前,他原本以为新城只是一个藏于深山中的山寨,宋启明不过是个山寨王。
可到了之后才发现自己大错特错,新城是一个新奇,繁荣,有序,高度文明点的社会群体。
套用阿基米德的一句话,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那孔旭心中所想就是,给他一个新城,他就能征服整个世界。
这是一个野心家的感叹!
特别是在他参观了新城的试验区后,这种惊叹更是让他兴奋的几个晚上都睡不着觉。
深秋季节,丰收过后的新城人,又紧张的忙碌了起来。
扩城计划已经提上了日程,在住宅区的外围又规划出了一块地用于建房子,药厂和琉璃厂正在拆除,明年春天会变成一大片耕田;两千多人的队伍开进了山里,这些人都带着口粮,一进山就是一天,他们在忙着修建地下世界,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
孔旭跟在宋启明身后,来到了田间。田里的冬小麦已经破土而出,放眼望去一片嫩黄色。
“宋先生,你真乃旷世奇才也。”孔旭感叹说。
这种话宋启明听得太多了,他一笑了之。
“当今乱世,新城犹如黄沙中的一颗珍珠,耀眼夺目。以先生之才,如果被朝廷重用,大明朝不但可救,更可雄霸天下引四方来朝。”
宋启明笑着说:“我无心做官,建设新城不过是为了心中的理想。”
“敢问先生的理想是什么?”
“让新城的居民生活安逸,幸福美满。”
“那先生有没有想过,新城的人安逸了,那外面的人怎么办?他们就不是人了吗?”
“我的能力只能保一方,不能保天下。”
“先生怎能如此轻视自己。孔某游历四方,做过山贼的军师,做过县令的师爷,做地方豪强的管家,所见之人数以千计,他们这些人没一个有先生这般的才华和卓见,也没有像先生这般有爱民之心,民心所向才是天下之势,我认为先生应该顺势而为。”
“如何顺势而为?”
“出山。”
“出山?”
“对,走出这深山,把新城带出去,让新城这股春风,吹遍明朝每一寸土地。我相信这股春风的传播速度和影响,不会亚于当前肆虐的鼠疫。鼠疫是灾难,新城是希望,所以天下百姓肯定会拥戴宋先生。当初李自成一句‘闯王来了不纳粮’就赢得了万千民心,才有了今日之势。先生也以新城为例,获取人心。”
宋启明目光远眺,说:“我没有那么大的野心。”
“先生,现在天下大乱,树欲静而风不止啊,你应该顺势而为。在新城,如今有两千精锐士卒,四千余正值壮年的男丁,还有杜有火强于外面百倍的火器,只要先生出山,大事可成矣。
先生再想想,如今明朝岌岌可危,外有满人虎视眈眈,内有佞臣乱政,还有李自成和张献忠之流雄踞一方,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大明灭亡是早晚的事,以先生之雄才伟略,切不可措施良机。”
宋启明斜眼看着孔旭,说:“你前些日子还想当明朝的官,现在却对我说明朝将亡,让我如何相信你?”
孔旭拱手说:“不瞒宋先生,我之所去京城求官,不过是想在这乱世赚取一些乱世中安身立命的钱财。”
“你倒是坦诚。”
“在宋先生面前,不敢说假话。”
“不敢?我有那么可怕吗?”
“宋先生不可怕,而是可敬。对于敬重的人我从不说假话。”
宋启明不由的笑了,这个小诸葛还真会说。
“你说的好像很有道理,但人各有志,不能强求。强扭的瓜不甜不是么?”
“有时候人也是需要被督促,被激发的。”
“好了,咱们不提这个了。不过我想问你,你才来新城四五天,是怎么知道新城有两千护卫,还六千多男丁的?”
“我从第一天来新城,就被所见所闻所震撼,所以就立刻向人询问。”
“你呀,以后还是少关注点这方面事。”
“为人智囊者,就要先忧而忧,先虑而虑。”
宋启明淡淡地一笑,说:“我没有忧虑。走,我带你进山去看看。”
进山是去看梁渠挖掘的山洞。
这个山洞现在看起来没有任何意义,但用意之深远,将是新城安身立命的根本。
没有远虑必有近忧。将来万一新城的秘密大白于天下,朝廷发兵来打,新城坚守不住就可以退居地下世界。
没错,是地下世界。
梁渠的计划是,建造一个可以容纳两万人,并生活三个月的地下世界。深挖洞广积粮。
其实,宋启明把耗费在挖洞人力,物力和财力,用在找一个新的栖身之所都绰绰有余。
但他不想这么做,终其原因还是新城离京城近。
新城离京城近,是一把双刃剑。
弊端是大大增加了暴露概率,好处是京城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人人都向往之地。
宋启明不想成就霸业,他只想做个一城之主,就像小孩子过家家一样,自得其乐。
到了施工现场,上百人正肩挑人抬的搬运从山洞里运出的碎石,碎石被运到了一公里之外的山涧里。
梁渠得知宋启明来了,赶紧跑来见他。
梁渠在这里已经待了半个月没有下山了,他胡子拉碴,衣衫破旧,头上都是灰尘。
宋启明心疼的说:“你辛苦了。”
梁渠拱手说:“这是我分内之事,不敢谈辛苦。”他还是第一次见孔旭,问:“这位是……”
孔旭忙自我介绍,说:“姓孔,名旭,广州人士。是宋先生的慕职。”
什么是慕职?
慕职相当于幕僚,在古代的政客家中,相当于是参谋和辅佐的人。类似于现代的秘书。
“孔先生好,在下梁渠。”梁渠拱手说。
孔旭问:“请问先生,在山中挖此洞穴有何用意?”
梁渠先看了眼宋启明,见他一脸笑意便说:“此半山腰的洞穴是为了将来避祸之用。此洞穴……”
(https://www.uuubqg.cc/21358_21358070/118098988.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