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重生之权臣宠我入骨 > 第239章 总算逃出来了

第239章 总算逃出来了


  这一逃,秦怀璧便是倍儿舒坦,连带着宫里的空气都觉着是香的。
  可惜没舒坦一会儿,冰雪带着寒气窜入鼻孔,便惹得她身上打颤。
  皇后派来服侍的宫女罗裳及时地抱着袍子追了上来,边替秦怀璧穿好边道:“公主您这般着急做什么?被太后和皇上发觉又该说您的不是了。”
  罗裳和绫衣本是荣华宫宫中的宫女,幼时便跟在荣华宫伺候,  只是年岁尚小,皇后仁慈,便一直养着二人。
  因着未怎么出宫门,又有皇后罩着,两个丫头便养出了个天真烂漫的性子,同秦怀璧说起话来也不甚有什么沟壑。
  自茗青嫁去义王府做了王妃以后,秦怀璧身边贴身的唯剩下一个青瓷,余下的都不过是些洒扫侍婢,在公主府里也不过是做些粗活,这刚进宫去见皇后时见这两个丫头模样生得周正,性子也伶俐可爱,便干脆收二人做了贴身的婢女。
  罗裳跟秦怀璧同岁,嘴皮子耍得一绝,说起话来便是喋喋不休,即便明知秦怀璧是公主也是照训不误,直到袍子被系得严丝合缝,她那张小嘴才闭上,得意地扑了扑手,欣赏什么宝物似的欣赏着秦怀璧的衣裳,道:“好啦。”
  秦怀璧不客气地捏捏她的鼻子:“臭丫头,怎么跟本宫说话呢?”
  小姑娘揉着头发嘿嘿傻笑,抬头见秦怀璧捧金元宝似的捧着令牌欣赏,不由笑道:“早听人说公主聪慧过人,这么快便从脱身了,奴婢真是佩服。”
  秦怀璧笑啐一口:“小嘴儿倍甜的,宫里头长大也不知道随了谁。”
  罗裳嘴角咧开的弧度更大了些:“奴婢自然是随了公主。”
  小姑娘娇俏明丽,  一双眼清澈得跟水似的,说起恭维话来都觉得比旁人说得好听。
  秦怀璧心情呈放射状开怀。
  她哼着歌抱着令牌,领着罗裳便直奔慈宁宫而去了。
  秦怀璧进门来时,红鸾便伸手在嘴边一搭,小声道:“国公夫人在屋里。”
  秦怀璧点了点头,脱了外袍,悄悄在屏风后探出头来。
  杨太后笑得合不拢嘴,正同进宫探望的宣国公夫人说着话儿。
  杨太后日渐上了年岁,有女儿在身边陪着,没了旁的烦心事便愈加富态,瞧着更添慈眉善目。
  如今宫中没了陈芷瑶四处搅和挑唆,又有姜元长公主在其中周旋,杨太后和新后也算婆媳亲和,听闻因着帝后离心,杨太后也没少在中劝和。
  只可惜二人如今都是铁了心的,新后操持后宫无功有过,后宫妃嫔和睦,皇后虽说膝下有幼子,  但太子已定,大魏富饶安定,  就算帝后再怎么离心日子也是照样过,倒不如谁也不给谁添堵,反而都各自舒坦些。
  见屋中有人,秦怀璧便懂事地在玄关处等下。
  一炷香的时间过后,屋里的说话声便小了些,许是发觉了秦怀璧,宣国公夫人便起身告了辞。
  绕过屏风,国公夫人便同秦怀璧打了照面,不由惊讶道:“呦,原来公主在此,臣妇一时不察,实在失礼了。”
  秦怀璧连忙道:“舅母说笑了,不知舅舅如今身子可好?”
  宣国公夫人笑吟吟道:“外子在家常念叨公主,公主婚后若是得了空,还该来臣妇府中走动走动才是。”
  秦怀璧笑道:“自当如此。”
  宣国公夫人同她寒暄了两句客套话便转身离开。
  罗裳悄声道:“这夫人好大的气派。”
  秦怀璧道:“我舅舅是老臣,年轻时立下汗马功劳,封了八公之一,又是太后娘娘的亲哥哥,自然身份贵重。”
  罗裳惊讶:“亲哥哥?国公爷岂不是老寿星!”
  秦怀璧笑道:“那是自然。”
  她说着又轻轻推了推罗裳,提醒道:“太后面前,可不敢多言。”
  罗裳吐了吐舌头:“奴婢明白。”
  绕过屏风进了门来,秦怀璧规规矩矩地施了礼,便坐在了太后身侧。
  太后打量着她,不由叹道:“原本就清瘦,如今听那些劳什子讲经,吃那些素斋,倒是更消瘦了不少,可怜我儿,这样快就要嫁人了。”
  她似哀叹,似惋惜。
  总归是自小看到大的小孙女,如今虽说知晓是秦怀璧自己请旨亲自请的婚事,但秦怀璧在御书房中说的那番话早顺风儿传入了她的耳中。
  总归是在吃人不吐骨头的宫中熬到太后之位的,太后自然明白其中的弯弯绕,也心知肚明秦怀璧受了多少委屈。
  只可惜皇家之人,身处高位,常常是身不由己,更何况是秦怀璧这等千尊万贵的嫡出公主。
  能够嫁的如意郎君,不必千里迢迢用婚事换取一国太平已是她毕生之幸了,与之相比,为大魏受些流言蜚语的中伤又算的了什么?
  聪慧如秦怀璧自然深知太后心中所想。
  她挤出笑容,乖巧奉上茶,道:“太后一向喜爱礼佛,孙儿如今得蒙父皇圣恩,自然该听从,只是今日姜元姑母见孙儿消瘦,不舍孙儿在佛堂受罪,于是便给了孙儿腰牌,让孙儿来求太后赐一道懿旨,免了孙儿的讲经之苦。”
  杨太后一眼便看穿了她的小九九。
  “你这孩子,心眼子多的跟蜂窝似的,你真当哀家什么也不知道?皇帝唤入宫中讲经的和尚是那崇善和尚,是不是?”
  秦怀璧嘿嘿一笑:“……是。”
  杨太后道:“你是如何知晓,崇善便是姜元当年所看中的那个僧人的?可是身边人乱嚼舌头,走漏了风声?”
  秦怀璧忙解释道:“自然不是,此事是温庆自己无意时洞悉的,天下高僧虽说不上多如牛毛,却也颇称得上数目,父皇能够请来崇善大师,便知崇善大师必然同皇家有所渊源。
  “当初姜元姑母与那僧人的风流韵事也算是京中当初茶余饭后的闲谈,我见昭昭献给太后画上的僧人虽不知相貌,但那一袭红袈裟,指尖拈花,唇角带笑的模样却是寻常和尚都比不得的。
  “更何况口耳相传之间皆说当初姑母喜欢的和尚是个年轻僧人,便知年岁比之姑母只怕是要小些。
  “年岁尚小,红袈裟,指尖拈花,相貌俊美到能够惹得堂堂长公主青睐的得道高僧,想来也唯有这位崇善大师一人了。”


  (https://www.uuubqg.cc/21217_21217390/719319713.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