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外邦来朝,口称大王?
“稍后,孤将修书一封至许都,命华歆速做筹备。”
提及华歆,那位接替荀彧成为尚书令的曹氏心腹拥趸。
司马德对于曹操欲借其手铺就僭越之路,并无太多惊讶。
华歆此人素来重视功名,无论是在前世的历史中。
抑或是这个时空之中。
他总是与董昭争先恐后,誓要做那从龙功臣。
所以司马德此时心领神会,附和道:
“岳父高见,想必华令君必能妥当处置。”
至于那刘备,让他在西川多些腾挪空间,也无伤大雅。
“先令夏侯渊率偏师自关中入汉中。”
“待来年,孤再率大军,荡平蜀地!”
曹操如此布置,司马德对此自无异议,但心中已有计较。
来年夏秋,定要力劝曹操。
让自己随夏侯渊平定蜀中。
毕竟,这军功不嫌多。
通往权势之路每一步都需精心布局。
等到几天后的上午,魏公府内一场议会缓缓拉开。
巍峨的大堂之上,魏公曹操端坐尊位,威严沉静。
犹如山岳之巅,俯瞰着堂下。
如荀攸程昱贾诩,夏侯惇曹洪乐进等人。
一众曹魏文臣武将,皆位列其中。
除去被外派镇守一方的文武,可以说该来的都来了。
甚至就连曹操膝下的三位公子,曹丕、曹彰、曹植也到场。
他们分列文武两侧,于堂中各成一方气候。
众人目光所及,只觉这不仅是一场商议军功的议政。
更是对未来魏国继承者的无声考量。
在这些复杂眼神中,有人心怀算计。
更有人眼中掩不住曹家人才济济的艳羡。
这三人几乎可以被冠以时代之英杰。
而曹操一人便生出三子,加上早逝的曹昂。
以及如今尚且年幼却天资过人的曹冲。
这不仅是上天对曹氏的厚赠,也是旁人难以企及的幸运。
然而,在群臣之中,司马德却显得异常镇定。
在他看来,确立世子之位。
必然是伴随着争论与权衡的过程。
历史上的老曹也是在晋位魏王之后。
才最终选定曹丕为继承者。
而如今曹操还未着手称王,此时确定世子为时尚早。
毕竟司马德深信,以自家岳父多疑且控制欲强的性格。
绝不会急于一时,便定下如此重大的事宜。
再者,在司马德的推测中。
目前老曹心中,恐怕还无人能完全满足他的心理预期。
曹丕根基深厚,却始终难得老曹的欢心与认可。
曹植才华横溢,却也各有明显的短处。
而曹彰如今虽得老曹看重,却仍需时日检验。
因此司马德料定,今日老曹必然绝口不谈确立世子之事。
而这份预见让他的心情颇为放松。
若非自己站立的位置太过显眼。
他几乎想寻个角落,静静打个小盹。
毕竟评议军功赏赐,跟他的关系不大。
而此刻,曹操的目光扫过下方聚集的群臣。
他不动声色地,给了荀攸一个微妙的眼神。
当即后者会意,轻咳一声。
肃清了大堂内的低语,随后高声宣布:
“传邪马台使者晋见魏公!”
话音落下,满堂皆惊!
不是商议如何犒赏三军吗?
怎料突然插入了接见外邦使节的戏码?
更何况,这邪马台又是何方蛮夷?
竟能让曹操亲自接见?
与众人疑惑不解的神情相比。
司马德心中却是波澜骤起!
邪马台王国?那不正是东汉时倭国的称呼吗?
这个念头让他不禁联想到后世网络上流传的一段趣谈。
岛国所崇尚的所谓三大神器。
天丛云剑、八尺琼勾玉、八尺镜。
这象征着倭奴天皇神格的三套。
据说其实与曹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甚至连《三国志·魏书》亦有记载。
曹操曾赐予邪马台‘五尺刀、铜镜、王印一方’。
这些东西,在史书上可是有鼻子有眼的。
而此番倭奴使者的到来。
是否预示着其中的隐秘,即将在他面前揭开?
自己岂不是将成为这段历史的见证者!
不过,随着思绪的翻涌。
司马德心头的怪异感愈发强烈。
他身为鸿鹄寺少卿,怎么完全事先完全没得到消息?
毕竟他鸿鹄寺可是掌诸归义蛮夷。
凡诸侯和各蛮夷君长,以及外国君主使臣来觐见。
自己的属官徐庶山涛,没理由不通知一声。
不过,司马德随后便是有些恍然。
自己这个鸿鹄少卿,属于是汉室朝廷的编制。
而如今朝廷的大多数职能,都被规到魏公府这边来。
而这,也是他这个鸿鹄少卿,平日里这么清闲的原因。
不过一想到自家岳父曹操。
平时极少做那种无的放矢的事。
此刻无端召唤那邪马台的使者。
其中的深意,也是颇有些耐人寻味
而正当他疑惑丛生之际。
大堂之外,脚步声由远及近,打断了他的沉思。
司马德的目光随之望去,
只见两名奇装异服的异国使者步入堂中。
却见他们前额剃光,仅留一缕发辫悬于脑后。
其形象竟与司马德在后世所见的那些东瀛浪人,倭人武士并别无二致!
仿佛时光错落,古今交错。
二人行进间,一前一后,尤为引人注目。
前者虽然身着汉服,却因刻意模仿,而显得不伦不类。
如同沐猴而冠,滑稽而不自知。
衣物松垮,仿佛临时披挂,全无汉人士族儒雅之态。
后者则以岛国武士装扮亮相。
姿态虽有几分威严,却难以掩盖其脸上的猥琐气质。
最令人诧异的是,这两位使者的身高异常矮小。
几乎与十几岁孩童比肩!
对话时不得不仰视在座众人,观者无不为其颈项担忧。
此情此景在司马德看来颇有些滑稽。
但在座众人却多为惊讶。
毕竟如此身形矮小的外邦使节,实属罕见啊!
而那儒生打扮的使者。
却是对众人投来的异样眼神毫不在意。
只听他扑通一声,便跪倒在曹操脚前。
用一口略显生涩的汉语说道:
“下国使臣难升米,承蒙我国女王卑弥呼之命。”
“恭祝大王万寿无疆!”
而紧随其后的随从副使,亦是跪地高呼:
“副使都市牛利,愿大王万福金安!”
言辞间虽诚意满满,然汉语始终颇欠流利。
众人听后更是不由轻叹。
心中暗道蛮夷终究是蛮夷。
拜见我们主公,哪能随意口称大王?
毕竟如今魏公曹操还未称王,汉室天子仍在。
这大汉境内又哪里来的王?
(本章完)
(https://www.uuubqg.cc/17792_17792870/46200434.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