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节 《学记》中的教育观
《学记》继承了先秦儒家的一贯思想,把教育作为实施政治,进行社会管理的最有效手段,所以《学记》一开篇就用格言式的优美语言论述了教育的作用和目的。∵八∵八∵读∵书,.↗.▲o它说:自古以来,凡是有作为的统治者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仅仅依靠发布政令、求贤就士等手段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统治者要像使百姓遵守社会秩序,形成良风美俗,从而达到天下大治的目的,必须发展社会教化,通过社会教育手段,提高全体国民的文化素养和道德自觉来实现。另外,人虽然具有天生的善性,但是,不接受教育,不经过学习,就无法懂得道理,更不能遵守统治者的法令。这就像一块美玉一样,质地虽美,但不经过仔细雕琢,就不能成为美器。古代的帝王深刻理解这个道理,他们在建设国家,统治人民的过程中,始终高度重视发展教育,让教育优先得到发展。
《学记》的作者用格言式的精美语言阐发了教育在移风易俗和建国君民中的作用,强调了教育为社会政治服务的目的,从而把教育和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密切相连,尤其突出了教育的政治功能,形成了中国古代教育的突出特色。
《学记》在强调教育的作用,阐明了教育目的的同时,规划了学校教育制度,并提出了学校管理的具体措施。
在学校的教育制度方面,《学记》的作者首先按照托古改制的方式,规划了教育体系。作者提议,在不同的地方行政机构中建立不同等级的学校,在中央建立国立大学和小学来形成纵横交错的教育网络,塾、庠、序、学就是设在家、党、术、国的学校。这一提议对中国封建社会教育体制的形成影响极大。汉代以后,逐渐形成了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并立的教育体制。其次,作者提出了确立学年编制的设想。《学记》的作者主要谈到了大学的修业年限和时间安排。他把大学的教育划分为小成和大成两个阶段。小成阶段学习年限为7年,大成阶段为9年,这是古代教育中确立年级制的萌芽。
关于学校管理的具体措施,《学记》首先特别重视大学的入学教育和对学生日常的管理。它把儒学教育作为大学教育的开始,要求在开学这一天,王子率领文武百官亲临学宫,参加开学典礼,用新鲜的蔬菜、水果等祭祀先圣先师,来表示尊师重道的意思。
开学典礼结束后,新生入学后首先学习的内容是《小雅》中的三首诗,也就是《鹿鸣》、《四牡》和《皇皇者华》,这是三首君臣宴乐的诗,入学教育学习它们是为了告诉学生,大学教育是培养国家官员的,上了大学就等于踏上了仕途的第一步,就要思考今后如何才能做一名忠于君王、勤政爱民的好官。入学教育结束之后,日常的教学工作也必须严格进行。上课的时候,学生只有听到鼓声才能打开书籍,把书取出来,目的是培养学生对待学业的严肃认真的态度。教师上课之前应该准备好惩罚学生的教鞭,目的是严肃课堂纪律,使学生不敢因懈怠而荒废了学业。
天子委派的政府官员或天子本人不到夏季大祭完毕,不要到学校里来视察和考核学生的学业成绩,以使学生有更充裕的时间按自己的志趣从容地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经常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正确引导,但不能指手画脚说得太多,为的是能给学生**思考的余地,让学生充分体会学习的乐趣,培养强烈的求知欲和自学能力。年幼的学生要注意多听少问,按照由浅入深的学习顺序,这是大学进行日常教育教学管理的基本规程和具体行为指南,明确、具体、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其中规定的天子视学制度被继承下来,成为中国封建教育的优良传统。
《学记》的作者提倡大学必须建立严格的成绩考核制度,平时的小考要经常进行,大的成绩考核每隔一年进行一次,每次考核必须有明确的标准。《学记》说:大学每年都招收新生入学,大的成绩考核每隔一年进行一次;第一年考察学生给经书分析句子分段的能力和学习志趣;第三年考察其是否敬业乐群;第五年考察其是否能够做到博习亲师;第七年考察其论学取友的能力,符合标准的,叫小成;再过二年也就是九年考察学生能否做到对知识能融会贯通,思想和行为都能坚实不移,符合标准的叫做大成。
由此可见,《学记》的作者所提倡确立的成绩考核制度具有循序渐进,智德并重的特点,反映了中国古代教育重德重智的传统。
(https://www.uuubqg.cc/16_16897/9099799.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