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明画 > 第126幕 牵一发而动全身

第126幕 牵一发而动全身


  “西北?”

  “是,西北。”

  关老爷子不明白,明明说的是松江的事,怎么就扯到西北去了?这两边八竿子也打不着啊!

  关坤瑜解释道:“爷爷,你觉得咱们松江这边要是种棉花的越来越多,是不是种粮食的就越来越少了?”

  “那还用你说!?”

  “要是苏松杭一带都种棉花种桑树呢?以布商们的胃口,就算以后地不好买了,他们也一定会想着法的让农民改种棉花的,利润太高!日后咱们这边还能有多少人种粮食?”

  关老爷子有些沉默,这些事情他都知道,苏松杭一带历来是鱼米之乡,可同样的,也是丝绸之乡,最近还兴起了棉纺织和种豆榨油,可以说是稻米、桑树、棉花、豆子四种作物互相竞争土地的局面。

  国初的时候毫无疑问稻米的种植面积要占绝对优势,而且一直都保持的很稳定,不过近年来随着欧洲贸易船队的到来和其他地区土地的逐渐开发成熟,出现了些变化。

  因为欧洲贸易的缘故,作为传统的丝绸生产中心,苏松杭一带不仅仅桑树的种植面积大大扩大,而且从事丝绸相关产业的人也越来越多,这都大量挤占了水稻等传统粮食种植的空间。而近来快速发展起来的棉纺织业又进一步加剧了这种情况,相较于可以种植在池边丘旁的桑树,无疑棉花更加挤占耕地。

  若是换做以前,无论是棉布还是丝绸都不会太过影响粮食生产,毕竟不能当饭吃,种不出粮食钱再多也得饿死。可现在不同往日,随着两湖两广土地的开发成熟,越来越多的粮食出产和方便的水路运输让苏松杭一带即便不种粮食也可以非常方便的花钱购买到低价的粮食。

  于是,在两湖两广粮食的支援之下,苏松杭摆脱了粮食种植的枷锁,在远洋贸易的巨额利润诱惑下纺织业发展极为迅速,如果继续这么下去,毫无疑问,只要再过个十来年,当年的鱼米之乡估计就得向外面买米才能填饱肚子了。

  事实上现在已经有这种趋势了,只要有心人都能看得出来。

  在原本的历史上也是如此,苏松杭一带在万历中后期已经到了田地十亩,棉豆占其九的地步!除了自家吃的口粮之外几乎没有人再种粮!到了晚明时期已经从全国数一数二的粮食输出地一举超越京畿成为第一大粮食输入地!

  没错!当年的粮食主产地已经必须要大量外购粮食才能够保证不闹饥荒了!

  因为这边的土地大量改种经济作物,大量的人力抛弃了种粮而选择更赚钱的行当,而繁华和工作机会又吸引了更多的移民到来,当地出产的粮食已经无法保证当地所需了。

  应天府和顺天府两个最大的粮食消费地都分布在长江-运河一线上,对于两湖来说运输极为方便,自然的,两湖往西北输出的粮食就要砍掉一大部分!

  而等到日后小冰河期到来,西北地区天灾人祸不断,两湖粮食向北运输本就不便,再加上乱局一起更要平白增添大量的护卫和关卡打点成本,哪怕西北粮价高企也赚不太多钱,况且等多折腾几年之后,西北普通人家的积蓄大都被掏空,有粮食也买不起了,自然更没人往那运粮。相较于西北,需求量又大又稳定,关键还人人都有点闲钱的苏松杭一带就是最理想不过的交易目标了。

  想象一下,如果苏松杭不发展纺织业专门种粮食的话,两湖地区的粮食除了往北卖也没有更好的选择。

  有了两湖供给的粮食,未来小冰河期的西北哪怕困难了一些,终究还是时不时能奶上一口的,说不定农民军也就没当年那么难以剿灭。没了农民军在明朝背后捅刀子,光凭满清那帮人打个草谷还行,入主中原那是想也别想!

  苏松杭一带棉纺织业大发展幸福了当地的布商,甚至是当地的粮商只要转移一下经营重点,将收购外销转为外购内销一样可以在其中获利颇丰。只是苦了西北地区的百姓和财政

  破产的崇祯。

  这些事情,两人聊了一番之后关老爷子也大致上想通了其中的道理,不过他却是拍着关坤瑜的肩膀说道:

  “小呆呆你也别想这么多了,你看看咱们这边,只是台风这么一吹而已,就毁了多少人家?若是接连灾上三四年,什么地方都活不了人了,那不是你的错。”

  关坤瑜点了点头,心里好受了一些,不过他还是决定要尽量想办法把地瓜土豆玉米什么的都给弄过来,但求一个心安。

  …………………………

  从石家回来之后,四爷有事没事就往关家跑,天天盯着关坤瑜看珍妮机的进度,关坤瑜也不怕别人看,这种东西其实说白了也没什么保密性可言,等造出来之后让老师傅瞅两眼就能看出来个八九不离十。

  说白了就是个创意问题。

  照着自己藏书阁楼里的书籍依葫芦画瓢弄出来了个初级版本珍妮机试了试之后,四爷大喜过望,赶紧张罗着去献宝了。

  这一走,四爷足足走了半个月,然后关坤瑜便收到了消息,邀请他去赴宴。早就等着这一天的关坤瑜自然没有推脱,随着四爷上了马车。

  昔日肆虐的洪水此时已经褪去,狼藉的土地也恢复了不少生气,街上无家可归的难民尚未离开松江城里的青楼便一个个亟不可待的打开了大门做生意迎客了。

  尽管难免少不了一些愤世嫉俗的卫道士们的冷嘲热讽,可经过这么一场洪水和高粮价的洗礼之后地主家都没余粮,更别提他们这些青楼姑娘了,再不开门做点生意饿死算谁的?

  进了青楼入了雅间,关坤瑜这才见到了今日的正主,只可惜和他想象中的不一样,坐在他面前的并非是什么不怒自威的成功人士,而是一个大不了自己几岁的白衣少年!

  此刻,这白衣少年身边正有五个莺莺燕燕任其上下其手,显然,这白衣少年乃是个中老手。

  关坤瑜不禁叹了口气,这小子不按规矩出牌啊!说好的来谈判你改虐狗!?小心纵欲过度英年早逝啊骚年!

  ;


  (https://www.uuubqg.cc/16_16686/9381713.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