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杨家田庄的稻谷粮仓,建设的还算不错,不过,这并不能代表大唐时代的最高水准,这只是普通豪强家里的粮仓,建设的水平和规模,自然都是颇为有限的,远远不能与朝廷建设的超级粮仓相提并论。
在大唐之前的各个朝代,都有朝廷建设的超级粮仓,而古代粮仓的起源,据考证在原始社会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是一个叫河姆渡的遗址,距离大唐有六千年的历史,属于原始社会,当时已经发明了栏杆式的粮仓。
汉代的大方盘粮仓非常的著名,这种粮仓是长方形的,东西走向,长度足有一百三十二米,南北的宽度达到十七米,墙的高度有六七米,也就是四个人的高度,因为受限于时代,墙的材料是夯土,这种粮仓的内部分成了三小间,每一间长度四十二米,宽度不足十五米,为了防潮和坚固,墙壁的厚度足有一米五,比后世的墙壁厚了六倍,每一个小间都有向外的南门,以方面粮食的存储和取用,每一间的墙壁上都有三角形的小孔,上面三个孔,下面五个孔,交错排列的布置,这些小孔自然是通风孔了,是为了给粮仓通风,以降低粮仓内部的温度和湿度,防止粮仓内的粮食产生发酵的现象。
一般的粮仓都是建在地面上的,但也有一些粮仓是建设在地下的,被称为地下粮仓,是由地下的窑洞发展起来的,在汉代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出现了,到了隋唐时期发展的更好了,比如隋唐时期最著名的含嘉仓,规模非常的庞大,长度六百多米,宽度有七百五十米,占地面积达到了惊人的四十五万平方,在这么大的区域内,一共建设了二百五十九个圆形的粮仓,这些仓都是口大底小,大的口径有十八米,小的也有八米,仓最大深度为十米,最浅的也有六米,在建设的时候非常有讲究,把土坑挖之后,先用柴火将四壁烧烤,以干燥土壁,然后再铺上草束、木板、苇席、谷糠等多种隔热防潮材料,以确保储粮安全,仓群规模宏大,仓体结构完善,这足以说明当时的建仓技术已相当厉害。
据说这个含嘉仓内的粮食,是隋炀帝时期建设的,而里面存储的粮食一直到大唐贞观年间都没有吃完,这些粮食也没有坏掉,是仍旧可以继续食用的,这足以体现含嘉仓的厉害,这可是整整几十年的时间啊!粮仓内的粮食居然可以保存几十年不变质,这足以体现含嘉仓的建造水平。
相比含嘉仓这样高技术含量的粮仓,杨家田庄的粮仓就显得有些不够看了,家主连存储三年的把握都没有,他不敢存储太长时间,以免粮食变质,或者质量下降太大,给自己造成莫大的损失。
两个稻谷粮仓是并排的,同一排还有两个粮仓,这两个自然是小麦粮仓了,因为小麦的保存比稻谷还要困难,所以,这里没有散装的小麦,只有袋装的,这样通风和透气都更好一些,更加有利于小麦的保存。
因为小麦的种植量不是太大,一季水稻之后,有的土地种植小麦,还有一些种上了玉米,红薯等新引起的作物,所以,每个仓内的小麦只有一千旦的样子,比小麦的两千旦少了有一半的数量,但因为全是袋装,所以,占用的空间比较大,也占据了整整两个粮仓。
“李侍郎,这里是豆类粮仓。”
家主继续引导着李安去参观自己家的粮仓。
豆类仓库的粮食种类比较多,足有十几种之多,而且,全部都是豆类,有黄豆,绿豆,红豆,黑豆,芸豆,蚕豆,甚至还有一些李安并不认识的豆类。
这些豆类的种类很多,每一种的数量也都不少,但与稻谷和小麦相比,就显得比较少了,所以,这些豆类大部分是不会出售的,基本上都是拿来自用,只有数量最多的豆类才会卖出去一些。
豆类的营养非常丰富,而且,还能用来做豆腐和豆芽,用来喂牲口也非常不错,比如黑豆就是用来喂马匹的,偶尔给马匹添加一点黑豆,对于增加马匹的力量有莫大的好处,就算杨家家主再怎么抠门,也是会适当给牲畜们补充一点营养的。
黄豆是制作豆腐和豆芽的好材料,杨家制作的豆腐和豆芽,自己吃不完的会卖出去,以增加自己的收入。
“李侍郎,这边是杂粮仓库。”
走出豆类粮仓之后,家主继续引导。
这个杂粮仓库的里面,存储着各种各样的粮食,有红薯,玉米,花生等外来的新物种,也有大唐本土的小米,青稞,栗子等等,由于种植的不多,所以,这些基本粮食只占据了一半的仓储空间,剩下的一半存储了一些食物加工品,比如切片晒干的红薯片,榨油剩下的豆皮,磨好的白面和玉米面,这些都存放在这里。
这些杂粮的种类非常多,完全可以为杨家提供充足的各种食物营养,满足他们的日常所需,还能够卖出一些多余的粮食产品。
此外,还有咸菜仓库,鱼虾干肉类仓库,海产品仓库,香料等调味品仓库等等,可谓是已经俱全。
咸菜仓库的种类也不少,有腌萝卜,腌辣菜,腌白菜,腌胡萝卜,当然,也有腌制的火腿等肉类食物,鱼虾自然都是晒干的干货了,鲜嫩的也没法保存,海产品自然都是晒干的,上面一层白色的盐粒子都看的清清楚楚,这些海鲜干货的上面铺满白色的盐粒子,自然是为了防止腐败,盐具有很好的防腐作用,任何食物只要通过盐的腌制,就可以保存很长的时间,但腌制的食物并不只有好处,也有天生的缺陷,那就是对身体不好,腌制的食物含有有害物质,一个人若是经常食用腌制的食品,容易导致身体生病。
不过,由于自古以来,人们保存食物的方式太有限,而且,很多食物确实难以长时间保存,腌制保存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新鲜的食物白白烂掉吧!那样就太可惜了。
萝卜蔬菜这些都是很难长时间保存的,腌制成咸菜似乎成了唯一的选择,要不然冬季的时候就吃不到菜了,对于水果则多用来酿酒。
其实,蔬菜和水果都是可以做成罐头的,这样营养的保存会更多一些,但古代没有掌握制作罐头的技术,在这种情况下,也就只有腌制这一条路可走了,而就算掌握了罐头技术的后世,腌制食品仍旧大行其道,有很多人就是喜欢腌制食品的口味,觉得吃腌制食品是一种享受,也有一些比较贫穷的人,觉得腌制食品便宜,更容易下饭。
而腌制的方法有多种,比如干腌法,湿腌法,注射腌法,还有混合腌法,其中,注射腌制是后世的腌制方法,在大唐一般不常见,主要是用注射器将盐水均匀的打入肉类之中,从而可以在不破坏肉类肌肉的前提下,实现一整块的腌制,这种腌制方式的速度也比较快,效率比较高,但由于人为控制不太容易,腌制的食物非常容易变质。
其余的几种腌制方法,都是大唐经常采用的方法,比如干腌法,是用结晶盐,先在食品表面擦透,即有汁液外渗,而后层堆在腌制架上或层装在腌制容器内,各层间还应均匀地撒上食盐,各层依次压实,在外加压或不加条件下,依靠外渗汁液形成盐液进行腌制的方法,开始腌制时仅加食盐,不加盐水故称为干腌法。
这种干腌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制品较干,易于保藏,无需特别当心,营养成分流失少,缺点是腌制不均匀、失重大、味太咸、色泽较差。
湿腌法即盐水腌制法,就是在容器内将食品浸没在预先配制好的食盐溶液内,并通过扩散和水分转移,让腌制剂渗入食品内部,并获得比较均匀的分布,直至它的浓度最后和盐液浓度相同的腌制方法。
这种方法的腌制比较均匀,可以让肉质均匀的进入盐分,但缺点也是有的,比如其制品的色泽和风味不及干腌制品,腌制时间和干腌法一样比较长,所需劳动量比干腌法大,腌肉时肉质柔软,盐水适当,但蛋白质流失较大,因含水分多不易保藏。
至于混合腌制方法,就是将干腌与湿腌法混合在一起使用,一般常见于鱼类的腌制,先用盐水腌制,然后,在捞出之后,将内外表面都抹上大量的干盐,从而确保盐分的浓度。
虽然腌制食品胃口很好,但李安很少吃腌制食品,因为在美味足够充足的前提下,李安还是更喜欢吃一些更健康的食品,这样对身体好,也能让自己多活几年,为了一时的口味而牺牲健康,李安做不到这一点。
腌制仓库内的味道很大,都是腌制菜肴的味道,这些味道可一点都不好闻,李安刚进去看了一眼就出来了,长时间待在里面,能把人给熏死。
这些腌制的食品,最多的就是蔬菜和豆类了,因为蔬菜不耐保存,很容易变质,而豆类在经过腌制之后,味道会大大改善,很多人都喜欢吃腌制的豆类,所以,这些腌制的豆类很受欢迎,也就是后世的酱豆子,口味不是一般的好吃,酱豆炒鸡蛋,就是一道非常好吃的美味。
水果也是可以腌制的,不过,水果的腌制与蔬菜的腌制是完全不同的,得到的产品也不一样,蔬菜腌制之后,得到的是咸菜,而水果腌制之后,得到的很有可能是蜜饯,或者仍旧是水果。
比如菠萝需要放在盐水里腌制一下,这样可以去掉涩味,让口味变得更好,但菠萝还是菠萝,并没有变成咸菜,吃在嘴里也并没有什么咸味。
草莓,梨子这些甜甜的水果,可以加入更甜的白糖,对其进行腌制,腌制之后,这些水果会变得更甜,吃起来口感更好一些。
咸菜仓库内的咸菜,有干的也有湿的,甚至,黄豆这一种食材制作的咸菜就有干湿两种咸豆子,一种是放在坛子里的湿豆子,还有一种是浑身长满白色盐粒子的干豆子,这两种盐豆子的口味略有区别,但都是用黄豆制作的咸菜。
还有一些青菜,萝卜,胡萝卜这些咸菜,也全都有干湿之分,干的全部挂起来储存,而湿的则放在坛子之中。
在这些腌制的咸菜之中,最诱人的,自然是挂起来的咸鱼咸肉了,尤其是咸肉最诱人,那一根根的猪后腿,看着就让人嘴馋。
家主倒也很是客气,提出要送些咸鱼咸肉给李安路上吃,但李安还是拒绝了,拿了已经够多的了,不好意思拿的太多,况且,咸鱼咸肉都是腌制食品,还是不吃好了。
仓储区,并不是全部储存食物的,还有一些用品也有存储,甚至农用工具都存储不少,每一间存储仓库的功能都不相同,都是严格按照功能进行归类的。
“李侍郎,这里是棉麻布匹仓库。”
家主开口介绍。
李安迈步走了进去,看到了堆积起来的棉花,麻绳,各种布匹等材料,甚至,还有已经做好的棉被芯。
在附近转悠的时候,李安并没有看到这里种植棉花和亚麻,为何杨家仓库里会存储棉麻呢?这些棉麻是哪里来的,难道是他们家购买的吗?
“你们家仓库真是个百宝箱啊!怎么什么好东西都有啊!这棉麻是怎么回事,你们也种棉花?”
李安好奇的问道。
家主笑着说道:“李侍郎误会了,我们这里方圆一百里之内都没有种棉花的,这些棉花都是从西域买的,多囤一些在家里,总会有用到的时候,也不是不能少买,这是买的越多,这单价就越低,去一趟西域很不容易,自然要多买一些回来了,这都用了几年了,还剩这么多,亚麻也是买的,是在隔壁县城买的,也是买的越多,单价越便宜。”
:。:
(https://www.uuubqg.cc/16_16008/10197117.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