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邙山诡事 > 第七十章 瑶池暮雨2

第七十章 瑶池暮雨2


九爷这些年虽然积攒了不少文物,但是九爷已经撂下话了,将来除了民间藏品可以在九宝斋展出,其余古董、文物全部上交给国家,九爷总是以考古人员自居,考古界有个铁律,那就是不能搞收藏,这也是中国考古之父李济定下的,很多人可能好奇为什么搞考古的不能搞收藏。其实这也很简单,考古的平时在墓里接触的就是文物,如果在家里还有一堆文物给别人看到,你说你是买的,有人会信吗?不能收藏文物,也是证明清白。

        考古和盗墓自然是很大的区别,

        盗墓说白了就是挖别人的坟墓,里面有什么值钱的通通的挖出来,最大原因就是钱,为了钱才盗墓,要不然谁闲的没事干去盗墓。说白了都是为了一己私利,考古一般都是为了保护文物,从本质上就不一样,比如盗墓的在盗墓的时候会在乎损坏到文物吗?

        由于暂时无法进入水下面的墓区,我们就在湖边这地下瑶池稍事休息,补水吃饭,捎带着午休一会。

        顾雄有些不解的问九爷:“孙平生的人马能追到这里来吗?他们也能找到龙脉和龙头?他们也知道梓宫在这里吗?”

        九爷烟瘾大,抽空就点上一支烟,深深吸了一口,才慢慢地说:“中国对于星象风水讲究特别依赖,古代很多富人当官的都是请风水师看龙穴终老埋葬!现在寻龙穴的人,我就佩服一个刘一准的人,这个人老家离我们不远,可以说是现在中国盗墓祖师爷,这人没上过学,因为不认识字,虽然喜欢看《易经》风水类的书籍,也只是看看图画,但是天生就有一种寻龙定穴的本事,寻找古墓不用现在任何金属仪器探测,单凭一双眼睛,一看天上星象,二看山势,就知道有没有古墓和古墓的位置,预测古墓位置范围不超三四米,能有这种技术在古代无疑是一级风水师。盗墓更是一看一个准,毫不夸张的说从没未失手过,在古代有这么一个名言:‘一流观星斗、二流看水口、三流满山走’,意思就是一流风水师看星斗就确认空穴位置,二流看水口风水风水不能缺水,三流满山走就是拿着罗盘去寻找。所以刘一准的本事目前算得上中国第一人一点不浮夸,现在我回答你的问题了,这个刘一准不收徒弟,但是前几年不知道为什么破例收了一个徒弟,这个徒弟跟他学习了几年,也练就了一身寻龙定穴的本事,这个人就是孙平生。”

        我和孙雨莺等人面面相觑,都大吃一惊,这个孙博士从带人进山开始,每一步都能准确定位,不光知道现代科技,还能融会贯通古代占星术,观天文,知地理。的却是个厉害角色,如果不是遇到山上滚石的话,他可能比我们还早到达这里。

        顾雄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看星斗就能发现龙脉,这孙平生是个少见的国贼,留着他,地下很多宝藏就会被盗掘!”

        顾雄到底是个搞地质的,沿着湖走了一圈说:“九爷,这个湖区是因为地势低,降水通过岩层中的裂缝下渗年复一年积水成湖,这不是建筑形成后放水漫灌形成的人工湖,而是自然形成的湖泊。”

        九爷说:“你的意思是说,当时建这城墙、金銮殿的时候,这里还没有水?”

        顾雄说:“这里当时还没形成渗流带洞穴,地表水与地下水发生还没有溶蚀岩层形成裂缝下渗,这里当时也不是落水洞。”

        九爷说:“但是刘王候他们已经通过移魂附体在洞中生活了上千年,作为一个对山洞经验丰富,还能看星占卜、预判能力特别强的人来说,这里形成湖泊已能预见到了,甚至什么时间形成多大的湖泊也都心里有数。”

        顾雄说:“这是很可能的。”

        九爷说:“刘王候他们谒陵祭祀,还有万宝殿的文物、军械库武器,不可能每次都要潜水去取吧?”

        老边听出玄机,说:“九爷的意思是,肯定有一条暗道,能够到达万宝殿和梓宫、军械库?若不然突发争斗,军卒们不可能潜水到下面拿武器。”

        九爷说:“我就是这个意思,我们分析一下,这个暗道可能在什么地方?”

        孙雨莺说:“刘王候既然以湖泊迷惑我们,暗道一定不在这里,按我的理解,梓宫应该不在湖里,而是在湖底以下,我们应该走出这个落水洞去找。”

        风水看势,千古一理,既然刘王候笃迷风水,这建造暗洞隧道,自然也离不开风水二字,九爷要过黑子的罗盘,仔仔细细观察附近的堪舆风水。

        黑子用的是三合盘也叫“杨公盘”,盘上主要有三层二十四山向。罗盘是用来定房屋坐向的,如坐南朝北,坐东朝西,这是我们常用的表示坐向的说法。但风水师是要用来测量、定向、勘察吉凶的,所以将坐向分成二十四个坐向,每十五度一个坐向,只有用罗盘才可定出这么精确的坐向。

        九爷拿着罗盘顺时针的转,内盘不动、转外盘,眯了一会眼睛,问孙雨莺:“你还记得铜驼寺那句千峰顶上一间屋的诗吗?”

        孙雨莺说:“当然记得,‘千峰顶上一间屋,老僧半间云半间。夜晚云随风雨去,到头不似老僧闲’。”

        黑子倒是机灵,激动地有些结结巴巴的说:“九爷,你的意思是这入口就全在铜驼寺是吗?”

        九爷摇了摇头,说:“我看这暗道的位置,正合着这个诗句,铜驼寺这句诗是一首暗喻,我不知道是说给谁听得,但是它说明了主人设置暗道的想法。”

        从九爷眼中的地气龙脉,到罗盘勘察定向,启发了九爷的灵感,无意中想起这首充满了暗喻的诗,刘王候为什么躲聚在邙山,这里有很好的注解:不妨把想象的翅膀放开,邙山深处,千万座山峦像一条龙一样盘旋起伏,雄浑苍茫,构筑于群峰之巅的小茅屋,孤高绝俗。这里人迹罕至,只有飘渺的白云,时往时来。但是白云还有随风云去的匆忙忙碌,不如老僧的闲淡自适。这里天机一片,不受一尘,鲜明地反映了“无事是贵人”的禅者,如何在自然清景中获得即色即真的禅意感悟。在邙山的这种疏野、恬淡,而没有声色繁华的躁动,将人的心理感受引向恬淡祥和之境,使人感觉到一种本真的意趣。

        老僧者,刘王候是也。

        孙雨莺说:“不要小看这妖僧,这审美境界倒是有一番造诣。不过这境界出自作为一个杀人越货的人渣,我倒没感到恬淡祥和,反而感到浑身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九爷曾说过:“风水永远是排第二的,阴德和善行排第一,这个两个好了,埋在那风水跟着你走。”

        我们顺着一个洞口,走出这个“瑶池”,外面是一个更大的溶洞或者说是天坑(在邙山内部很难分清二者的区别,这和在陆地不一样)。九爷在搜寻附近最高的山峰,顾雄忽然一拍脑袋,问我:“二小,孙平生打信号弹的那个山峰上面有没有房子?”

        我忽然想起:那上面有一排不大的房子,因为相距太远,看的很模糊,倒是有一个武僧,举手说,他看见了,那些石壁上遇险的人头顶上确实有房子。

        顾雄说:“依我看,那也是最高的一座山峰。怪不得孙平生要到那么险峻的地方去,原来他们早就知道了入口。”

        九爷大手一挥:“我们原路返回,马上登上那座山峰。”

        12人的小分队立即回返,慧根领着武僧跑步先去,我们紧跟不舍,很快,我们就来到了这座山峰脚下,为观测地形,老边打了两个照明弹,不过出乎我们意料,这座山像华山一样,四面悬绝,绝崖千丈,似刀削锯截,其陡峭巍峨、阳刚挺拔之势与华山山形如出一辙,只有一条宽仅容足的狭长小道通往山巅。

        在照明弹即将熄灭的时候,我们又看到了那块横亘在栈道上的巨石,不过却没有看到孙平生的人马,难道是他们翻越了巨石,到达了山顶了吗?

        时间紧迫,也只有这一条路可以走,慧根和其他武僧先上,我们尾随其后。

        九爷叹息道:“华山自古一条路,但是华山尚且还有72个半悬空洞。”

        顾雄说:“当年解放军从黄甫峪攀上北峰,奇袭残匪,飞跃天堑,智取了华山。”

        九爷这次没有动用阴兵兵符。步行上山。

        九爷他们还能有心思说话,我和孙雨莺在这仅能容足的巴掌宽的羊肠小道上贴着岩石,小心翼翼,慢慢挪动,往下一看,壁立千仞,稍不留神,就会粉身碎骨。

        武僧到底是武艺高强,几乎是蜻蜓点水,弾跃的姿态前行,走到拦路巨石的时候,一个鹞子翻身,便登上了约5米多高的石顶,留下慧根一个人垂下绳索,接应我们。九爷使用轻功,蹬着石壁跃上巨石,我和顾雄等人攀绳而上,老边最后一个登上巨石,还没站稳,就听到“哗啦啦”一声巨响,有个黑魆魆的东西从天而降。即将落在一个武僧头上的时候,武僧翻身弹跳,向前跃出一丈多远,这个黑东西便“轰”的一声,落在了石栈道中间。

        顾雄传过话来:“大伙小心,上面可能有山魈推落滚石。”

        这么窄的地方怎么能放的住那么巨大的滚石,我走到跟前才看清楚,原来落滚石的地方都事先挖好了向里凹进的凹洞,大小正好放得下整块巨石。

        我们攀上了第二块巨石,武僧接受了教训,前面凡是有凹洞的地方,都用树枝做了标记,我们先看上面有无危险,然后再快速通过。

        孙雨莺笑道:“最原始的滚木礌石,在这里派上了用场。它们只用礌石,为什么没用滚木,那效果比礌石强多了。”

        孙雨莺话音未落,五六根约七八米长的滚木在我们前面轰然而降,这些山魈眼神不太好,每每都是错过了良机,不是落在我们前面,就是落在我们后面。

        我也笑道:“孙大师,这是山魈对你无言的回答。”

        孙雨莺咬牙切齿的说:“这些蓝脸猴子太可恨了,一点也不给我面子。”

        忽然上面响起了声音,原来是武僧已经登顶了,向我们喊话,上面各个隘口都被控制了,我们不必担心落石,大胆往前走吧。

        我们几个人又走了二十多分钟,终于登上了山顶。

        向我们落石的山魈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山顶很平坦,西面矗立一块完整巨石,浑然天成。石头上的摩崖题刻更是琳琅满目,俯拾皆是,不过全是山魈的文字吧,像是一团团的小蝌蚪,又像是阿拉伯文字,反正我和孙雨莺看了半天,一个字也不认得。

        四周群山起伏,云气四披,周野屏开,置身其中若入仙乡神府,此时此刻,万种俗念,一扫而空。不由得想起宋代隐士陈抟的诗句:

        “寄言嘉遁客,此处是仙乡”。

        山顶的中间,是一排用青石搭建的瓦房,每块青石都经过了精细打磨,严丝合缝,这排房屋的造型,给了我很强的视角的冲击力,甚至连顾雄、孙雨莺也惊愕不已。

        这是几百甚至是上千年古建筑师的手笔,却充分体现了现代人推崇的“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和“宜隐不宜显、宜敞不宜闭、宜庄不宜谐”的理念。

        设计上特意采用战国时代红瓦四坡顶的形式,建筑以浅色外墙青石饰面,坡顶覆盖暗红色波形瓦,形态舒展大方,亦显庄重。在洞顶荧光照射下,建筑顶部轻灵,与其下简洁、规整的墙身形成对比,朴素而端庄。

        瓦房门是厚厚的金丝楠木材料,有兽头门环装饰,最引人瞩目的是金光闪闪的门钉了。门钉纵横皆成行,圆圆的,挺大凸起,与那厚重的门扇相称。顾雄说,门钉数量是有讲究的。皇宫城门上的门钉,每扇门九排,一排九个,共八十一个。王府的门钉是六十三个。到老百姓家,尽管有的是朱漆大门,但没有门钉,所以民间把平民百姓称为“白丁儿”呢!

        孙雨莺说:“这样端庄、优雅的建筑,能和周围的苍山、碧波、绿树融为一体,现在的建筑师也很难做到。”

        这里就是通向梓宫的入口处,实在难以让人置信,九爷上山后,一直观测山形走向,不时拿出罗盘来比对方位,从九爷的脸色看不出什么变化,但是这里完全符合九爷说的暗道的几个特征。

        顾雄也在嘀咕:“孙平生的人马哪里去了,莫非已经从这里进去了。”

        九爷把手一挥:“他们进,我们也跟进,就是拼了我这条老命,也不会让他们把国宝带到外国去。”

        楠木门并没有锁具,虚掩着门,大概山魈就是从这里逃跑了,房间摆设精洁古朴,中间是一个圆形石桌,周围是腰鼓形石凳,靠墙是一排楠木圈椅,再往里走,还有一个木门,打开后,是一级级石阶搭建的望不到底的深洞,就像我们走过的金銮殿一样,为了防备山魈暗中施展手脚,派两个武僧走在前面,慧根和我们走在中间,还有两个武僧殿后。

        石阶并不窄,可容三个人并行,每隔几十米,洞顶就有一个萤石闪着微弱的亮光,足以看清台阶。

        因为担心孙平生的人马抢先进入梓宫,所以这次我们走的很快,武僧虽然肩负着硕大的行囊,依然健步如飞。


  (https://www.uuubqg.cc/16400_16400427/40990756.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