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国士 > 第八十三回 万仞庭柱东南倾 2

第八十三回 万仞庭柱东南倾 2


  但在蒙古军顽强坚韧的战线后方则已经是一塌糊涂。宋朝方面的基本杀伤都落在蒙古人的后排兵力上,他们的火绳枪手在步兵方阵的间隙处,列队朝着后面的蒙古军大阵射击,虽然只有六列阵势,但宋军火枪手的火力却是连绵不断的制造着杀伤,鉴于蒙古军密集大方阵的阵势,使得每一发子弹几乎都没有白白浪费。在火枪一波又一波的射击中,从后排赶上来参战的蒙古方阵,在接战之前就先遭遇到了惨重损失。更恐怖的打击来自于宋军火炮的射击,通常来说,如果不是臼炮,或者说,按照民间的说法,矮子炮,能够使用弯曲的弹道进行抛射的话,一般的火铳和火炮,通常只能部署在大军之前进行直接射击,这是因为火炮的弹道平直,不能在炮口前设置任何障碍的缘故。

  但宋人显然使用了一种新式的射击方式,将炮口上倾一定角度,使得炮弹能够飞跃本方步军大阵的头顶,形成一道较浅的弧线,直接落入对面的敌军大阵中,因为其弹道比起粗暴的直线射击或者猥琐的曲射更加优雅,被临安的文人们起了一个颇具诗意的名称,“彩虹坠落”。

  名称虽然优美,但若是使用通常的实心炮弹,彩虹坠落就会成为一个中看不中用的战术,因为铁制弹丸只有平射方能达成最佳杀伤效果,类似彩虹坠落的射击术,至多只能在地面上砸个大坑,若是不能对敌人造成直接杀伤,那么威力就非常有限了。

  显然宋朝并不是只追求美感而发明这样的射击法,他们有一个更加实际的需要,就是充分发挥新式炮弹的威力。

  实战用榴弹的设想,几乎从火炮开始出现的那一刻就有了,但二十年以来,宋朝不断在榴弹开发上投入人力物力,但通常都收效甚微,所开发出来的榴弹,不是威力不足就是难以应用在现役的火炮上。但郑云鸣依旧顽固的坚持这项武器的开发,朝野内外知情人无不将其看做是英明睿智的郑相公难得的败笔之一,皆因郑云鸣设想中的榴弹,必须满足两个自相矛盾的条件,其一是榴弹的外壳要足够坚实,以抵挡炮膛内火药爆燃引发的超高压力,其二是炮弹的外壳要足够脆弱,让内藏的炸药爆炸之后马上裂解成无数小碎片,增加杀伤力。

  这看似是一对根本不能调和的矛盾,也难怪连皇帝本人都在闲聊的时候对近侍们抱怨道:“若此事能成,岂非负薪救火,怀冰御寒?郑云鸣一生明理,如何此事这般糊涂?”

  自然,榴弹的研究也不是没有任何收益,最起码榴弹的研究为投石机部队提供了一种极为有效的攻城弹药,即投石机用榴弹,又名开花炸弹。在此次战争之前,云南的宋军已经在龙首关之战中使用投石机投掷开花弹,效果显著,其次,对榴弹的研究衍生出了一个附带的新发明,就是手持榴弹,带有引线,需要点燃之后用手投掷的榴弹,很快以其巨大的杀伤力和震撼效果,淘汰了火蒺藜和万人敌等老式投掷火器,并且迅速获得了宋朝歩卒的欢迎。迅速普及的榴弹越来越成为宋军近距离作战时使用的武器,尽管这种武器的效果并不像是民间吹嘘的那样夸张,甚至前线的士兵给手掷榴弹起了个难听的绰号叫做“去而复返”雷,皆因如果投掷的时间和引线的长度不能完美匹配,丢入敌军丛中并不会马上爆炸,敌人时常建起还未爆炸的榴弹奋力投掷回来,反而造成了己方的伤亡。尽管如此,但毕竟手掷榴弹的出现为近距离战斗和城池攻防作战提供了一种极为有效的手段。也正是因为投石机榴弹和手掷榴弹的良好表现,才能够使得兵部在一次又一次将投资丢入水中的情况还能够忍受郑云鸣的申请将火炮用榴弹的项目推进下去。

  而今,二十年以来一以贯之的坚持终于收到了成果。

  虽然这成果并不如郑云鸣预想中的完美,毕竟最后的成果不免是妥协的产物,为了发射榴弹,所有的火炮只能将发射药减少三分之二,只用原有发射药量的三成左右发射,而射程也远比实心弹来的近距离的多,为了保证炮弹能够承受巨大的膛内火药压力,不得不将榴弹的壳做的厚实,从而导致有限的装填火药不足以将铁壳炸碎,而至多只是炸裂成两半而已。对于一枚榴弹来说,这甚至够不上郑云鸣心目中的最低标准。

  但这一切对于今日的决战却已经足够,蒙古效仿宋朝组成的大方阵队形,即便是一颗炸裂为两半的榴弹,也能对密集的人群造成可怕的破坏,至于唯一的问题,则是因为超越射击的精度太差,不能经常性的造成这种破坏罢了。但被从天而降的榴弹时不时的在身边爆炸,本身对士气就已经是一种打击,对于那些刚刚被招募不久的新兵来说,目睹烧红的铁块在同袍人群中横飞将人打的骨断筋折不是什么可以淡然处之的事情。即便是有蒙古百户千户管押,也免不得有人偷偷扔下兵器逃跑。

  虽然这些新丁的损失并不怎么让李毂在意,只要领地在,类似的青壮要多少就可以征发多少,汉地最贫瘠的地方也远比漠北人口繁盛。但真正令他心痛的是作为精锐力量的骑兵的损失,为了保证前方阵线的稳定,蒙古军必须不断以骑兵包抄两翼,为的是牵扯宋军的步兵进攻,对宋军进行侧翼威胁,以往蒙古军纯用骑兵的时候,时常使用这种战术,随着火器的大量使用,步兵重新成为战场的主角之后,这种战术就几乎成了蒙古军的标配。但同样明显的是,骑兵的侧翼包抄也越来越不如以往那样进退自如了。

  穿着皮甲或者简易的铁甲的轻骑兵们,不管队形一窝蜂的冲上去,是汉地骑兵的传统战术,但这样的战术在面对准备周密的神武新军的步兵队的时候,就遭遇到一层层严密的火力拦截,先是虎踞炮的葡萄弹的直接拦截,将冲在前面的勇悍之士打倒了一批,接着又是火枪队的火枪齐射,尽管这些老兵跟着李毂出生入死,参加过征高丽和征岭北的远征,但真正面对前所未有的火力打击的时候,一路堆满人马的尸体却不能靠近敌人的阵势的情况却是头一次见到,在这样惨重的伤亡面前,这些老兵们依然鼓起勇气,拼命的展开二次三次攻击,本身就是一件值得称颂的事情,只是这样前仆后继的冲锋,巨大的伤亡自然是难以避免。

  阿里罕的脸上却是半点表情也没有,冷冷的问道:“死了多少人了?”

  李毂心急如焚的说道:“仅仅交战了不到一个时辰,已经死伤两千余人!”

  “很好。”阿里罕元帅面无表情的应道:“死到五千再来告诉我!”

  李毂陡然变色,全身发抖的大喝了一声:“取我兜鍪来!”少时有亲兵拿来了兜鍪兵器,李毂戴好头盔翻身上马,大喝一声:“众家儿郎随我来!”当即带着亲随杀了上去。

  另一方面,张胜也对蒙古军如此舍生忘死的战斗感到惊讶,通常情况,蒙古的汉兵们的战斗意志不如其本部人马来得高,虽然几位汉军万户和他们的精锐部队战斗力不弱于蒙古本部精锐,但这些随征兵士的战斗力和士气通常都不高,像今日这般舍生忘死的战斗的,也是前所未见的事情。

  好在这一战郑相公也下了必胜的决心,战前,他对全军发布命令:“脱队一人者,斩队将,队将战死者,斩全队!今日落败,虽苟且偷生,亦做异族奴隶,生不如死!今日战胜,珍宝万倍,天下束手!全力向前,博取万世之功!”在这样的鼓动之下,宋军舍生忘死的向前推进,一步步的将拼死奋斗的敌人逼退了开去。

  但蒙古人如此拼命阻击,到底是因为什么?阿里罕不惜伤亡所要争取的,不是空间,乃是时间。在前方堆砌着死亡和鲜血的时候,后方的大道上,数千民夫正在艰难的拖动着沉重的巨兽,一寸寸的向前挪动着。神武大炮的存在,已经成为了蒙古大军的精神支柱之一,看见宋人以往赖以自豪的火器成为他们自己的噩梦,在猛烈的炮火中化为齑粉的模样,蒙古大军上下无不觉得扬眉吐气,就连石头和砖块垒砌的鄂州城墙,在神武大炮面前都化为齑粉,难道郑云鸣的部下都是金刚不坏之躯么!

  抱着这样的新年,阿里罕才命令李毂率军死战,为神武大炮的转移争取时间。当然他毕竟还是藏了个心眼,让汉人前去充当垫场的炮灰,而将精锐的质子军掌握在手中,用以保存实力。须知这些质子不光是蒙古部族的少年勋贵,当中也有西域豪族的子弟,和汉地豪强的子弟,这些人的价值远不止于战死沙场,或者说,将他们的生命随意消费在沙场上是一种浪费,他们将会成为种子,播撒在即将征服的广大的江南和南洋土地上,生根发芽,成长为参天巨树,为蒙古帝国永远守护住这些流淌着黄金和美玉的土地。


  (https://www.uuubqg.cc/14_14049/8009884.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