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三国:我要一步一步,成为最高 > 第321章 群英荟萃

第321章 群英荟萃


说到这里,李轩吩咐道:“本次登基大典,由戏志才、贾诩、郭嘉主持,一应事务由你们操办,务必办的漂亮些!”

“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你们可自由调配,所有人、各部均需要配合他们。”

戏志才三人欣然应道:“遵命!”

能办这件事,说明他们间在帝心,深得李轩信任。

君臣相宜,何不是一桩佳话?

第一项大典流程议题结束,往后就是按照戏志才的方案进行调整,边办理事务,边改进。

李轩提出第二项,“诸位,余者再议,这段时间里,还请三位发送公文告知州郡,发挥文采,写出锦绣文章上报纸,宣传称帝一事!”

“务必宣告天下,令九州、诸国尽知,先宣扬造势起来。”

“诺!”众人应下,便各自去忙。

至于其他的事项,李轩打算等在外的将军,刺史、别驾回来再议。

毕竟开国一事,不能他们在这里定下,也得让大家参与进来。

大家有参与感,也有归属感,献言献策,才能为新的国家添砖加瓦,努力奋斗,甘于奉献。

而后李轩便传召各地的将军、刺史、别驾回邺城参加登基典礼,商议建国事宜。

完成这些事情,其余的事情丢给戏志才他们,李轩这才抽空接见前来的百姓。

这些百姓从各州赶来,都是为了支持他称帝,都是铁杆百姓,不能冷落他们。

李轩亲自前往安置百姓们下榻的客栈,接见各州的代表。

“老朽参见主公!”

“参见主公!”

百姓们看到李轩前来看望他们,纷纷热切地前来迎接,齐齐行跪拜大礼。

李轩身为丞相,不日即帝位,还能来到这里看他们,这让他们热泪盈眶,激动不已,兴奋地身体颤抖,连连高呼。

他们心里更加坚定支持李轩的想法。

李轩扶起邺城的老伯,看向激动又有些忐忑的众人,“你们能来邺城,并带来百姓的心意,我非常高兴!”

“还有三个月,便是本公的登基大典,本公想留他们下来,参加大典,而后在返回家乡。”

“期间一应吃喝,来回路费,包在本公身上!”

“这几个月期间,你们也可以去帮忙,赚取点银钱养家。”

正值冬季,百姓们在家也没事。

众人互相看看,最后邺城的老伯应下此事,“谢主公!”

“主公大恩大德,我们愿意留下帮忙!”

“对啊,若是不从主公,回家要被俺爹娘抽鞭子!”

“......”

李轩笑道:“好好好!”

“稍后我通知戏大人,让他前来安排你们工作。”

“大家放心,银钱足额发放,不会拖欠你们一分钱。”

“不不不!”青州朝阳村的曾栓子连忙摆手拒绝,“主公,我们不要钱,做义工!”

夏娃附和着:“主公,我们不要钱!”

“对啊,主公要是给钱,我们真不好去上工!”

李轩大声道:“必须拿钱,否则你们就......本公就不留你们了。”

“说定了!”

他走出客栈时,擦了擦额前的虚汗。

尼玛,给钱还不要,非要免费打工,你们也太淳朴了。

我喜欢。

与此同时,各州收到返回邺城的命令,刺史和别驾纷纷返程。

不久。

新一期的报纸出炉。

李轩准备称帝的消息传开,天下沸沸扬扬。

九州之地的百姓则是欢欣鼓舞,纷纷庆祝李轩称帝。

他们将成为新朝百姓,期待着新皇帝的惠民政策出来,施行仁政,带给他们更好的生活,更加富裕的生活。

家常菜馆。

尚敏读报后,众人散发出喜悦的声音。

“主公要登基,太好了!”

“主公一直施行仁政,登基称帝后肯定也不会变,总算可以放心了。”

“主公肯定能带我们过上好日子!”

“以后邺城便是天子脚下,我们谈论的都是国家大事,倍有面!”

“......”

消息传开,诸国反应不大,要不在努力发展实力,要不还是该享乐的享乐。

就算他们有反应,也不敢啊。

李轩掌握百万大军,虎视眈眈,正愁没有理由去征讨他们,他们哪里还敢凑上去挨打?

丞相府。

李轩回到内院,看到众女在忙碌着丈量尺寸,三围比例,高矮胖瘦等等。

“你们的宫装可要设计好点,要漂亮的,凤霞披冠,绫罗绸缎,珠光宝气都整上!”

蔡琰身穿黑墨色的宫装,“夫君,你看我这身如何?”

李轩点点头,“够威严,与我的冕服相衬!”

听到这话的言外之意,蔡琰心中稍稍安定。

这些日子她一直患得患失的,生怕李轩不喜,忽然把国母封给别人。

不是不相信多年的夫妻感情,而是事到临头,她紧张了。

太过在意,便会犹豫不定。

转眼间,时间来到197年1月。

一个月过去,外地各方的军政主官陆续回到邺城。

连最远的草原州刺史塞纳都快马加鞭赶来,参加女婿的登基大典。

他们在家休息,等待李轩的召唤。

一月一日上午。

暖阳洒满人间,烟火气息浓厚。

丞相府议事厅。

文武分列,井然有序。

武将:徐晃,太史慈,赵云,典韦,黄忠,张辽,高顺,张颌,张燕,李乐,高览,陈到,史阿,曹豹,臧霸。

水师:李豹,甘宁。

锦衣卫:李三,王彪。

文臣:戏志才,贾诩,郭嘉,陈群,诸葛瑾,李明,滕胤,华歆,甄逸,王烈,孙邵,邴原,糜竺,崔琰,孙乾,刘惇,徐庶,庞统,法正,鲁肃。

邺城学院:蔡邕,管辂,刘平,王脩,管宁,傅玄,徐干。

东莱学院:郑玄,臧洪,王模,陶丘洪。

医学院:华佗,张仲景。

旁听者:各个作坊的管事,乔家主。

可以说是谋臣如雨,猛将如云,群英荟萃,人才济济。

学院大儒,神医治世,还有商业奇才,手工业生产管理,这些人皆是前来旁听,给他们个新朝议事的参与感。

济济一堂,不是教育大家就是政务人才,或者是机智百出的谋士,勇猛无无双的猛将,统帅三军,这些人皆是在他麾下,这让李轩心中豪气油然而生。


  (https://www.uuubqg.cc/14845_14845659/46200539.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