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大家都在买(chu)船(xue)
1896年5月18日,尼古拉正式戴上的沙皇的皇冠,虽然他在两年前就已经是这个帝国的实际统治者了,不过直到今天他才正式成为沙皇,即尼古拉二世。
不过尼古拉二世的登基典礼是在莫斯科举行的,如果是在圣彼得堡的东宫举行的话,坐船走海陆过去也就算了,不过要跑到莫斯科去,约亨可不愿跑这么一趟,而且也没有必要跑到莫斯科去看一场灾难给自己找不痛快不是吗?
所以当听到从莫斯科传来“贺登灾难”伤亡惨重,而尼古拉二世携皇后若无其事的参加法国大使举行的酒会的消息后,约亨也只是撇撇嘴吐槽了一句:“喜事变丧事,从迷信的角度也是大凶之兆啊,居然毫不在意?难不成尼基把这看成是生人活祭不成?”
不过吐槽吐完了,约亨还要为自家的事情操心,日本人通过公使青木周藏向德国试探是否可以订购军舰的事宜。
日本人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对于送上门的订单德国人断然没有回绝的可能嘛。
得知德国人愿意为自己建造军舰,这让日本人很是高兴,不仅仅是可以买到现在世界上代表着装甲巡洋舰的最高技术的德国货,更是表示德国人没有因为和俄国的关系故意针对自己。对于两艘日本装甲巡洋舰的订单,德国国内的多个造船厂都很想收入囊中,不过青木周藏显然在承建了沙俄超级装甲巡洋舰的皇家船舶技术造船厂更有兴趣。
对于送上门的肥羊,约亨自然没有拒之门外的道理,也没有故意拿出什么次品货来糊弄日本人。先是用吓死人的110万英镑的价格打消了日本人购买和俄国人相同规格的巡洋舰的想法后,然后拿出了在德国海军选中的8000吨级方案基础上采用艏艉两座双联装斯柯达240毫米舰炮的方案。
该设计和年初已经开工的德国海军新式巡洋舰在设计上基本相同,除了主炮采用了更大口径的舰炮外,舷侧的210毫米炮廓炮被取消,原来的位置被换上了150毫米舰炮。因此副炮的数量比德国版本还多了4门。单舰造价88万英镑,倒是没有宰日本人。
虽然是8000吨级的方案,不过实际上比起历史上英国人在今年为日本人建造的两艘9700吨的浅间级装甲巡洋舰可要强上不少。而波珀这边拿出来的可是实打实的好货,你们日本人不是喜欢粗又长吗?装甲巡洋舰上装备4门240毫米速射炮哦。很满足你们的喜好哦,而且比旁边的毛子的军舰的火炮口径大了整整一圈哦。
而且我们的装甲板也是能够挡住俄国人的8英寸炮弹的,而且动力系统不缩水,还比俄国人的航速快1节。这种介绍自然很对日本人的胃口。
当然,德国人是绝对不会告诉青木周藏,虽然俄国人的炮弹打不穿这个设计的装甲,但是实际上就算是自家的260毫米舰炮现在使用的炮弹也是同样拿毛子的装甲巡洋舰的200毫米装甲无能为力的。并且6门8英寸舰炮的投射能力也是高于你的4门240毫米舰炮的。
被德国人的介绍弄得心痒难耐的青木周藏,立刻电告国内,称俄国人的装甲巡洋舰价格昂贵,舰炮口径较小,德国方面可以建造吨位较小。火力更强,航速更快,装甲足以抵挡俄国火炮的巡洋舰。其物美价廉远胜俄国人的军舰。
得到消息的西乡从道立刻拍板,电告青木周藏向德国先行订购两艘装甲巡洋舰。既然是皇家船舶技术造船厂的设计,理应由皇家船舶技术造船厂来建造,然而现在问题来了。
虽然造船技术皇家船舶技术造船厂强,但是他们却没有足够的产能!船台数量不够,这真是一个悲伤的故事。原本海军还想将5艘新式装甲巡洋舰的建造分一艘给皇储的造船厂,但是因为阿根廷人和俄国人的订单就已经让船厂无法接受新的大型舰艇订单而作罢。
虽然俄国人的这艘装甲巡洋舰下水后还是能腾出那个万吨级船坞的,不过面对日本方面两艘的订单就只能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最后日本人只能向皇家船舶技术造船厂订购一艘,再由皇家船舶技术造船厂提供图纸,在临近的威廉港皇家造船厂订造另一艘,当然,皇家造船厂得交一笔设计费出来。
不过一直这么下去也不是办法,约亨大笔一挥,决定再扩建2个5000吨船台,2个1万吨船台,2个3万吨船坞,扩建计划预计需要两年时间。
这让当初自作主张将船厂规模放大的卡普里维都大感意外。原本认为自己交给皇储殿下的船厂规模已经不算太小了,如果没有一个相当长的发展期,估计现有的规模完全够用了,没想到现在居然能快速发展到产能不足了。
而带来这一切的则是因为造船厂有着优秀的舰船设计能力。卡普里维也只能感叹皇储殿下在海军方面到目前为止还从来没有看走眼过,
而另一边,还有一个客户也在考虑着向德国人购买军舰。
在日清战争中差点丢掉辽东半岛,整个满清政府都将日本视为心腹大患。虽然是五国干涉调停,但是出动海军进行威慑,陆军集结随时可以出兵干涉,又加上离的最近的沙皇俄国,自然成了满清政府眼中的救市主。
因此满清政府决定去抱俄国人的大腿,“联俄制日”,就连被称为“东方俾斯麦”的李鸿章也对此极为赞同,浑然没有想过自己这是引狼入室。
对于俄国人的邀请和劝诱,李鸿章前往俄国参加尼古拉二世的登基典礼,随后和俄国外交大臣罗拔诺夫,财政大臣维特进行关于“清俄联合”的一系列谈判。
由于之前俄国已经获得了将西伯利亚铁路在清国建立的权利,将整个东北变成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因此这次俄国人要求清国出动人力物力帮助修建西伯利亚铁路。
面对俄方的威逼利诱,并且还许以重利,李鸿章签署了《御敌互相援助条约》,又称《防御同盟条约》,也就是后世常说的《中俄密约》。
之后,不平等条约签字专业户李中堂大人离开俄国,到达了自己的欧洲之旅的第二站,柏林。
对于这位“东方俾斯麦”的到来,德国商业界爆发出了巨大的热情,由于德国在清国拥有了租界、还有了山东这款名义上不算势力范围的势力范围,加上关税的降低,从倾国获取更大的利益成为了同一个主题。
而且即使在日清战争中赔款2亿两库平银,但是在欧洲人眼中,清国还是那个“钱傻人多,速来”的好地方。所以对李鸿章的吹捧从他踏上德国的土地的那一刻起就没停止过。
不过对李鸿章的到来最为高兴的,无疑是那些德**火商们。因为清国市场就算打开了,商品的销售还是要看清国本身的购买力。但是李鸿章作为北洋大臣,可是手握着购买军械的大额政府订单。
对此德国政府这边也非常愿意帮助各个军火巨头们牵线搭桥,于是,一场德国政府为李鸿章举办了一次酒会,而酒会上邀请了德国各个军火制造巨头。
在酒会上,约亨见到了这位大清帝国的糊裱匠,约亨前世虽然通过网络看到过几张李鸿章的黑白照片,但是印象最为深刻的是6月25日李鸿章前往奥姆勒的福里德里斯鲁庄园摆放俾斯麦时的合影。
照片中身着军装,身材高大健硕,神采奕奕的俾斯麦将这个被称为“东方俾斯麦”的满清重臣衬托的矮小、憔悴和落伍。不过现在见到真人,却发现虽然外貌上依然和照片上别无二致,不过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和举手投足间的气度还是能让人明白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小老头。
看着围在李鸿章身边的诸如克虏伯、斯柯达、毛瑟等军火巨头,约亨倒是没有挤过去凑热闹,端着酒杯在远处看着在人群中央的李鸿章应付自如。
“殿下您不去和那位‘东方俾斯麦’聊聊?”卡普里维来到约亨旁边问到。
“如果想去和那位‘东方俾斯麦’聊聊的话机会有的是,不用急于一时。首相阁下您不也没有急着和那位聊聊吗?”
“哈哈,这倒是,就让我们的企业家们先和这位清国重臣好好交流交流。我们里清国太远了,所以也只能从他们身上多掏些马克出来了。”卡普里维有些惋惜地说到。
“阁下是说清国和俄国签署的那个密约?”
“是的,虽然具体的情况不是很清楚,但是毫无疑问,俄国人又从清国的身上捞到了大笔的好处,而我们却一无所得。”
“好了,阁下,我们不是从清国人手中得到了胶州湾的使用权了吗,慢慢来吧,我们需要机会,这种事急不来的。那么对于从慷慨的清国口袋里掏马克出来,我们有什么计划了没有?”
(https://www.uuubqg.cc/13_13870/8283395.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