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黑潮
艳阳高照,风和日丽,风暴过后,百废待兴,张鱼看着土人们城池(土围子)里一片狼藉的样子,不由得摇了摇头。
妈的,不过是个土围子,请我去住都不住!
想归想,张鱼还是挤出笑容,迎上前去,前方,是一个奇装异服的土人首领,苦着脸向张鱼跑来。
这位土人首领,名为“老崔”。
当然,“老崔”只是张鱼对这土人部落首领的称呼,对方说的是土语,没有汉名,名字只能以读音写成汉字,但这样所得名字太奇怪又不好记,所以张鱼只能根据读音,称呼对方“老崔”。
今日才结束的一场大风暴,把老崔部落定居的城池(土围子)吹得惨不忍睹,如今老崔见着“神人”来了,赶紧跑来诉苦。
借助通事居中“翻译”,张鱼提议,由他组织人手,为老崔的部落修建一座像样的土围...城池,费用好说,意思意思就行了。
对于这个提议,老崔激动不已。
老崔之所以激动,是因为他见着“神人”居住的地方,在这次大暴雨中安然无恙,而自己和部民住的地方,却没有熬过去。
每年的这个季节,南面的海上总会有狂风暴雨不时来袭,各部落世代居住岛上,当然对此已经习以为常,所住的房屋都经过加强,本来不会有事的。
但这次风暴特别厉害,老崔的“祖传大宅”塌了大半,先前用珊瑚等海产从“神人”手中换来的“水晶杯”,碎了,对此,老崔心痛不已。
而张鱼听了之后,当即表示马上送一个。
是送,白送。
老崔对此感激得涕泪横流,因为房屋被毁严重,他便接受“神人”的邀请,带着家眷到对方居住的地方暂住一段时间。
之所以张鱼会被岛上土人视作“神人”,是因为他带来的医生,能治好岛上居民的许多疑难杂症,虽然不能包治百病,但总比岛上那几近于巫术的医术要高明得多。
不仅如此,张鱼带来的医生里还有经验丰富的稳婆,为许多部落的难产妇女接生,保得大小平安,这让各部落首领和部民感激得涕泪横流。
带着医生、稳婆和土人打交道,事半功倍,这是广州总管府和各地俚僚部落打交道时总结的成功经验,也是黄州商贾在岭表经商时的成功经验。
张鱼靠着医生,成功获得这座大海岛上部落首领的初步信任,而随船运来的各种奇珍异宝,晃花了各部落首领的眼睛,让他们对“神人”愈发尊敬起来。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是张鱼能够召唤天雷,轻而易举把岛上最强的部落消灭。
所谓最强部落,那是张鱼的船队抵达这里之前的事,在身披铁甲、拥有轰天雷的军队面前,连皮甲都没几件的所谓最强部落,和稻草人没区别。
施展神威的“天兵”,让其他部落土兵吓得跪地磕头,随之而来的场面,不是大屠杀,而是市舶司的货物展销会。
市舶司提督张鱼,带着船队来到这座大海岛,不是来搞大屠杀,而是来做买卖,作为商人,要是把客人都杀光了,那东西卖给谁?以后还要不要做买卖了?
郎主说过,市舶司船队是商队,不是海寇!
这一点张鱼谨记在心,至于那个所谓“最强部落”,只是因为不识相,妄图使用暴力抢夺“宝物”,才有如此下场。
“最强部落”的城池,如今已经被改建成市舶司的贸易据点,坚固异常,常驻士兵数百,外加市舶司吏员、工匠、驻岛商贾及相关人等的其家属,共计一千余人。
而“以德服人”的张鱼,成功说服岛上各部落首领,聚集人力物力,建起了一座新的码头,以便市舶司的大海船能够较为方便靠岸。
产自中原的布帛、丝绸、瓷器、茶叶、玻璃器皿,让岛上的各部落首领目不暇接,毫不犹豫的拿出金银以及珊瑚等名贵海产来交换。
而来自中原的粟麦,为这农业水平低下的海岛,初步缓解了粮食问题。
当然,粮食得用海产来换,价格好说。
岛上虽然物产贫瘠,只有海产才能让市舶司的船队有赚头,但岛上部落之中,有许多部民擅长航海,对附近海域十分熟悉,这,才是市舶司最需要的“特产”。
张鱼当年在倭国时,得知博多所在筑紫大岛(竹斯国)南端,经常受到“南蛮海寇”的袭击,而现在,他所在的大岛,就是倭国所称“南蛮海寇”的老巢。
岛上的部落靠海吃海,时不时派人乘坐小船,沿着东北方向系列小岛前进,抵达倭国的筑紫大岛南端,登陆后抢劫沿岸村落,故而被对方称为“南蛮海寇”。
这座大岛上的土人,对周边海域十分熟悉,这正是张鱼急需的人才,他作为市舶司提督,要想办法开辟可靠的航线,以及寻找新的贸易资源,只有这样,才能壮大周国的海上力量。
海贸风险很大,但有暴利,能让沿海的贫苦渔民有一条出人头地的机会,市舶司要想尽一切办法促进海贸发展,所以船队抵达东海上的各处小岛,不会搞大屠杀,而是做买卖,顺便探索海域。
海贸的巨额利润,能吸引越来越多的渔民出海远洋,只有参与海贸的人多了,中原航海水平才会快速发展,那些古籍上记载的海外岛屿、异国番邦,和中原的联系才会密切起来。
张鱼所在的这座大岛,无法从中原典籍里找出确切的名称,甚至都不知道先人是否到过这里,所以名字得“新拟”。
市舶司的船队经过粗略“测绘”,将海岛的大概形状以及纬度上报豳王,豳王随后为这座呈长条状、南北走向的大海岛取名“琉球”,并正式上报朝廷。
张鱼对此觉得奇怪,因为按照丰州沿海渔民的说法,“琉球”或者“流求”,应该是丰州东面隔海对望的那一座大岛,不该是这里。
那座大岛又有别称为“夷洲”,位于张鱼所在“琉球”的西南面,是一座很大的岛屿,市舶司派出的探索队如今正在勘察。
而这支探索队,就是从琅琊港出发,抵达琉球后前往夷洲,今年年初,已经在夷洲最北端的一条河流入海口附近建立据点。
这个据点有个名字,是豳王亲自拟定的,名为“鸡笼”。
鸡笼位于夷洲最北端,将会常驻数百人,市舶司的吏员以鸡笼为货栈,尝试和当地土人打交道,目的依旧是做买卖,暂不打算迁移中原百姓到夷洲垦荒、定居。
因为这只是市舶司所规划“南道航线”上的一个港口,为过往船只提供补给、靠泊、躲避风暴所需的泊地,暂时没有能力开疆辟土。
从广州番禹北上的海船,沿海岸线航行抵达丰州侯官附近海域后,可以转向东面横渡大洋,穿过自北向南快速流淌的一股洋流,抵达夷洲鸡笼。
稍作休息后,沿着鸡笼东北方向一系列岛屿航行抵达琉球,继续沿着一系列岛屿向东北走,抵达倭国筑紫大岛南端。
而从琅琊港、淮口出发的船队,可以不走传统的“北道航线”,先顺着洋流南下,在侯官附近海域转往“南道航线”前往倭国,这就不需要冒险横渡黑水洋,也不需要经过高句丽、百济沿海。
毕竟,不是什么海船都有勇气直接横渡大洋,因为东海深处有“滚涂浪”,海船一旦遇到会很难前进,进退两难。
更别说横渡大洋时一旦遇到海上风暴,船只躲都没地方躲。
这条“南道航线”,沿途有许多岛屿,可以作为船队航行的参照物,所以不容易迷航,这些岛屿也可以让其躲避海上风暴时有可靠的泊地,能够最大限度保证市舶司对倭国贸易的正常开展。
能够为郎主勘察这条航线,张鱼觉得很光荣,但他通过和土人打交道,发现了一个不同寻常的事情。
在这已经被市舶司命名为“琉球”的大海岛东面海域,据“老崔”等部落首领所述,有一条巨大的洋流,自南向北流淌,其海水流得很快,终年不止。
许多部落派往北面打劫的小船,就是驶入这股洋流之中,借助洋流之力,轻轻松松抵达北面的大岛(倭国筑紫大岛),登陆打劫沿岸村落。
这股洋流,海水颜色相比正常海水明显发黑,故而被土人们称为“黑水”,但张鱼亲自乘船走了一圈之后,认为称之为“黑潮”更加贴切。
琉球的土人们世代相传,说自己的祖先,是从遥远的南方大岛上,乘坐船只借助这股“黑水”北上,来到这里定居。
又有一部分人继续乘船北上,借助这股黑水,抵达北面的大岛定居。
这股黑水,终年不断自南向北流淌,过了北面大岛之后,还会流经倭国的大港(难波津)附近海域,在那里,黑水折向东继续流淌。
土人们认为,这黑水会一直流淌到世界的尽头。
世界的尽头是什么样子?
不知道。
老崔的祖上不知多少代以前,据说出了几位勇士,带着自己的家人,还有粮食和成双成对的家禽家畜,乘坐一艘大木船,插着威武的图腾柱,顺着黑水北上,再折向东面,要探索世界的尽头。
勇士们一去就再没有消息,许多年过后,大家都认为这些人已在世界的尽头坠入深渊,然而某一天,自南向北流淌的黑水上,从南边漂来了那个威武的图腾柱。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张鱼很想弄清楚。
(https://www.uuubqg.cc/13_13577/8214359.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