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搬山记 > 第五章 《列子》之谜

第五章 《列子》之谜


  冯教授干咳两声,站起来,用手抚摸着桌上的兽皮,若有所思地说道:“这件东西,要说是某种动物的毛皮…没有任何悬念。但它究竟是何种动物,具体生活在哪个年代?恐怕还要进行更为严谨的科学检验。

  比如最基本的,如能提取到符合条件的生物检材的话,要先进行个DNA检测,以确定它的种属族类。另外,还要进行常规断代实验。我建议先采取样本,使用碳14定年法,确定它大致生活的年代。这些检测,我们邺城是没条件的,恐怕方书记还得协调上一级单位协助才行。”

  “行,这没问题!”方大同看了眼陨生,提醒他说:“陨生,你把冯教授说的话都记下来,过后按照这个办。”

  陨生没说话,晃了晃手中的笔,示意自己没闲着。

  方大同白他一眼,没再搭理,只顾催促冯教授说,“冯教授您接着说、接着说。”

  冯教授点点头,拿起包裹书本的那块丝织物仔细打量着,“至于这件嘛……”他近乎光秃的眉骨皱了皱,“这东西还真有点稀奇。不过看这材质…确实与这兽皮的毛发有几分些相似。至于这些文字和线条……”

  他说着把丝织物平展在桌面上,举着放大镜左看右看。

  突然,他猛抬起头,愣愣地看着方大同,恍然大悟般说了句,“方书记,你说这东西……它会不会是张地图?”

  “地图?”方大同一惊,起身跨了过去。众人也跟着围了上去。

  “这里,你们瞧这里……”冯教授激动地指着丝织物上的红线,努力向众人诠释他的见解。

  “你们看这曲线,标注的文字,这多像现在的地图啊?”和众人讲解一番,他突然兴奋地擂了把桌子,笃定地吼道“没错,它就是一张地图。”

  经冯教授这么一提醒,众人幡然醒悟、茅塞顿开。

  也都觉得,这白底红线的丝织物,可不就是一张残破的地图嘛!

  这偶然发现的秘密,令所有人感到震惊。众人围到桌前,指指点点,啧啧称奇。

  陨生仔细打量一番,对上面的文字产生了好奇。他抬起头疑惑地看着冯教授,问道:“冯教授,如果这真是一张地图的话,那这些文字又是什么意思?难不成这还会是标注地名?”

  “这个嘛……”冯教授苦恼地想了想,摇头说道:“这恐怕是个谜题。据我所知,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文明里,还未发现过这种奇特的文字。这可能是、是个新发现。还有待研究和考证。”

  “哦,这样啊!”冯教授的回答令陨生颇为失望。他本以为冯教授能多少知道一点,给他些提示。谁成想,冯教授知道的也并不比他多多少。

  陨生低头看着这些奇特的文字,发现这些字体非常繁复,有点象形文的意思。但比篆书和古老的甲骨文笔画更多,结构更为复杂。每列字都是由上而下一笔写成,遒劲有力,看起来极像某种臆造的符文一样,古老而神秘。

  众人讨论半天,也没弄出个所以然,便把地图的事先放到了一边。

  方局长示意冯教授接着讲,冯教授便拿起兽皮内发现的四本《列子》,看着方大同说道:“方书记,上面说的,便是我提的一点小建议。如果说我提的这些建议还具有些科学性和客观性的话,那我下面要说的话,可能就……呵呵,可能就有些不严谨了。”

  “冯教授您过谦了。”或许是因冯教授解开了兽皮图的某些秘密,方大同越看他越顺眼。不觉中,焦躁的心情也变得大好。他弹了下烟灰,笑道:“没关系,这里又没有外人,您尽管直说便是。”

  见方大同满面春风,冯教授也很高兴。他得意地用余光扫了扫左右位的几名专家,清清喉咙,提高音色说道:“既然方书记发话了,那我就倚老卖老,再代表诸位说说这几本书和羊皮纸的事。”

  不等几人回声,是否同意他的代表,他便迫不及待地翻开四本《列子》其中的一本,向众人展示了一下,指着说道:“这几本书,不是什么古物。我和几位教授初步判断,也就是民国初年的东西,没多大的价值。书的内容,是《列子》无疑。

  据史料记载,列子本名列御寇,列子是后世对他的尊称,他大概生活在战国初年的郑国圃田,大约…大约在今天河南省郑州市附近。他是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也是道家学派的著名代表人物。后世的修道者都尊称他为‘冲虚真人’,所以,《列子》这套书,有人也称之为《冲虚真经》。

  据传,此人一生安贫乐道,不逐名利,不进官场,隐居郑地四十载无人识。其潜心著述20篇,得成遗作《列子》八卷,分别为:《列子·天瑞》、《列子·杨朱》、《列子·汤问》、《列子·说符》、《列子·仲尼》、《列子·力命》、《列子·皇帝》、以及《列子·周穆王》。”

  说着,冯教授把四本线装古书在桌面上依次排开。

  指着说道:“这四本书,每书两卷,正是列子的八卷遗著。但这套书并不罕见,普通的书店应该可以买得到。即便是这种民国时期的石印版本,有些古董店也偶有遇到。所以,这四本书……不是我说的重点。我说的重点,是这九张羊皮纸。”

  冯教授说着随手拿起几张羊皮纸,在方大同等人眼前晃了晃,说道:“你们看,这九张羊皮纸上写了很多字。我和几位教授分析了一下,这些字没什么逻辑可言,都是随手乱写的。

  但这些杂乱的内容里,却有些词语被着重圈画了出来,比如像‘归墟’、‘归墟之井’、‘天师’、‘天师堂’、‘仙人’、‘鬼’、‘妖魔’、‘仙山’、‘巨人’之类的,你们有没有感到很奇怪?”

  “对对对,是很奇怪。”方局长等人听得正入迷,听见冯教授问话,都鸡啄米般使劲点头回应。

  趁这当空,祝陨生赶紧掏出手机搜了下“归墟”这个词语。

  随着确认键按下,屏幕刷地一下,显现出一片很长的搜索结果,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归墟,亦作归虚,比喻事物的终结或归宿。传说为海中无底之谷,谓八方水流汇聚之处。

  《列子·汤问》载: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实为无底之谷。其下无底,名曰归墟。明代以八岁神童入顺天府学,官拜内阁首辅的李东阳在《初预郊坛分献得南海》诗中说:‘归墟下有通灵地,广利中含济物功’。《山海经·大荒东经》载,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少昊儒帝颛顼,弃其琴瑟,有甘山者,生甘渊……”

  “陨生,冯教授说的话你都记下了吗?”

  祝陨生刚看到此处,忽然听到方大同的问话。浑身一颤,知道自己又被老丈人抓包了,便赶紧把手机翻扣在桌面上,回道:“记下了,全都记下了,一字不差。”

  “记下便好,别给我整什么幺蛾子。去,给冯教授续杯水去。”方大同白了陨生一眼,续了支烟,看着冯教授催促道:“冯教授,你接着说、接着说。”

  冯教授喝了口水,润了润嗓子,接着说道:“我猜想,羊皮纸上圈画的内容……可能和‘愚公移山’同宗同源的一个神话故事有关。”

  “愚公移山?”方大同一愣神,咧嘴笑了。他不敢相信地看向众人,众人虽也不解,但起气氛很热烈,哄笑道:“老三篇嘛!我们都会背,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是不是这个?”

  “对对对!就这个。”冯教授很高兴,欣喜地说道:“我们这代人啊!经历过那个疯狂的年代,对这个典故都耳熟能详,很有亲切感。不过,像祝队长这个年龄,怕是知道的就少了。”

  “我知道!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嘛!初中时学过,那会我们同学间老拿这个开玩笑。”陨生笑了笑,有些疑惑地问冯教授,“可这事怎么又扯到愚公移山上了?”

  不等冯教授回答,陨生一拍脑袋,恍然大悟般说道:“哦,我知道了。冯教授,你不会是说,你说的那个神话故事也出自列子吧?我知道《愚公移山》的作者就是列子。晚上方局让我查资料时,因为小时候学习过《愚公移山》,我还特意留心了一下,好像是出自《汤问》的第二篇故事。冯教授,您说的同宗同源,不会是指这个吧?”

  “聪明!”冯教授朝陨生伸出大拇指,点着头掌夸赞道:“祝队长真是聪明。一点就破!对,我说的同宗同源就是这个意思。”

  “你看啊。”说着冯教授从四本书里找到了《汤问》和《说符》的合本,翻开一处内容,指着跟方大同说道:“方书记您看,《汤问》一共有十五篇故事,其中第二篇说的就是‘愚公移山’,不过咱说的事,与‘愚公移山’没什么关联。

  我说的是‘愚公移山’上面的一个故事,也是《汤问》十五篇故事中的首篇。虽说九张羊皮纸上圈画的内容在八卷书里都有涉及,但顶属这卷《汤问》里涵盖的最多。尤其是跟‘愚公移山’紧挨在一起的首篇故事。方书记,您看一下。”

  “是吗?”方大同半信半疑地从冯教授手中接过书,对比羊皮纸上圈画的内容,翻了翻,自言道:“还真是。”说着他把书传给了牛副局长等人。

  几人看了一番后,钟处长不解地问道:“那、那这是什么意思?和其他几本书有什么区别吗?”

  “具体什么区别,我也说不好。”

  冯教授从陨生手中接过书,思索着,“但我猜想,羊皮纸上着重圈画的词语,应该与《汤问》第一个故事所讲述的内容有很大关联。因为首篇故事里,说到了被圈画词语里的其中四个。而这四个词语,在九张羊皮纸里出现的次数最多,被反复的提到。”

  “哦,有这事?”方大同眉心一紧,心急地问道:“哪四个词语?”


  (https://www.uuubqg.cc/13_13039/7333271.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