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9章
当然,还要有畜牧方面的人才来管理牧场。
一想到这些,韩小东就头大如斗。
不过放弃从来不曾出现在韩老板的字典里,困难就是克服的,问题就是解决的。
当天晚上,韩小东在天下泉的食堂里摆了一桌,把黄成吉和牧场场长曹家益喊了过来,加上靳远海、蓝秀、韦燕、宋广江这几个负责人,热热闹闹喝了一场酒。
从韩小东买下汤谷这块地算起,至今已经差不多有4个月时间了。
黄成吉看出来了,韩小东绝不是嚣张跋扈的恶邻,这个人很好说话,脾气也好,是个干事业的人物。
最初的不良印象驱除,黄成吉终于可以和韩小东说两句心里话了。
“什么?你也买奶牛开牧场?”黄成吉眼睛瞪得溜圆。虽说现在改革开放了,私人可以开饭店,开商场,开工厂,但还没听过有人开牧场的。
那还不得把裤子赔进去啊!
你知道一奶牛多少钱吗?你又知道奶价多少钱吗?
“韩老弟,咱们山城,不,不限于山城,几乎所有的城市,奶价都是由政府定价的,属于福利性质的,我这么跟你说吧!我那个牧场,一年到头,干的最好的结果就是不赔钱,挣钱,那是不可能的,成本太高,奶价太低。”黄成吉喝着剑南春,抽着软中华,把头摇的像拨浪鼓一样,“韩老弟,信我的话,干啥都不能干牧场。”
韩小东知道他说的是实话,是为自己好。
现在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特殊时期,有很多关系民生的行业,比如煤气自来水电业供暖的定价都由市府掌握,这个年代还专门有个部门管这些事,叫物价局。
牛奶,就是涉及到民生的特殊产品,它的定价权不由农场控制。成本高,定价低,导致绝大多数牧场都是赔本赚吆喝,这也极大的打击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导致产量上不来,因为生产得越多,赔的就越多。
黄成吉絮絮叨叨把这里面的弯弯绕绕给韩小东讲明白了。
韩小东还真不知道这里的具体情况。他为两家超级奶企服务的时期,正是整个国家都在争先喝奶,奶企飞速发展,价格早就掌握在企业手里的时代。
“怪不得一个地级市的牧场总共才有40多头奶牛。”韩小东自言自语,病根找到了。
一直埋头不做声的曹家益抬起头来,那双浑浊的眼睛冒出了平时从未发出的光,“场长,韩老板的情况和咱们不一样,他自产牛奶是为了他的产品,不存在赔钱的可能,我觉得可以搞。”
这位汤谷农场的奶牛饲养专家听到这个话题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
“韩老板,我是文革前盛天农校的中专生,畜牧专业,我最大的理想就是建一家真正的牧场,可惜,到现在也没完成。”一向谨小慎微的曹家益端起酒杯,剩下那半杯剑南春被他一口闷了。
文革前的中专生,相当于现在的本科生,属于知识分子了。
黄成吉有些不满,“老曹,你是不是喝多了?怎么咱们的牧场难不成是假的吗?”
曹家益一抹嘴,“场长,咱们的牧场咱们怎么说话不算数啊!买种牛,上面不批,说是没钱,买好点的饲料,依然没钱,我就纳闷了,怎么只要是正事就没钱呢?那40多头奶牛一年到头挤了那么多奶,山城那么多孩子都是它们喂养的,想吃好点都不行?我就想问问,钱都哪去了?”
(https://www.uuubqg.cc/13886_13886281/24889019.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