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别回家了
一天就能挣三十,要是能保持这个利润,一个月就快一千。
林文东好一阵狂喜。
一个月一千,那还要啥自行车啊!
这会他也不无能狂怒了,只点头捣蒜:对对对,三姐说啥都对。
罐头厂算啥,你不想干就不干。
文棠看着老实听话的弟弟,露出和善的笑。
“文东,既然你来了就先别回,留下给我搭把手呗,我正打算再加大菜量,再开一个纺织厂的摊子。
等挣了钱,再买点好东西回家,凉拌菜的生意最火也就这时候了,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等天气一凉,买的人就会少很多。”
文棠循循善诱。
她和林文东说了凉拌菜的缺点,让他知道,并不是一年四季都有这样的利润。
林文东听着他姐的计划,也认真地挪过小凳子,像极了认真听讲的小学生。
“我懂了,所以要趁着天气还热,快点挣钱。”
“姐,你放心,我留下来帮你!”
小伙子瘦高的个子,就这样窝在窄小的凳子上,看起来十分诙谐,他掰着手指头算。
“九月就开始降温,那咱最起码可以卖到九月份,如果每天都有这个收入,你岂不是能挣……两三千?!”
我的个乖乖,这数字一听就吓人。
又想起家里,也不知道三姐离婚后还要不要往家里上交一部分。
之前文棠嫁出去了,林家自然不会要闺女的收入,但现在文棠离婚了,也不知道是个什么章程。
林家这会还没有分家。
三个儿子里只有林文远娶了媳妇。
虽说树大分枝,可是林家家庭氛围和谐,叔嫂之间没什么龃龉,就连林大嫂都不想分家。
公婆都是厚道人。
小叔子们帮着带儿子闺女,公公是下地好手,婆婆又手艺好,说实话林大嫂还觉得不分家是占了公婆便宜。
更何况林家在她生下孩子后,公公还定下只交六成收入的规矩,这样自家也能攒点小钱给孩子们做个衣裳买点糖。
婆婆还说了,等之后两个小叔子能挣钱,就调到四成。
毕竟大儿子家就有两儿一女,一家子五张嘴,能吃不少粮食,不这么分其他人就太吃亏。
从这里就能看出林父林母的智慧。
村里的人家还在为分家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林家早就低调地定下这个规矩。
人呐,最在乎的不就是一个钱吗?
明明可以用最简单的方式处理好,你好我好大家好,非要打得头破血流,相看两相厌。
别说分了家,就能过得多好。
只有小两口相互依靠还算轻松,去看看那有了孩子的,简直一地鸡毛,光种地、种菜、养鸡养猪都忙不过来,还要做饭、打扫、做手工活……
辛辛苦苦一年,也只能混个温饱罢了。
所以并不是每个人都想分家的,光种地攒不下几个钱啊。
看病,买布做衣裳,娶媳妇、嫁闺女的,哪个不需要钱?
更别说还要忙着揍娃娃,别说好好教育了,家里地里,里里外外不少活,头都大了,谁有那闲工夫?
这还是文棠姥姥教给林母的。
林母的两个哥哥一个弟弟,至今还住在一起呢,只有吃饭会分开各家粮食。
文棠的大哥林文远,和林父每年一起种地,所得的粮食、卖粮的收入,林文远也能分到一部分,虽然不多。
毕竟要和老爹平分,再取平分后的四成。
不过林大嫂也知足了,毕竟他们平时都吃家里靠着家里,压力不大。
至于林文东和林文西,两个屁大还没成家的小子,分个寂寞哦。
林家定下这规矩后就一视同仁。
听了他的话,文棠也在想这个问题。
其实照她来说不管结不结婚,父母还是她的父母,没道理自己的父母不孝顺,去孝顺别人的。
更别说林家父母对原身也好,闺女结了婚也经常惦记着来看望。
至于林父林母拿了钱贴补谁家,怎么使用,文棠不想管也管不着,那是他们的自由。
与人相处,将心比心。
文棠的宗旨一向都是别人如何待她,她就如何回报,大方但不傻气,只求无愧于心。
再说哪怕是分给家里一部分,文棠也能拿到大头。
她笑着摇了摇头。
“肯定不止,你想想咱还可以招人,就能做出更多凉拌菜,还能招人帮我们摆摊,这样能开更多摊子,到时候按照营业额,给人家一点提成。
你就负责来回检查各个摊子的状态,有什么问题及时反馈。”
文棠说着她的计划,她打算扩大销量,趁着炎热的夏天,把这快钱挣了。
“这样量一扩大,到时候可就不止两三千了,怎么样?你想不想留下,跟三姐干?”
林文东听到什么提成、反馈的,都是他没接触过的东东,听得云里雾里,一阵眩晕。
但听不懂不要紧,三姐可不会亏待他。
小伙子连忙点头如捣蒜,像条憨憨的哈士奇一样,拍胸膛表明忠心。
“行嘞,姐,我跟你干了!”
“那就行,时间不早了,快来吃饭。”
两人说了好一会话,天已经黑了。
薄薄的云慢悠悠地飘过,星星也渐渐挂上夜空。
院子亮了灯,灯影昏黄。
文棠也摆好桌椅,盛了饭,天气太热,她煮的稀饭一下午已经放凉了,米汤凉凉的,正好解暑又好入喉。
吴潇潇已经把菜盛了出来,只等姐弟俩了。
她做了青椒炒肉,用的就是早上买的那块。
炒土豆丝,还冒着热气的鸡蛋羹,以及今天照例的一饭盒酸辣爽口的凉拌菜。
文棠交代吴潇潇敞开手做菜,不要不舍得,整天累死累活,不就图这一口饭?
知道文棠现在手里有钱,但吴潇潇还是尽量省了油做,倒多一点就心惊胆战的。
文棠也知道她节俭心疼油,没有说什么,这年头缺衣少食,大家都是这样的。
林文东看着眼前的菜色,咽了咽口水。
又是肉又是蛋的,油水十足,还有已经放凉的稀饭,放在碗里,能看出来很是粘稠。
这简直就是过年过节了!
前两年还光债务的林家,在乡下蔬菜不缺,粮食上也勉强自给自足,虽然只是红薯稀饭,但不花钱啊,比起缺食少食的城里算好的。
因为劳动力多,菜和粗粮都不缺,老大平时出去承包个小宴席,也能带点肉菜回来。
大嫂和林母偶尔和村里人去一趟市集,顺便卖蛋卖菜换点钱,还能打野味捞鱼打个牙祭,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肉的话,除了农忙时候要补一补油水,隔几个月能吃上一回就满足了。
林家比起村里其他人已经好多了,但就这样也不敢这么嚯嚯。
他三姐是真赚钱了啊。
林文东直到现在才有了实感。
(https://www.uuubqg.cc/13764_13764090/46200822.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