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繁荣的房陵
卫兵在新野找了一个向导,谈妥了价钱之后,启程前往汉水。在渡过汉水之后,便到达了集市所在。
如今的集市已经大变样了。
四周环境没变。
廖化,丁奉的两支水军分别驻扎在集市的左右两侧,另一处设施船务,也在不断的建造战船。
变化的是集市本身。
关平建造集市的时候,任命了乡长。但其实这个地方所拥有的平原规模,可以建造一座县城,土地又高,不怕水灾。
关平上一次来到集市的时候,集市只有一个衙门,一些衙役,内部的设施只有仓库。此刻却已经有了客栈,酒店。
也有了人烟。
附近的码头上,也有了上货的苦力。
已经有许多商人来这里买布了,若是时间不凑巧,便在此地过夜,需要驻店,吃喝。因为这里是有许多布仓库,所以防止火灾是重中之重。
每天衙役定时巡逻,不管白天黑夜,除了下雨之外,都需要巡逻。仓库外,多是蓄水水缸,若一旦走水,可以就近取水灭火。
衙门内的衙役也不时的登门拜访,告诉这些酒店,客栈,人家注意用火安全。
总而言之,这座集市目前还很简陋,但是已经渐渐的有发展成为小镇,乃至于县城的趋势了,有很多房陵百姓在这里讨生活。
卫家商队,将队伍停在了汉水北岸,只是卫兵带着少许的随从南渡到达了这处集市。
卫兵下船的时候,便见到了码头上的苦力,正在帮忙将一匹匹布运送至船上,粗略一看,没什么损坏,虫蛀。
卫兵进入集市之后,便找到了这座集市的负责人,乡长钱生。
之后便是正常的生意流程,卫兵先询问了一下价钱,确实是一匹布九千六百钱,比市价便宜至少四百钱。
然后卫兵看了一下样品,确定是好布之后,才交钱购买了五千匹布。但卫兵仍然不放心,结交布匹的时候,一直盯着,就怕集市方面塞入差布。
结果当然是多虑了。
卫兵眼看着布被苦力搬上了船,送去了北岸之后,便放下心来。然后便好奇了起来。
集市内的衙门内,卫兵与乡长钱生闲谈。
“为什么这里的布,卖的这么便宜?”卫兵问道。
“因为我们家的太守买来的熟丝线便宜啊。”钱生笑着回答道。
“这布竟然是房陵关太守做的生意?”卫兵很惊讶,却是头一次听说此事。
“那是自然。我们太守在九县建造了作坊,足有五千女工每天织布,每六天能出产一万匹布。因为购买的熟丝线多,所以才能压低价钱。”
钱生笑呵呵的说道。
还是那句话,天下能这样做生意的,便只有关平一家,所以也不怕宣传出去。
而且宣传出去才好啊,最好是整个天下都知道,房陵这里有好布,有便宜的布,打响名气。
“五千女工?”就像是所有第一次听说此事的人,卫兵忍不住瞪圆了眼睛,咋舌不已。
这么大规模的作坊,真是闻所未闻。
钱生见此有些得意,他最近已经看到了无数次类似的表情了。身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房陵人,身为关平麾下的乡长,钱生对此非常自豪。
“对了。卫先生你需要药材和皮毛吗?药材和皮毛都是山民获取的,有不少都颇为珍贵。”钱生随即询问道。
在关平没有出现之前,房陵郡的特产便是皮毛与药材。这皮毛不是皮革,而是珍贵动物的皮毛,比如说虎,熊等等。
药材嘛,有的普通,有的珍贵。
以前也有商人来房陵收购皮毛药材,自从集市发展起来之后,许多皮毛,药材商人也都入住这座集市了。
“不要,我只买布。”卫兵摇摇头拒绝了。
钱生有些失望,他是巴不得卫兵多买一点货物呢。
集市。
这是关平从无到有建设起来的。
而真正让房陵繁荣起来的,却并不是集市,而是工厂,而是增多的人口。
以房陵为例。
七八万的山民下山,房陵收获了一二万人。这些山民虽然是苦哈哈,但是下山之后,分了荒田,有了水车,新式的犁,眼看着今年收获应该不错。
别的不说,做饭的时候油盐总要多放一点吧?
这导致房陵城中的粮油店生意好了很多,做这方面生意的人多了很多。
再说工厂了。
关平在房陵设置的织布工厂,足有一千名女工,至少惠及了数百户人家。要知道这些女工,每个月的薪酬足有三千钱,可以购买三百斤米。
这份工资在整个房陵,算是高薪了。有的男人做苦力,做砖瓦将,或作木匠什么的,薪酬也不会有这么高。
有了钱之后,女工们总该吃点好吃的,给孩子来一身新衣裳吧?
这帮女工赚的钱多,但落到最后,还是繁荣了房陵。
再则,关平在房陵募兵,发给兵丁钱粮,这些钱粮被士卒寄送回去家中,几乎每家每户的百姓,都有余钱。
房陵本处在深山之中,日常外部商人来的极少。
但因为有了人口,百姓的手中有了钱,就吸引了襄阳的一些商人,不如说盐巴,油商人,加上衣食住行方方方面。
房陵的繁荣度,整体在向上发展。
人民的生活幸福指数,正在快速的上涨。
关平还很会收买人心,房陵郡内凡是守寡有孩子的妇女,孤寡老人,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官府每月供给米粮。
军心,民心。
关平在整个房陵的威望,与日俱增。要知道年前关平还是初来乍到,但是关平只用了一年不到的时间,就已经将房陵的人口大大提升,将统治力大大提升,此时此刻,关平用兵有一万八千人有余的士卒,水军步军齐备。
分别把守险要隘口。
已经着实是把江山坐稳,铁打一般了。
不敢说曹军虽来无能为也,但至少刘表派遣大将王威一万精兵来争房陵,那关平就敢夸下海口。
你来试试,保准你抱头鼠窜灰溜溜回去。
人心已定,江山在手。
房陵县内,一处巷子内。王李氏一大早打开了房门,走了出去,回身把门关上,朝着织布工厂走去。
“李氏,去上班啊?”邻居老妇问道。
“是啊,伯母。”王李氏笑着说道。
“真是一份好工作啊。可惜我干不动了,否则也要去织布厂上班的。”老妇叹道。
王李氏笑笑,告别了这老妇往织布厂而去。而除了老妇之外,街坊领居也有不少妇人。
一个个全都艳羡的看着王李氏。
那织布厂的工作,可不是想进去就能进去的,先到先得。一千人的名额早就被占满了,现在想进去都难。
一月三千钱的薪资,当真是让人羡慕啊。
王李氏到达工厂之后,先签名画押,然后进厂子立刻开始织布。虽说工厂只要求女工织布四个时辰,中途有半个时辰吃饭时间,没有要求女工的效率。
但是这份工作难得,女工们也怕被别人顶替,就都勤快织布。按照正常情况下,一名女工需要三天才能织出一匹布。
但因为勤奋,再加上熟练度与日俱增。现在有人甚至三天内,就能支出一匹布,当然也没有太夸张,顶多是少用了半个时辰,一个时辰。
这份工作难得啊,所有女工都想保住饭碗。
王李氏也是一样,中午吃饭本有半个时辰时间休息,饭由工厂提供,青菜,少见油水,但是白米饭管够。
王李氏哗啦啦吃了两大晚饭,然后连忙又坐在织布机前,赶紧织布,就想要多织一些布,勤快一些,不要丢了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
王李氏从早上出来,待下午下班回去。途径一家肉铺的时候,她想了想,让老板切了一斤五花肉带回去。
心想。
家里头也有五天没有开荤了,是该吃一次肉了。
这便是改变啊。
以前王李氏家中,一个月吃一次肉就不错了,现在可是阔绰了。这全靠了织布厂这份工作,也多亏了太守大人啊。
因为王李氏,乃至于房陵城内的所有人都知道,这织布厂乃是太守大人开出来的。
太守大人不仅开办了织布厂,还给徭役发工钱,还给孤寡老人,七十岁以上老人,以及守寡妇人,发米肉。
又没有苛捐杂税,没有横征暴敛。
甚至田税也只收取三成。
当真是仁德之太守,难得的好官啊。
以前这片地方是属于刘表的,但是刘表不管事,像蒯祺,申耽这样的人做太守,蒯祺是无能。
无能就不能约束手下的官吏,导致上下其手的事情,不少发生。
申耽其实还好,就是兵马多了一些,税收重了一些。上庸下辖三县,上庸县因为是申耽的老巢,所以申耽给予了一定照顾,其余两县,当真是苛捐杂税很多,百姓日常不至于饿死,但也很苦。
总而言之,这房陵郡以前都是出贪官,黑官。当真是老天开眼了,送了一位关太守来。
好官,仁官啊。
这样的日子,才是好日子。
这样的日子,才有盼头啊。
对于王李氏,对于房陵郡内的千千万万的普通百姓来说,拥护关平乃是义无反顾的事情。
因为这是好官啊。
谁要是与关太守作对,就是与房陵一郡数十万百姓作对。
大家一起上,咬死。
(https://www.uuubqg.cc/135_135804/7585038.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