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皇明天子 > 第一百七十章 雄关在前

第一百七十章 雄关在前


  “万岁爷,诏狱之中,倒是有些人,不过都登不得大雅之堂,万岁爷要的是主持京察的人物,这些人,是玩玩不能胜任的。”王承恩琢磨了很久,最终,还是没有举荐任何人。

  诏狱里面有没有主持京察之人?

  有。

  比如,阮大铖,论名望资历是够了,但是其人品实在是不堪入目。

  阮大铖乃是东林出身,魏珰做大,直接反手一刀,背刺了东林,当初杨涟大案,阮大铖在其中十分的不光彩。

  魏珰伏诛的时候,阮大铖直接投奔了钱谦益,寻求东林党的庇护,也不知道钱谦益是真糊涂还是假糊涂,居然收了阮大铖。

  东林楷模,反东林先锋,又变成了东林人的阮大铖,这一次没那么好的运气了。

  按照大明律,刑部拿人的确要走流程,东林的确可以保他,但是田尔耕抓阮大铖,是锦衣卫直接破门拿人,田尔耕直接将这厮,扔到了诏狱之中,东林党爱莫能助。

  王承恩还想到了几个人,都是类似,名望,资历都够了,但是主抓京察,关系重大,哪里能依仗他们?

  比如房壮丽、闵洪学、李长庚,这都是在诏狱里蹲着的东林大贤,但是这些人,王承恩是仔细琢磨研究过的,和耿如杞相比实在是差的太远了。

  放出来,弊大于利,还不如关着呢。

  朱由检点了点头,这才对嘛,诏狱哪里有那么多济世之才,给朱由检随时提款?

  大明的诏狱,也就是左镇抚司的牢房,在崇祯年间,常年维持在二百到三百人的规模。

  这个数字庞大吗?

  其实纵观大明朝的历史,这个数字,维持在一个中低水平。

  明初的胡惟庸大案,直接牵连了数千人,未过刑部直接羁押左右镇抚司高达三千余人,而到了永乐年间,因为靖难的关系,有段时间,那诏狱之中人满为患,廷杖更是打的午门外血肉模糊。

  两次清理权臣之中,于谦和张居正的全面清算,大明的诏狱里,那已经不是人满为患来形容,至少都是三千起步,上不封顶,最高的时候,左右镇抚司的官员及家属,连刑部的大牢都被借用都不够。

  万历末年之时,因为朱翊钧的怠政行为,导致刑部里的死刑犯始终得不到朱批,一直积压了十几年的时间,刑部反过来借用了诏狱的牢房关押,当时仅诏狱就有两千余死囚。

  而刑部大牢里到底有多少,谁都不清楚,甚至连刑部尚书都不知道,人太多了,偶尔时疫的时候,狱卒们直接大门一锁,任由自生自灭。等过段时间,又一批死囚犯送来的时候,才会开门。

  这就是大明朝的刑部大牢和诏狱常态。

  这还是平时的时间,要是遇到汪直、刘瑾、魏忠贤这等狠茬子,那诏狱的日子更加难捱,若是遇到了宦官祖师爷王振,那不得了,诏狱里却是干干净净,一个人影都没有。

  没有其他原因,王振要做掉的人,让他三更死,大明的皇帝都留不到五更天。

  崇祯年间,大明的诏狱里每个官员及家属,日米一升,冬天给袄给鞋烧火盆,日子已经非常好了。

  朱由检稍一琢磨,让吏部推举一名京察之人,然后准备开始京察,而京察启动之日,朝臣们才会知道,今夕的京察,并不好过。

  “万岁爷,臣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王承恩一脸为难的回答着。

  朱由检差点笑出声来,王承恩不当讲的话多了去,咋没见他不讲咧?

  王承恩看着万岁爷的笑意止不住,自己也乐了,低头说道:“万岁爷,吏部此时也没什么合适的人选,除了一个王永光,臣以为,吏部无甚堪用之人。”

  大明的吏部曾经叱咤风云,不过那是在万历初年,大明的实权宰执张居正,自领吏部尚书,人人以进吏部为荣。

  张居正一死,与文渊阁高度捆绑的吏部,出现了官吏集体请调之事,唯恐张居正之事,殃及池鱼。

  而随着申时行带领的文渊阁执行的斡旋之策,吏部在大明六部的地位越来越低,现在仅仅在工部之上,除了欺负欺负工部之外,吏部对于官员的任免和考核之权,都已经变得徒有虚名,各部部议决定名单,来到吏部盖个章就走。

  至于考核,四品上都是自陈疏,四品下,多数地方官员,比京官豪横多了,钦差大使被赶到粪坑,奉皇命买田养辽民的董应举,都差点被县令打了板子。

  地方的“止投献”的高度自治的情况下,吏部的权力丧失,是应有之意。

  当年在张居正活着的时候,谈起吏部都以雅称铨部代为称呼的吏部,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铨的作用越来越小的情况下,吏部就变成了朱由检看到的模样。

  “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高效的吏部,已经门雀可罗,被任命为吏部尚书,只能徒叹奈何,如此倒霉。

  比如王承恩提到的本家王永光,是去年朱由检登基的时候,任命的吏部尚书,就作诗一首,感慨时运不济。

  恢复铨部的监察功能,就需要把御史和谏台恢复他本身的功能,但是此时的御史和谏台已经废了,彻底被所谓的言官和清流占据,以倪元璐为首的这群人,除了会整活儿以外,一无是处。

  王永光本人比较廉洁,而且极为勤恳,人也比较忠厚正直,敢于直谏,但是大明朝眼下的局势,得是孙承宗这种会明哲保身之术的人才能做事,这种为人忠厚就等于老实人。

  王永光目前的局面,就是这里有个老实人,大家快欺负他!

  “扶一扶王永光试试,这个人还是很有能力的,虽然嘴碎了些。”朱由检点头,交代了下去。

  王承恩俯首领命而去。

  大明的皇城里,大明的皇帝正在为京察和科举发愁的时候,辽东方向的后金汗国的小奴酋黄台吉,为如何拿下义州发愁。

  多尔衮会跑,实在是意料之中。

  我后金汗国的可汗,带着两旗还有海西女直,汹涌来犯,你的战略目的拖延建奴的兵力的目的已经达成了,已经可以给大明皇帝交差了,你退回铁山或者皮岛不就行了?

  占着义州不走也就算了,黄台吉被堵在了祈家堡这个地方,寸步难行。

  祈家堡到义州还有多远,其实也不是很远,大约两百百余里。

  但是从沈阳到祈家堡也就不到一百五十余里的地方。

  也就是说黄台吉从沈阳出发,向着义州进兵,路程只走了三分之一,就被东江军给堵住在了祈家堡的位置。

  这个地方,不上不下,眼下刚刚开春,渤海虽然正在融化,从营口渡海至丹东,进攻义州完全是找死的行为,所以黄台吉的行军路线十分好确认,那就是从沈阳至本溪,再由本溪至凤城,直扑义州。

  这刚过本溪,当面就被东江军给拦住了。

  “去岁是怎么过得这里?”黄台吉有些怀疑人生的问道。

  杜度,努尔哈赤的长孙,褚英的嫡长子,天启七年跟着黄台吉一起征伐朝鲜。

  去年也是走的这条路,祈家堡当时无人值守,一直行军之铁山,都没有任何的阻力,但是今年,通途却变成了天堑。

  杜度皱着眉头看着略显险峻的地形,他们这四万正军,五万辅军,总计十万的大军,要是硬啃,祈家堡,要损耗很多。

  想拿下祈家堡,先得拿下连山关,即使拿下了祈家堡,后面还有通远堡、林家堡、刘家堡、凤城。

  这一路走下来,他们要损失多少兵马?

  就是到了义州城下,他们这支疲军,对主力尚在的东江军,还有多少胜算?

  本来以为是传檄而定,只需要行军之义州就能取胜的黄台吉,终归是意识到,自己此行怕是不顺。

  杜度想了很久,才低声说道:“要不要把范文程叫过来?这里守城的都是汉人,范文程游说一番,大有可为。”

  杜度其实很想说,毛文龙今日可以占据连山关、祈家堡、通远堡、林家堡、刘家堡、凤城沿线,其实不是单纯因为多尔衮的逃跑。

  更多的是因为去岁九月底,黄台吉搞的那个状告贝勒坐罪例惹得祸。

  自从广宁之战大明大败,辽东半岛归后金汗国之后,此地山民起事不断,老奴酋和范文程,用了很久的时间、很多的优惠政策,才将山民笼络。

  结果这状告贝勒坐罪例的条例一出,辽民群情激奋,毛文龙进攻义州之后,闻讯,直接派兵将行军沿线山城一一占据。

  毛文龙对付义州有炮轰义州之法,但是对付沿线山城,则是高举怀柔政策,一路安抚,甚至还偷了黄台吉一手,在沿线山城搞出了编户分居例,弄的有声有色。

  这一下子,民心向着毛文龙,那自然是要粮有粮,要兵有兵,要辅军有辅军。

  黄台吉放下了手中的千里镜,毛文龙太过分了!

  居然在祈家堡里立起了火药作坊,那一排排柳木杆,就是用来做火药的上等木材!

  “范文程一文弱书生,来这阵前,有何用处?!”黄台吉很不喜欢范文程在军事层面指手画脚,直接否决了杜度的建议。

  “豪格!你领镶白旗,今日落山之时,拿下连山关!”黄台吉不多废话,直接把自己的儿子豪格喊了过来。

  “得令!”豪格俯首说道,还看了一眼杜度,抱着兜鍪离开了大帐。

  杜度看了眼豪格的背影,眼神里都是叹气。

  镶白旗的旗主本身是他,但是在黄台吉登上了汗位之后,这镶白旗的旗主,就成了豪格。

  建州八旗,本部兵马为黑旗。

  在起兵之后,在统一建州三卫之后,建立了红旗。

  而后,黑旗被努尔哈赤交给了弟弟舒尔哈齐,努尔哈赤领新建的黄旗,击败哈达部收编哈达部之后,建立了白旗。

  黑红黄白,这就是原来的四旗。

  八旗旗主,阿济格镶黄旗旗主,领二十牛录兵马,共计六千人。

  多铎领正黄旗旗主,四十五牛录人马,共计一万三千五百正军。而努尔哈赤死时,正黄旗被分出了十五牛录给多尔衮。

  阿济格、多尔衮、多铎,是同母胞兄弟,三兄弟的母亲都是大妃乌拉那拉氏。

  正白旗旗主是董鄂·和合理(一作董鄂·何和礼),十八牛录,镶白旗旗主杜度,十五牛录。

  正红旗旗主大贝勒代善,二十五牛录人马,镶红旗旗主岳托,二十六牛录人马。

  镶蓝旗旗主旗主其舒尔哈齐的长子阿敏,三十三牛录人马。正蓝旗旗主莽古尔泰,二十一牛录人马。

  代善和岳托所领的正红旗和镶红旗,阿敏所领的镶蓝旗,其起源并非之前的红旗,【而是当初十三甲起兵的努尔哈赤亲自率领的黑旗一分为三,这三旗,才是整个建州军事集团中的嫡系中的嫡系。】

  正红、镶红、镶蓝同源同流,天然亲近。

  阿济格、多尔衮、多铎,同母胞兄弟所领的镶黄、正黄两旗,虽然是实力出众,但是除了阿济格以外,多尔衮和多铎,当初老奴酋走的时候,一个九岁,一个八岁,在争夺汗位之时,天然劣势。

  而黄台吉夺的是董鄂氏的正白旗和杜度的镶白旗。

  在夺旗之前,黄台吉光杆一个,什么都没有。

  杜度是如何失去他的旗主之位的?

  努尔哈赤在临死前,将杜度调到了镶红旗做旗主,也就是把代善的长子岳托换掉。

  但是代善就是再不争强好胜,再与世无争,欺负到他儿子头上,他能乐意?

  所以这个镶红旗旗主依旧是岳托,杜度空有一纸调令,到了地方被赶了出来,回到镶白旗的时候,豪格已经做了旗主。

  找人说理,结果努尔哈赤也走了。

  所以杜度作为褚英的长子,现在的身份就十分的尴尬,他既不是镶白旗的旗主,也不是镶红旗的旗主。即是镶白旗旗主,也是镶红旗旗主。

  努尔哈赤毕竟走了,黄台吉对代善是没有丝毫的办法,只能任由杜度这么不上不下。

  正蓝、正白、镶白旗同宗同源,由当年的哈达部,也就是海西女直的白旗一分为三建立,本身应该天然亲近。

  但是正蓝旗主莽古尔泰,却是个浑人,对黄台吉等上汗位,那是一万个不服气,若不是代善压着,莽古尔泰怕是要直呼黄台吉本名“狗獾”了。

  地位最为尊贵、人数最多的的镶黄、正黄两旗,由大妃乌拉那拉氏的三个儿子,阿济格、多铎、多尔衮把持。

  最能打的本部三旗,正红、镶红、镶蓝旗,由代善、岳托、阿敏把持,别看岳托和代善不合,但是毕竟是父子,家里出事了,岳托不照样得回家看看,真的出点什么事,父子终归是父子。

  因为柳絮儿这个不稳定的因素出现,此时的黄台吉和代善闹得如履薄冰。

  本身就很弱的由海西女直组成的正白、镶白、正蓝旗,镶白还有个旧旗主在旗里不明不白,正蓝旗的莽古尔泰却是个浑人,努尔哈赤还没死呢,莽古尔泰就直接将亲生母亲富察·衮代,杀死在了掖庭之内。

  黄台吉忧心忡忡的看着豪格的背影,他这个大汗当的太难了。

  PS:这一章看起来有点乱,请阅读作者说解释。


  (https://www.uuubqg.cc/135_135694/7704592.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