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火烧向大理寺
大明的这些官员,说他们没有才华,那绝对是污蔑,论起诗词文章,圣人的微言大义,随便提出一个,都能口若悬河,讲两个时辰不带重复的。
要是让他们指责君王,弹劾权臣,那就更来劲了,动不动万言书,十大罪,写的那叫一个文采飞扬,汪洋恣肆,犹如黄河之水,自天上而来。
可是谈到了常识,又谈到了政务,绝对是多数官员的软肋。
朱棣祭出了大杀器,自然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谁也挡不住。
从皇宫出来,有些官员干脆直接跑去书坊,他们也清楚,这些考试内容多数跟鸡鸣山学堂的教材有关。
大家伙也顾不得什么,先买到手再说。
终于抢到了一本,翻看之下,激动地落泪。
第一章就是认识大明,十三省,九边,长城,五岳,主要城市,人口,风俗习惯……全都有啊!
要是早就拿到了这本书,至少能回答出六成的题目!
这些官吏乐颠颠交钱,书坊老板笑呵呵道:“这位大人,您往后啊,要是需要给小公子添什么书,只管打招呼,我们送货上门。”
“小公子?什么意思?”这位官员愣了。
更吃惊的是老板,“那个……这是儿童读物,针对十岁以下的,大人……没买错吧?”
这位不愧是宦海出来的,嘴角略微抽搐,立刻道:“没错没错,我是给邻居买的,邻居!很好,很好看,小孩子一定喜欢。”
他打着哈哈出来,可到了外面,真的哭了出来。
奶奶的,老子不会连小孩子都不如了吧?
没有几天的功夫,朝堂上下,都出现了一种和奇特的场景,每一位大人都变得好学起来,手里捧着书,不放过任何空闲,卖力阅读,拼命记忆。
可若是凑到近前,询问他们,是看的什么,这帮人又会支支吾吾,根本不愿意回答。
挺大人重新补孩童的课程,实在是太丢人了。
这也就罢了,朱棣还大发善心,给所有衙门订了五份报纸。这五份都是京城比较热门的大报,里面会登载各种消息。
朱棣亲自掏内帑,给所有衙门订购。
别看朱棣平时很抠门,这次却格外大方,还特别嘱咐,如果觉得不够,可以再增加五份。
官员们都欲哭无泪了。
柳淳在旁边盯着,又有考试压力,政务是半点不能懈怠,否则被抓了把柄,就要跟解缙作伴。
政务不能松懈,那就要用零碎的时间,去读书看报。
宴会推了,秦淮河的画舫,再也不去了。诗会也不参加了。什么养花啊,弹琴啊,书法啊,绘画啊……这些爱好全都扔到一边,过了风头再说。
这帮人在进入官场之前,念叨的都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只要考上了进士,就荣华富贵,什么都不愁了。
尤其是许多人把书本一扔好多年,想要重新捡起来,那叫一个痛苦啊!
大半夜的盯着一页书,看半个时辰,脑子里空白一片,就跟到了期末的那几天,学渣想要复习,却又无从下手一样。
纠结,尴尬,恨不得死了算了。
一道小小的考试,就把整个京城的文官弄得欲仙欲死。不得不说,朱棣这一手实在是够狠。
……
“柳大人,下官一直想跟大人谈谈,却又碍于情面,不敢登门,蹉跎了这么久,没想到竟然出了这么个事。”黄观感叹万千,“柳大人,到了今天,下官总算想清楚了一些事情。天下的事情,归根到底,还是出在了士人不争气啊!”
柳淳耐心听着,还给黄观倒了一杯茶。
“在我这里,黄兄可以畅所欲言,出你的口,入我的耳,不用担心的。”
黄观自嘲一笑,“我也没什么好担心的,当年我之所以站在了伪帝的一边,说到底还是贪图安逸,不愿意放弃到手的特权。不光是我一个人,还有亲朋好友,子孙后代。都想着靠着士人身份,坐享其成。”
“我们这些人太天真了,总想着可以什么都不动,就让天下大治,抗拒变法,自欺欺人。以一国敌一隅,无论怎么说,都是我们愚蠢糊涂,败得一点都不冤!”
黄观满满喝了一大口茶,脸色泛红,竟然像喝了酒一般。
“说完了我们,再看看现在的臣僚,虽然强了一些,但是下面办事的官吏,还是老一套作风。一旦没了上面的压力,他们就会故态复萌,变本加厉。”
柳淳听着黄观的话,深表赞同。
历史上不就是如此吗,当朱棣驾崩,明朝就开始收缩,放弃安南,停止下西洋,等三杨死去,很快就来了个土木堡。
要不是于谦撑住了,大明朝没准就提前崩溃了。
“柳大人,我思索许久,觉得要想真的强国,就必须整顿吏治。而整顿吏治不是杀几个贪官那么简单。要让官员变得能干,要从下往上,彻彻底底改变整个官场。”
黄观突然变得十分激动,“我现在一无所有,就连这条命都是捡的,我不在乎什么。只不过我想把考核官员这件事给做好了。哪怕日后横尸法场,我这套东西能够沿用下去,我就死而无憾了。”
黄观紧握着拳头,盯着柳淳,他很清楚,考核官吏,实在是太得罪人了,以他的身份,很难承受住四面八方的压力。
他不怕死了,但是却不想出师未捷!
“柳大人,你会帮我吗?”
黄观的声音沙哑,他放弃了六首的尊严,向柳淳求助,他现在已经没有任何的资本去跟柳淳交换了。
柳淳突然一笑,“黄兄,其实我等你靠过来,不是一天两天了。不是我帮你,也不是我庇护你。而是我们有共同的理想!”
“理想?”
“嗯!”柳淳点头道:“我们都想天下变得更好,我们都愿意为此付出努力,既然如此,我们就是并肩作战的伙伴。”
“并肩作战!伙伴!”黄观念叨了一遍,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心悦诚服,果然,谁的成功也不是凭空而来的。
柳淳能有今天的地位,实至名归!
“柳……兄!”黄观认真道:“就算一起作战,也分将帅士卒,这一次黄某就是你的马前卒!”
从柳府离开,黄观的心情格外开朗,数年的阴霾一扫而光……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人才很多,可能放手施展拳脚的却不多。
自己错失了一次机会,如今老天垂怜,万万不能再错了。
黄观这家伙能考中六元,本身才华之强,绝对是世上少有的。
他沉寂的这几年,也没有闲着。
首先黄观发疯一样读书,读经史子集,想要从中寻找朱允炆失败的答案,如果仅仅归为天命,他是不服气的。
可读了所有的古书,黄观都悲哀地发现,没有找到真正的病症所在。
后来柳淳出了《国富论》,出了《论分配》,黄观第一次从财富的角度,去审视一个国家,当他领悟到均田就是一种财富分配的时候,黄观觉得自己豁然开朗了。
圣人早就说过,不患寡而患不均。这也是圣人的教诲,可为什么没有儒者身体力行呢,说道理,还是利益使然……弄懂了这一点,再看一切事情,就更明白了。为什么反对科举改革,还不是抱残守缺吗!
本身作为官员,就应该明白民间疾苦,知道百姓民生。高高在上的士大夫习气,如何能治理好国家!
我已经目睹了一个失败的鲜活例子,断然不能让旧事重演。
黄观燃起了千丈斗志,他主动向朱棣请旨,在季度考察之前,他要对各个衙门进行普遍的排查,包括书吏在内,要看看这些办事的人,从上到下,情况如何!
朱棣欣然同意,而且选择了户部、大理寺和国子监,一共三个衙门,进行考试检查。
这一下子,大家伙都知道天子不是开玩笑,不管是即将上考场的三个衙门,也包括其他衙门,全都把心悬了起来。
祈祷这次考试能顺利通过,千万别再出事了,不然可就是官不聊生了!
仿佛为了回应官员们的期待,第一场考试就出事了。
黄观对大理寺进行考察,整理了考卷之后,他直接进宫,求见朱棣。
“陛下,臣针对常识和部门业务进行了考核。臣发现在常识部分,官员通过恶补,基本还算不错。可是在法令的熟悉上面,大理寺的几位主官都有所缺失,包括大理寺卿在内!相反,下面有几个书吏表现很好,而且臣还发现了一件事。”
朱棣道:“什么事?”
“大多数书吏故意放过题目,压制成绩……似乎是为了上官的面子!”
朱棣一听,勃然大怒!
“弄虚作假!敢糊弄到朕的头上了。”朱棣冷冷道:“去把所有大理寺的人招来,朕要亲自考核。”
黄观看准机会,急忙道:“陛下,官吏有别,许多书吏熟悉政务,但是碍于没有功名,只能在一些大人的手下做事。纵然他们熟悉法令,却也没法升迁!”
朱棣冷哼道:“这是什么道理?明明是人才,却不能得到重用,反而让一群昏聩无能之辈,窃据高位,简直岂有此理。你告诉他们,这才考核,拿出真本事,表现好,朕立刻提拔,君无戏言!”
(//)
:。:
(https://www.uuubqg.cc/131_131071/7883552.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