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东汉末年枭雄志 > 一千一百四十五 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是条条都不向你开放

一千一百四十五 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是条条都不向你开放


  袁嗣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明白了郭某人的痛苦。

  反正,他连连点头,一脸为了郭鹏的悲伤而悲伤的神色。

  别的本事他没有,但是阿谀奉承的本事,他很强。

  这种察言观色曲意奉承的本领,不是高门大户里出来的,那还就真的不对味儿。

  一如当年郭某人给袁术当狗的时候,也是能让袁术产生极大地共情,从而让袁术直到死都不太敢相信自己是被郭鹏给骗了的。

  没办法,郭某人太会演了,所有同时代的演员里,都没有能和郭某人在演技上进行切磋的,袁嗣有那么点意思,但是郭某人一看就能看出问题来。

  尽管如此,郭某人也很喜欢能主动给自己搭戏的人。

  所以郭鹏很喜欢袁嗣的这一表态,觉得袁嗣这样的表现很给面子,他很高兴。

  既然那么高兴,就要给袁嗣一点奖励。

  于是郭鹏说起了把袁嗣叫到这里来的真正目的。

  “袁卿啊,这些年来,你一直都在太学里当博士,给太学学子传授经典要义,这期间,可有什么感受?”

  袁嗣想了想,觉得皇帝这话问的应该没什么陷阱。

  “日复一日的传经授业,按照陛下的命令做,就不会犯错,所以尽管日复一日没有变化,日子却也充实,安逸,臣非常欢喜。”

  “嗯,欢喜好,欢喜好啊。”

  郭鹏笑了笑:“袁卿啊,孤羡慕你啊,孤羡慕你的安逸,羡慕你的日复一日,哪像孤,一睁眼,就是办不完的事情,做不完的政务,有些时候也是深感精力不济。”

  “所以臣在太学竭尽全力为陛下培养良才,就是为了帮助陛下减轻国务负担。”

  袁嗣满脸讨好。

  郭鹏大笑。

  “哈哈哈,没错,没错,正是如此,不过袁卿啊,孤觉得,这太学培养人才的数量,还是太少了。”

  “少?”

  袁嗣有点意外:“陛下,延德四年,一整年有五百多人离开太学进入各地官府为官,这人可真的不算少啊,相较于以往,相较于前朝,我魏的官员数量和太学生数量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陛下还觉得不够吗?”

  袁嗣这话说的当然不错,西汉的时候全国才六千多官员,而到了魏帝国时期,官员数量快要突破两万了,双方完全没办法相比。

  可郭某人依然觉得不够,他要打造一个强力的大政府,官员数量就还要增加。

  更关键的是,他需要更多的新鲜血液,不停地替换那些黑掉的坏死的血液。

  “当然不够。”

  郭鹏摇了摇头:“袁卿,或许在你看来,这人数已经很多了,但是在孤看来,这是不够的,虽然说这成百上千的人进入官场为官,可是这其中到底有多少称职的,有多少可以大用的,这都不知道。

  袁卿,这种感觉,就像是你让一群身材矮小的人排排站,然后从里面挑出个子最高的那个,是,在这群矮小之人眼里,他很高,但是放在正常人那边看,他依然很矮。”

  袁嗣觉得皇帝说的话有点绕,他想了一会儿。

  “陛下的意思,是觉得太学里培养出的人才都不是最好的人才,陛下不满意?”

  “倒也不是不满意,人才还是有的,村长乡长之类的事情,也并不需要一个国家栋梁去支撑,但是,人数还是少,还是不够,袁卿,你有什么办法能培养更多的学子吗?”

  “更多……”

  袁嗣想了想,开口道:“那无外乎增加太学规模,拨付更多款项,收纳更多学子。”

  话是这样说,但是袁嗣心里明白,能否培养出更多的更好的人才,其实决定性因素很多,皇帝只是砸钱,是没用的。

  就算把太学扩充到十万人规模,依然无法培养出皇帝真正需要的人才。

  最好的老师,最好的教育手段和教育资源都在士族手里,他们自己关起门来培养自己的优秀人才,那么多优质资源砸下去,那成才的效率肯定比太学里要高。

  而且太学里的教育资源虽然不算差,但是多是具体事务型教育,培养出来的都是那些能办事的人。

  懂农业,懂手工业和商业,能治理好一村一乡一县之地,把地方生产和经济搞起来,那就不错了。

  太学里没教政治,也教不了什么政治。

  所以这些办事的官员除非天赋异禀或者有什么奇遇可以自行领悟,这辈子最多做到两千石的郡守,就别想往上爬了。

  不懂政治在官场里可是很要命的,你光会办事不行,很多时候你不是办事就能解决问题的,光会办事不能让你在官场如鱼得水。

  你得懂政治。

  这个范畴就太大了,需要天赋,但是也需要最起码的政治启蒙,连政治启蒙都没有,只知道怎么办事,那实际上就是【吏】,而不是【官】。

  必须要懂政治,知道什么是政治,学会站队,学会趋利避害,然后才能进入帝国高层,掌握真正的权柄,行使真正的权力。

  而不只是给人办事跑腿,当【能吏】、【干吏】,还沾沾自喜。

  而这种真正的精英教育资源,只有少数精英家族的主脉才能掌握,几乎是手把手式的单对单的精英教育。

  一点一点的告诉他什么是人心,什么是时势,什么是大局,如何操控玩弄人心,顺应时势大局,从而得到想要的东西。

  太学里没教这些。

  这些本领太重要了,属于极度稀缺性教育资源,不属于太学的教育范畴。

  太学的普通教育甚至连一些基本的政治原则都没怎么教育过,所以培养出来的大部分都是只能埋头干事的小吏级人物。

  只有少数成绩非常优秀的学生才会被集中起来培养,利用起这少的可怜的稀缺性教育资源,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政治熏陶,给他们以政治启蒙,帮他们打开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他们的未来暂时是不设上限的。

  这一类人要么天赋很好,是来自于村长和乡长这一级别的黎庶子弟,要么出身不错,是朝中寒门官员家中子弟,且具有一定的地位。

  比如曹氏夏侯氏子弟之类的。

  只有他们才能学到这些本领,学到这些知识,而这样的人,不过每年二三十人,皇帝觉得少,那是理所应当的。

  而这其实也是皇帝最大的命门。

  袁嗣知道皇帝和士族官员的关系不好,立国以来一直都在扶持寒门黎庶,打压士族,但是他所掌握的这一类型的教育资源太少了。

  除非他亲自下场,否则不足以教导出足够有才能登上高位的人。

  而且更关键的是,这一部分上升渠道并不完全掌握在皇帝手里,其主要部分掌握在士人手中。

  用五经十四家法和微言大义所掌握的上升资源,绝对不会对外人开放,而且你也抢不来。

  规则就是这么个规则,除非你掀桌子把我们都干掉,那是你的本事,你要不敢,那就要遵守规则。

  不懂经义?

  滚!

  哟,天赋异禀能背得出经文?好!来,我问问你,这个字有何微言大义?

  不懂?

  滚!

  或者——这不是我家学派的说法!

  滚!

  很简单就能把不是学派中的人驱逐出去,不让他占据哪怕一点点上升资源。

  十四条主要通道,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是条条都不向你开放。

  就像是西方贵族极其刻意的搞出一套极其繁琐的不是从小练习就掌握不了的礼仪规范用以区分贵族和平民一样,他们总要有一些手段可以分辨敌我,并且掌控上升渠道。

  而皇帝陛下所掌握的教育资源真的很有限。


  (https://www.uuubqg.cc/130_130883/8042850.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