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回到北宋当大佬 > 第四百一十八章 落幕与开始

第四百一十八章 落幕与开始


  甘奇想在包拯最后的时间里多看看他,所以三不五时就到包拯家中去坐坐。

  以前,甘奇其实并不是很愿意多去包拯那里,因为包拯只要见到甘奇,就会教导一番,喋喋不休。

  但是现在,甘奇倒是愿意去听包拯喋喋不休了,还能笑脸相迎。

  这个时代,差不多要落幕了,代表这个时代的人,一个个凋谢而去。

  甘奇知道包拯时日无多,却不知道包拯竟然会连中秋都过不去。

  在喋喋不休中,包拯忽然一病不起,然后在很快的时间内病入膏肓,然后接着就撒手人寰。

  这个过程,甘奇一直陪伴着,即使甘奇心中已有准备,但仍然悲从中来。

  包拯走了,时年六十三。

  赵祯评价包拯:公而忘私,不邀阴幸。追赠礼部尚书,谥号“孝肃”。

  欧阳修评之曰:拯性好刚,天资峭直。

  司马光评之:刚而不愎,此人所难。

  刘敞:识清气劲,直而不挠,凛乎有岁寒之操。

  甘奇评之:先师刚正不阿,不容宵小,急公好义,不阿高贵,大公无私,世间少有。

  包拯驾鹤,皇帝悼之,辍朝一日。

  送走包拯,甘奇举目四望,这大宋朝廷,再也无人可以依靠。

  甘奇知道包拯走了,有人还会暗自高兴。

  以后这朝堂之上,甘奇只能自己靠自己了。

  有一种焦虑感以及笼罩在了甘奇身上,让甘奇还要更多去准备许多事情。

  吴承渥按照甘奇的安排,在赵大姐的活动之下,千万泉州任职。

  甘奇也到城门口相送几里,谆谆叮嘱,叮嘱着吴承渥许多事情。

  吴承渥在官道上拜别而去,泪洒当场。

  商税监主事李定在甘奇的授意下,与王安石一起上书皇帝,请调泉州兵马都总管史洪磊再回三司差充任职,继续管理越发壮大的税丁队伍。

  甘奇又与狄青坐了几次,痛饮了几番。

  书院里也经常有甘奇讲学的身影,讲着地方治理,讲着贸易之道,讲着海上的一些事情。

  甘奇甚至第一次在书院里提出了“圆形”地球的猜想。之所以还只是猜想,那是因为甘奇还不能信誓旦旦去灌输这个思想,还得慢慢潜移默化,避免造成巨大的争议争论。

  沈括一边准备着开年的考试,一边帮着甘奇试验着如何能做出合格的炮管。书院旁的一处院子里,每天热火朝天,颇有些大炼钢铁的气势。

  老皇帝的身体日渐衰弱,这是所有人都已经可以有目共睹的事情,因为老皇帝哪怕在朝堂之上,再也难以保持以前的精气神了,甚至时不时还会咳嗽几声。

  这也让汝南郡王府门口的人越来越多,只是老王府里面的主人却从不见客,甚至还会吩咐下人在门口赶走客人。

  韩琦进宫的次数也越来越多,甚至时不时还会请见皇后。韩琦也会到处请名医带进宫中,也用此借口不断见到曹皇后。

  甘奇的第一批成品铁器终于随着船只到汴梁了,以比汴梁铁器便宜两成的价格开始发售。

  一边低价在汴梁城倾销铁器,一边重金招聘汴梁城里的铁匠,这就是甘奇的手段。

  吴承渥到泉州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告诉蔡济,要开始大量收购昆仑奴。吴承渥也会在政策上促进泉州的奴隶贸易,也会下达严格的政令,不得以宋人为奴买卖。

  当然,宋人不为奴,也是国法。

  中秋的诗会,甘奇还是受到了请帖,请甘奇去坐正席当评判,但是甘奇只是去逛了一圈就回来了。

  诗会这种场合,已经不适合甘奇了。

  过得一段时间,沈括在无数次失败之后,暂时停下了研究,开始全身心投入备考。

  甘奇在一种焦虑之中,等待着许多事情的到来,他把史洪磊给弄回来了,当史洪磊回来的那一刻,甘奇心中稍稍安定了许多。

  甘奇又带着史洪磊见了狄青几次。

  如今,最焦虑的莫过于赵曙,他的焦虑,一直由赵宗汉向甘奇传达。

  有一天皇帝没有上朝,朝中事情皆有韩琦在定夺,赵曙就立马回派赵宗汉来找甘奇,甘奇会说一些安慰开解的话语让赵宗汉带回去。

  司马光升官了,同知谏院,成了甘奇的同事。只是司马光还没到谏院上任多久,又获得了新差事,差充礼部帮忙贡举之事,成为了知贡举范镇的副手,也成了沈括的考官。这属于临时借调,贡举这一类的差事,每次都是临时借调官员去忙,知贡举一般都是翰林学士。

  中秋一过,年也不远了。

  公务员甘奇也开始偷懒了,经常上班早退,如今他生意极多,各处巡查不说,还要参与许多账目的清算。

  也主要是谏院没有什么差事,还没有逮住哪个需要喷的人与事。

  甘奇的家中,挖了一个更大的地窖,用来装钱,也就是甘奇钱多得没有地方装了。

  年节时候,整个汴梁城的上层社会,显出了一种压抑之感,似乎每个人都知道有些事情不对劲了。

  每年宫中按例都要在新年设宴,请许多人入宫赴宴。

  今年连这一道程序都没有了,甚至皇帝连祭天的典礼都没有参加。

  所有人都老老实实的,不敢有任何动作。

  甘奇也老老实实的,没有任何动作。

  转过年来,该上班的上班,该考试的考试,该干活的干活。

  东华门外再次放榜,沈括一举上榜,激动之后,还得守选,也就是等候朝廷安排职位。沈括立马又回到书院开始他的实验。

  榜单刚放不久,农历三月末尾,甘奇被急召入宫,所有有资格朝会的官员,全部被急召入宫。

  一时间,天下缟素,万民恸哭。

  皇城之外,全城百姓自发聚集而来,到处都是冥纸在烧,烟火隐天蔽日。

  一代明君,就此宾天。

  文武百官,跪满一地,久久不起,哭成一片。仁宗一去,这大宋朝廷,再也不可能有如此开明的时代了。

  甘奇也跪在当场,跪得双腿发麻。

  甘奇本以为自己不会为了皇帝驾崩而伤心,却也没有想到这一刻,他脑中不断浮现出赵祯那爽朗的笑声。

  这个皇帝有万般的好,也有万般的不好。

  但是甘奇是真真正正受过他的恩惠的,赵祯内心之中对甘奇,也是看重有加,更是还经常维护。

  此时的甘奇,其实是伤心的,仁宗再有什么不好的地方,至少他是圣明的君主,明是非,知对错,有手腕,有见识,许多事情更是心如明镜一般。

  这样的皇帝,真要说起来,真是历朝历代少见的明君,也是他真正奠定了大宋富庶的基础。而且他还是一个严于律己的人。

  能在仁宗朝为臣,也是这些臣子的福气。

  甘奇能在仁宗这一朝入仕当官,也是甘奇的福气。

  可惜,五十四岁的皇帝,就这么走了。

  洛阳城在一天之后才收到这个消息,满城百姓为了祭奠老皇帝,几乎把城内所有能烧的纸都烧了,烧起来的烟雾,几乎连太阳都被遮住了。

  曹皇后一脸悲痛走到大殿之中,上得高台,宣读老皇帝的遗诏,着皇子赵曙克继大统。

  读着这份诏书,曹皇后的面色上有遮掩不住的无奈。

  读完之后,曹皇后频频看向韩琦。

  皇帝病危,真正能见到皇帝,知道确切消息的,还能陪着皇帝到最后一刻的,还是那几个相公。

  如甘奇这个等级的官员,连听实时消息的资格都没有,只有被通知的资格。

  赵曙也被召到皇宫里去了,此刻也在战战兢兢等候着。

  知道李宪请赵曙到大殿,赵曙才稍稍安下心来。

  甘奇就这么一直跪在下面,跪了几个小时。

  曹皇后吩咐人给赵曙换装,把一身龙袍穿好,再出来见人。

  韩琦也是忙前忙后,登基大典也一切从简,国不可一日无君,先让赵曙坐上皇位,安定四方,还要把老皇帝的遗诏昭告天下。

  这一切忙完,才会开始处理给老皇帝发丧的事情。这个过程也很复杂,直到十月,老皇帝才能真正入土为安。这是孝道。

  到得天快黑了,众多朝臣才从皇宫而出,此时许多老臣,连走路都要人扶。

  之后的事情,也不是甘奇能参与的,缟素在身,该上班上班,还做什么做什么。

  直到七八天之后,甘奇才再次收到皇宫内的消息,新皇赵曙召见。

  甘奇赶紧去见,再次见到赵曙,甘奇大礼拜见:“臣甘奇,拜见吾皇!”

  赵曙先是叹了一口气,然后起身,亲自上前来扶甘奇,口中说道:“不必多礼,我……朕叫你来,是心中有苦难言,想要找一个人说说。”

  “臣洗耳恭听。”甘奇依旧礼节周到。

  “唉……这几日住在宫内,本想遣散一些宫人,把父皇的嫔妃也安顿一下,却是这点小事也做不到……”赵曙叹息着,他这个皇帝,注定当得憋屈。

  “陛下不必着急,一切还要慢慢来。”甘奇开解一语。

  “慢慢来……曹皇后要垂帘听政,韩琦见朕,也让朕万事都要请示皇后再作定夺。朕已登基,却在这皇城之中连一样皇帝的物什都寻不到,哼哼……倒也是怪事。”赵曙是在相甘奇诉苦,也是想让甘奇出谋划策。

  “陛下在这宫中可有信任之人?”甘奇认真问了一句。

  “有倒是有,不过皆是一些贪财之辈,上不得台面。”

  “臣为陛下保举一人,把此人带在身边,宫内下人之事便可掌控,之后的事情,再来从长计议。”

  “何人?”

  “总管李宪,此人虽然年纪轻轻,却深得先皇信任,是个忠心不二之人,陛下厚待之,他必以忠心报答。”甘奇这是先给赵曙在宫内找一个助力,让赵曙不至于举目无人。

  当了皇帝,一切都不一样了,这皇宫不是说出去就能出去的,皇宫外的人,也不是说进来就能进来的。

  满朝文武,其实也没有一个是赵曙相熟之人。

  赵曙如今,几乎就是任人摆布的境地。

  “李宪,朕知道了。”赵曙点着头,又道:“朕还想问你一句,该如何破局?”

  赵曙急着破局,急着掌权。

  但这种事情,是急不来的,甘奇唯有答道:“陛下放心,徐徐图之,定可破局。”

  “朕是有些担忧。”赵曙准备实话实说了。

  “不知陛下担忧何事?”

  “朕非先皇亲生,本就有些名不正言不顺,如今皇城之内,皆有曹皇后一手把持,皇帝之宝也在曹皇后手中,若是来日曹皇后内外勾结……”赵曙说到这里,并不往下继续说了。

  甘奇也能明白,赵曙是怕自己这个皇位坐不了几天……

  废立之事,曹皇后拿着皇帝大宝,如今又有太后之名,若是真有个内外勾结,还真不是很难。

  “陛下安心,臣便是一死,也不会让事情到得那般局面。”甘奇帮赵曙,也是在帮自己。

  赵曙若是真被人废了,甘奇的死期也就不远了。

  “有你这句话,朕就安心了,你先回去吧,这皇宫里都是眼线,留得太久,对你也没有好处。”

  “臣告辞!”

  甘奇出了皇宫,心狠手辣的那颗心,慢慢又升了起来。明天是赵曙登基之后的第一次朝会,先看看情况。

  第二天朝会,事情比甘奇想象的还要眼中。

  曹皇后,或者不能再叫曹皇后了,而是曹太后,如今垂帘在高台之侧。

  赵曙坐在龙椅之上,几乎没有机会发言。

  一切的事情,都由韩琦开口,曹太后定夺。

  这几乎就真的把赵曙排除在外了,赵曙这个皇帝,成了一个傀儡一般。

  不仅甘奇看不过眼,其实也还有人看不过眼,比如同知谏院司马光,此时就出言:“启禀太后,臣以为,西北增兵之事,当问一问陛下的意见,方好定夺下来。”

  曹太后并不认识刚升任的同知谏院司马光,但也要做一个过场,开口说道:“皇儿对西北兵事有何见解啊?”

  赵曙终于有机会开口了:“儿臣以为,西北增兵之事,首要乃是军饷之事,军饷之事当由三司以及枢密院之官出来奏对,问清楚其中,方好定夺。”

  韩琦却立马开口:“陛下,此时老臣已与枢密院及三司商量过了。”

  赵曙有些哑然。却听身旁曹太后说道:“既已商量过了,那就按照韩相之法办理吧。”

  甘奇看得是连连皱眉,司马光也看得连连皱眉,台上的皇帝,真成了一个摆设了。

  韩琦还笑着拱手:“谢太后!”

  赵曙微微皱眉,他想亲自问了问三司与枢密院,想弄清楚西北增兵的事情,却也没有再开口的余地了。

  赵曙唯有盯着甘奇看,眼神热烈,想要看到甘奇的一个回应。


  (https://www.uuubqg.cc/130_130840/7805288.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