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弃妇重生之一赌倾城 > 大禹治水图玉山子 清

大禹治水图玉山子 清


  大禹治水图玉山子(清)

  这是一件堪称我国现存最大的玉器,高2。24米,重5吨有余,自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雕成后就一直安放在紫禁城宁寿宫区域的乐寿堂里,至今已有二百多年了。

  当年,将这样一块玉料从新疆和田密勒塔山完整地运到北京就花了至少三年时间,虽然我们没有确切资料能找到这块玉料的具体运输方式,但是从清代一首名为《瓮玉行》的诗里我们能稍微看出些端倪。诗句上写,运输一块大玉料,需要使用轴长11米的特大专车,前面用一百多匹马拉车,后面有上千名役夫扶把推运,遇到冬天则泼水结成冰道在上拽运,每天只能走七八里地。这样大的玉料,从和田到北京一万一千多里的路程,可想而知路途的艰辛。

  到了北京之后就万事大吉了么?事情远非那么简单。玉料被送到了内务府造办处,在乾隆皇帝的授意下,造办处的画工以宫廷内藏的《大禹治水图》为稿本,设计雕凿玉山的纹样,并画出正、背、左、右四面的图纸。随后,根据图纸制出蜡样,皇帝批示满意:按此图将玉料发往扬州雕制。就这样,好几吨的玉料又开始了它的旅程,好在从北京到扬州有水路可走,总算不像在陆地上运输那样麻烦。到了扬州后,由于当地天气热,怕日久蜡样融化,所以又申请制作了一个木样。等一切准备工作完成后,才开始正式在玉料上钻心雕刻。6年以后,大禹治水图玉山终于雕刻而成。

  运回北京的玉山陈设在何处,还颇费了乾隆皇帝一番脑筋。一开始拟定了乾清宫西暖阁、宁寿宫东暖阁、颐和轩西次间等五处地方,反复比较画好的地盘纸样,最后才选定在乾隆皇帝当太上皇的居住地之一--乐寿堂里安设,还为玉山配上了嵌金丝的山形褐色铜铸底座。

  安置好了的玉山还剩下最后一道工序--刻字。乾隆皇帝命令造办处的刻玉匠将他的亲笔题字“密勒塔山玉大禹治水图”和御制诗刻在了山背面,又将他的两方印章“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和“八徵耄念之宝”的印文刻在了玉山前后适当的位置上,这又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

  至此,大禹治水图玉山历时八年之后,终于尘埃落定,这还不包括它从开采到运到北京的时间。好大喜功的乾隆皇帝选择“大禹治水”这个题材,是想通过圣王大禹的功绩来标榜自己的乾隆盛世。但是,耗费了十五万个工作日以及一万五千余两白银雕凿而成的大禹治水图玉山不能不说是一件劳民伤财的事情,这对于夸耀自己功绩的乾隆皇帝而言,还是有些讽刺意义的。大禹治水玉山基本資料

  玉山高224厘米宽96厘米

  底座高60厘米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玉之巨器

  “大禹治水”玉山,是中国玉器宝库中用料最宏,运路最长,花时最久,费用最昂,雕琢最精,器形最巨,气魄最大的玉雕工艺品,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玉雕之一。

  “玉禹山”置于嵌金丝褐色铜铸座上,系用呈青白二色的最为名贵的密勒塔山和田玉雕成,重5350千克。青白玉的晶莹光泽与雕琢古朴的青褐色铜座相配,更显得雍容华贵,互映生辉。“玉禹山”卓立如峰,峭壁峥嵘,瀑布急涌,古木参天,聚集着凿山导水的劳动大军,玉师以剔地起突的雕琢法,巧妙地结合材料的原有形状,灵活安排山水人物,在山巅浮云处,还雕成一个金神带着几个雷公模样的鬼怪,彷佛在开山爆破,使这件描写现实的作品,具有了浪漫主义的色彩。“玉禹山”工程浩大,费时费工。玉样从新疆运到北京历时三年多,在宫内先按玉山的前后左右位置,画了四张图样,随后又制成蜡样,送乾隆阅示批准,随即发送扬州,因担心扬州天热,恐日久蜡样熔化,又照蜡样再刻成木样,由苏扬匠师历六年时间琢成,玉山运达北京后,择地安放,刻字钤印,又用两年功夫,颇费周折,才大功告成。

  “玉禹山”的雕成,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是一次伟大的壮举。它的正面钤刻乾隆的“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大方印,背面刻“八征耄念之宝”方印,下方还有长篇御制诗及注文,可见他对此作品何等骄傲,何等珍视,把它当作自己一生的总结。

  “玉禹山”永远是一件无与伦比的艺术珍品和国之瑰宝。

  巨型玉雕,高224厘米,宽96厘米,重达5300公斤。根据宋代绘画<大禹治水图>雕琢而成。有崇山峻岭飞瀑流泉古木苍松。无数民众在大禹的领导下,开山劈石,疏导水路,为战胜洪水而英勇搏斗。

  ------题外话------

  因为要写和田玉,这里就将历史上最著名也是最有代表性的一件玉雕国宝的资料放上来,与大家共同学习。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


  (https://www.uuubqg.cc/128_128815/6681650.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