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封妃
次日一早,住在瑶华宫内的众人,都精心收拾了一番,来到庆安宫给太后还有齐氏请安。在太后身边当差的许女史出来,表情带着肃穆,微微福身,“见过陆侧妃。”
“许女史太过客气。不知太后可起了?”陆侧妃轻柔的问道。瞧着穿戴,就知道许女史升官了。以前不过是七品昭训,如今已经穿上五品官服。想着庆安宫的规制,不该是尚宫之类的官职,那么就只剩下女史一职最为恰当。看到许女史的表情,陆瑾娘就知道自己猜测对了。同时感慨,这刚刚进宫,身边没个可靠的人,连宫门朝哪里开,都弄不清楚。看来要尽快让邓福进宫,否则难免会在这些细节上犯错。
许女史看了眼跟在陆瑾娘身后的众人,勉强笑了下,“陆侧妃来的真早,太后还没起,不过皇后正在里面候着。你们也进来吧,稍候一会,太后就该起了。”
“那就麻烦许女史了。”陆瑾娘客气的说道。
许女史摇摇头,“不麻烦,这都是我该做的。请!”
陆瑾娘打头,跨进庆安宫宫门。这地方,这些年来,陆瑾娘也来过许多次了。但是今日过来,感受尤为不同。进了偏殿,众人落座,宫女上茶,大家安静的恭候着。陆瑾娘面色沉稳,不动如山。昨晚上心里头已经演练过无数遍,今日过来,太后同齐氏定会为难她,这是毋庸置疑的。不过看在皇上的面子上,看在她为皇上生儿育女的份上,太后定不会让她太过难堪。太后手下留情,齐氏那里暂时也蹦跶不起来。
陆瑾娘轻轻一笑,齐氏想要她的命,她就偏要活的长长久久,让齐氏气死去。进了宫,一切都不同于王府,绪哥儿也有资格去争去抢,可谓是名正言顺。究竟鹿死谁手,谁也说不清楚。但是她陆瑾娘绝不会轻易认输,更不会有丝毫的退缩。今日齐氏敢要她和孩子的命,难保他日,她若是退缩,齐氏定会连皮带骨的收拾她。
大家都还在等着,却见偏殿外面几个宫女急急忙忙的,显然是有什么事情发生了。邓福不在,陆瑾娘做事都有许多不方便的地方。不过刘庶妃身边还带着她的心腹婆子,婆子到门口张望了几眼,回来就说几位太妃来给太后请安。
陆瑾娘蹙眉,太妃们这会巴巴的过来,绝对不会是单纯请安这么简单,定有什么事情。太妃们一来,她们这些人可就要靠后了。大家也不敢随便说话,只能安静的等着。
庆安宫大殿内,以前的淑妃娘娘,现今的太后端坐着,看着曾经以姐妹相称的众人,如今都要给她行礼,心中自有一股自得之意。不过毕竟是修炼成精的老人,一脸平和,“大家太过客气了,如今新皇登基,事情繁多。这后宫之事怕还要等到皇上将朝中大事料理完了,才有空打理。你们今日来给哀家请安,哀家承你们的情。不过你们也都知道我性子直,我也不拐弯抹角的,若是有什么事情要求到哀家跟前,哀家可是不应的。”太后这话说的很和蔼,但是其中的意思表明的很清楚。
诸位太妃们你看我,我看你。面面相觑。皇后死了,如今后宫就以吕太后为尊,她们有些小心思,不求到吕太后跟前,那能求谁?而且这些事情,宜早不宜迟,等皇帝料理完了,再来说这些事情,那可就迟了。说不定还要连累在外的儿子女儿们。
大家眼神交流,最后有了默契,由慧太妃出面说话。慧太妃是六王爷的生母,这些年来下来,六王爷一直跟在皇帝身后,鞍前马后,可谓是居功至伟,由慧太妃出面,吕太后也要给几分脸面。
慧太妃硬着头皮,“启禀太后,咱们几人过来,就只有一事,还请太后做主。”
吕太后端着茶杯,闲闲的,“既然妹妹都开口说了,哀家总不能不近人情。你说吧,究竟是何事?”
慧太妃小心翼翼的说道:“皇上刚刚登基,事情繁多,咱们这点子事情也不敢麻烦皇上。就是我们都想出宫,跟着各自的儿子过活,如此一来,宫里面也少了供奉,皇上那里也能清净一点,免得咱们这些老婆子有个头痛脑热的,给皇上添麻烦。”
吕太后一听是这事,顿是笑了笑。之前事情多,她还没想到这一茬。新帝登基,先帝留下来的女人们,总要有个安置。本朝也是有惯例的。有儿女的出宫同儿女一起过活,做个老太妃。没儿女的,不管青春几何,统统都被送到庵堂,为先帝守节。再有一种情况,就是先帝临死前指定的人,都要去陪葬。不过先帝过世之前已经不能开口说话,故此倒是免了活人陪葬。宫里面有生养的人,都是有数的。将儿女养大的人,也就那么几个人。其中又以慧太妃,贤太妃还有贵太妃为首。不过贵太妃是二王爷的生母,二王爷被囚禁在王府,就这样贵太妃还要出宫吗?
吕太后不动声色,“这事是应当。等皇上那里忙完了,哀家就同皇上好生说说,让你们都能早日出宫,同子女团聚。只是你们出了宫,就独留我一个老婆子,那可寂寞的很。”
慧太妃当即说道:“太后放心,逢二六的日子,咱们就进宫给太后请安,陪着太后说说闲话,解解闷。”
“那可就说定了。咱们都是几十年的老姐妹了,你们走了,哀家还真是不习惯的很。当然,哀家也不能阻止你们去同子女团聚。罢了,此事哀家放在心上了,你们都放心,皇上那里定会答应的。只是魏姐姐的情况,这该如何是好?”吕太后一脸担心的看着贵太妃。
贵太妃是二王爷的生母,娘家姓魏,比吕太后先进宫,当初又是四妃之首的贵妃,大家都低她一头。故此吕太后叫她一声魏姐姐,自然是合适的。
贵太妃连连摆手,“臣妾万万当不起。老二那孩子是个糊涂的,臣妾不求别的,只求他能幡然醒悟,诚心忏悔,让皇上饶他一命。只是这孩子性子有点左,他媳妇又管不了他,不得已,臣妾也只能求到太后这里,求太后开恩,让臣妾出宫守着他,好生教导一番。好歹他也要听听我这个做母亲的话。有我守着他,皇上和太后也能少操点心。还请太后成全。”
吕太后犹豫,慧太妃,贤太妃她就可以答应下来,不过贵太妃这里,还需要乾德帝拿主意才行。吕太后在宫中浸淫几十年,自然很清楚这里面的分寸。她绝对不会仗着是皇帝的亲娘,就随意干涉皇帝的事情。这样做,只会让母子离心,皇帝对她生出忌惮之心。连带着娘家吕家也不会有好果子吃。故此吕太后并没有立马答应贵太后,“此事太过重大,哀家也不能随便替皇上做主。不过魏姐姐放心,此事哀家会同皇帝说起。看看皇帝的意思,咱们再说此事也不迟。”
贵太妃也知道是这个道理,“臣妾多谢太后。”
“魏姐姐太过客气了。”吕太后态度很和蔼,让人心情放松。可见吕太后这人真的很会做人,即便儿子做了皇帝,她成为太后,也没有一下子就将昔日的姐妹打入地底。不管怎么说,吕太后这么做,也算是为了乾德帝赢得好名声。
做皇帝的人,哪个不想青史留名,不想有好名声。纵观历史上下几千年,上百个皇帝,真正能够青史留名,在历史上有好名声的皇帝能有几个?所以从现在开始,吕太后在面对外人的时候,务必做好身为太后的职责,为皇帝拉分。争取早早的消除外间传闻乾德帝逼宫先帝,得位名不正言不顺的流言。
事情说完,几位太妃也不好多留,故起身告辞离去。
吕太后懒懒的靠在椅背上,许女史上前,“启禀太后,皇后并诸位主子这会都在外面候着,等着给太后请安。”
吕太后先是点点头,接着又问道:“那个陆氏可来了?”
“启禀太后,都来了。来的挺早的。”
“让她们都进来吧。”
“遵命。”
众人鱼贯进入,恭敬行礼。吕太后这会心情还算不错,示意众人坐下说话。齐氏安静沉默,一句话不说,但是脸上略显委屈的表情,比说上一百句都管用。吕太后暗自叹了口气,目光转向陆瑾娘,顿斯微蹙眉头。
陆瑾娘低眉顺眼的,瞧着恭敬的很,偏偏吕太后就是讨厌她这个模样。总认为陆瑾娘内里藏奸,外表看着温良恭谦让,实际上心机深沉,否则一个没有娘家做靠山的小小庶女,凭什么生下一双儿女,品级跃升为众人之上。就连以前跋扈的罗侧妃还有林庶妃都要看陆瑾娘的脸色过活。这样的人,吕太后这几十年见过太多了,这样的人没一个是好对付的。只可惜齐氏的眼光还是有限,若是换做她来的话,早在发现有一点苗头的时候,就会将陆瑾娘这个女人给解决点。也不至于等到现在,羽翼已丰,无需娘家做靠山,她自己就可以成为自己的靠山,她的儿女就是她的靠山。皇上对她的信任和宠爱统统都能成为靠山。
吕太后看着陆瑾娘,表情冷冷的,即便认识到了现实,可是她也不会给陆瑾娘好脸色看。如今的吕太后已经不需要看任何人的脸色过活,所以她也不需要在人前刻意掩饰自己的想法。她就是厌恶陆瑾娘,她要让所有人都知道这一点。光有皇帝的宠爱又能有什么用,没她这个太后的点头,后宫之内,陆瑾娘还没胆子横着走。
“陆氏,听说你同老九之间有些不清不楚,究竟是怎么回事?”
陆瑾娘想到了许多的可能,但是唯独没想到吕太后会用这个作为开场。齐氏暗地里兴奋起来,她倒是要看看陆瑾娘有什么话可说。
陆瑾娘微微愣神,很快反应过来,“启禀太后,臣妾恪守本分,所言所行,都是在皇上的许可之下。太后所说的,臣妾着实不明白。定是有人污蔑臣妾。”
“哦,果真是污蔑吗?”吕太后不紧不慢的问道,“那你告诉哀家,之前那么多天,你人都在哪里?跟谁在一起?”
“之前臣妾从火海中逃生,就被福乐郡主的人接到了郡主府。这些日子里,臣妾都在郡主府。”
“那你在庄子上的时候,又是同谁在一起?为何你去了庄子,老九就跟着你去了。告诉哀家,你同老九之间究竟有什么名堂?”吕太后的语气突然变得严厉起来,厉声呵斥陆瑾娘。
陆瑾娘挑眉,“此事皇后也是清楚的。太后不妨问皇后,一问便知。”
“放肆,哀家要问谁,还需要你来安排吗?”吕太后眯着眼睛,不满的看着陆瑾娘,果真不是省油的灯。
陆瑾娘低眉顺眼的,“太后教训的是,是臣妾鲁莽。臣妾到庄子上去,完全是奉命行事。当初皇上进宫之前,就吩咐了臣妾,务必想办法将九王爷拖住。幸不辱使命,九王爷直到最后也没能及时赶回京城。”陆瑾娘微微抬起头来,“此事有许多内情,臣妾不知当说不当说。还请太后示下。”
陆瑾娘说完就低下头。她就赌一把,赌太后不敢让她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出内情,毕竟这对皇帝的名声有损。
果然吕太后想明白了其中的关键,却愈发的生气。陆瑾娘这个态度,在她看来,分明就是挑衅。但是偏偏还发作不得,免得让人说她苛待皇帝的功臣。吕太后冷哼一声,“此事哀家自会找皇上问清楚。此事哀家暂时不过问。不过昨日你在大殿内,当着众人的面口口声声的指责皇后,实为大不敬,这又怎么说?”
陆瑾娘做出惶恐模样,“臣妾治罪,臣妾单凭太后责罚。都是臣妾口不择言,心中义愤,这才会出言不逊。臣妾请罪,请太后皇后重重的责罚臣妾。”说完后,陆瑾娘立马起身,走到中间,重重的跪了下来,先是朝吕太后磕了三个头,然后又朝齐氏磕了三个头。
谁都没想到陆瑾娘会这么干脆的认罪,实在是出乎人的意料。不过这样也好,倒是省却了不少口舌。吕太后微微一笑,“竟然你也承认自己做错了,不罚你,难以服众,宫中规矩也荡然无存。既然如此,哀家就罚你……”
“等等。”皇上带着人大步走了进来。
齐氏顿时满腹失望,皇上来的也太是时候了,莫非有人通风报信。吕太后微微蹙眉,瞧着皇帝这模样,果真是将陆瑾娘放在了心上吗?
皇上先是给吕太后请安行礼,然后说道:“母后这里倒是热闹,刚刚朕听说要罚人,怎么回事?可是有人做错了事情。”
陆瑾娘依旧跪在地上,头也没抬一下,更没有朝乾德帝看一眼。乾德帝同样如此,看也没看陆瑾娘一眼。两人无形中,似乎已经有种默契。
吕太后笑着,“皇上国事繁重,这个时候怎么过来了。”
“不管国事如何繁重,儿子总该来给母后请安才是。”乾德帝笑着说道。
吕太后微微一笑,接着又板着脸,“你这孩子,怎么轻重不分。如今国事繁忙,皇上该以国事为重才好。哀家这里,皇上就不用天天来了。”
“朕明白了。”皇帝又道:“不过母后放心,该处理的事情,朕都处置完了。这会正好有点时间,朕就过来看看。母后放心,儿子知道分寸,不会耽误政事的。”
“那就好。既然你来了,中午就留下陪母后一起用饭,可好?”
“儿子听母后的。中午留下来。”
“这样不会耽误你的事情吧。”吕太后又不放心的问了一句。
乾德帝摇头,“母后放心,没事,不会耽误的。再说了,大臣们也要用饭。”
“说的也是。”
乾德帝到这会才有空看一眼跪在地上的陆瑾娘,好似刚刚发觉一样,好奇的问道,“陆氏为何跪在地上,可是惹了母后不快?”
陆瑾娘低眉顺眼的,也没吭声。
吕太后微微皱眉,一时间大殿内倒是安静的很。
乾德帝又转头同吕太后说道:“母后,这陆氏最是恪守本分。今儿想来也是刚刚进宫,还不适应,这才冲撞了母后。不如母后看在儿子的份上,饶了她这一次,可好?”
吕太后神情淡淡的,“皇上误会了,倒不是陆氏冲撞了哀家。只是哀家听说这人昨儿对皇后出言不逊,没大没小的,半点规矩也没有,总不能放任不管。故此让她说清楚。她也认了错,哀家正准备罚她。”
“哦,原来是这事。这事儿子昨儿已经罚了他,母后不如网开一面,这回就算了吧。”乾德帝貌似随意的说道。
吕太后眉眼轻跳,看来要重新评估一下这个陆瑾娘在皇帝心目中的分量。“原来皇上已经罚了她?”
“正是。罚她抄经书,一来以示惩戒,二来也是修身养性。将性子养好了,想来同样的错误再也不会犯的。”乾德帝随口说道。
陆瑾娘在心里头偷笑,只不过皇帝这话一出口,无论如何都不能收回。看来接下来的日子她是有的忙了。
吕太后点点头,“既然如此,那就罢了。不过陆氏抄写经书,抄写好了后,都送到哀家这里来,哀家要仔细检查。”
陆瑾娘知机,当即就应下,“臣妾遵命。”
吕太后想了想,又道:“以后每隔五天送一次,知道吗?”
“臣妾记住了,一定诚心抄写经书,用心忏悔。”
“如此甚好,起来吧。”
“多谢太后开恩。”
跪了这么久,腿酸痛的很。陆瑾娘小心翼翼的站起来,退到位置上。
吕太后挥挥手,“行了,你们都下去吧。皇上来了,哀家要同皇上聊聊家常。”
“母后说的是,儿子也有这个打算。”
众人退下,吕太后当即就问道,“皇帝,你心里面到底是怎么想的?莫非真打算宠那陆氏,打压皇后吗?这可是祸乱之源啊?皇帝可要三思。”
“让母后担心了。儿子并没有这么打算。只是之前皇后做的太过分了,儿子不得不敲打她一番。否则还不知她将来做出什么事情来。”乾德帝随口说道。
吕太后挑眉,“莫非皇帝认为那火真的是皇后放的不成?”
“母后不相信吗?朕已经派人调查去了,想必很快就会有结果。届时母后不妨也看看皇后究竟做了什么。她竟然想烧死朕的功臣,朕的儿子,连带老九也要烧死。若是被她得逞,这会儿子就是百口莫辩。朝臣都会认为那把火是儿子派人放的,目的就是为了烧死老九。”
乾德帝说到这里,重重的敲打桌子,“岂有此理。若桑朕不落她的脸面,她还沾沾自喜,自以为是。长此以往,后宫哪里还有安宁。”
吕太后蹙眉,“皇帝息怒。毕竟还没证据说此事是皇后做的。即便真的是皇后做的,想必她没有针对老九的意思。估计全都冲着那陆氏去的。”
“她不光是冲着陆氏去的,更是冲着朕的儿子去的。朕这么多儿子,也就是紞哥儿和绪哥儿稍微成才,她怎么敢。”乾德怒极,吕太后心惊。心中忧心,瞧着皇帝新里头已经对齐氏大为不满,这样子下去可怎么得了。
“行了,皇帝先息怒。若是此事真的是她做下的,哀家也不会放过她。定会好好的罚她。不过无论如何,面子上你总要维护一下她的脸面,好歹她是你的皇后。皇后若是没了体面,这宫里面的人个个人精子,会发生什么事情,不用哀家说,皇帝想必也是清楚的。为了后宫的安宁,皇帝对皇后也该多加克制。”
乾德帝点点头,说道:“母后提醒的是,朕记下了。”
“对了,陆氏同老九之间是怎么回事,怎么哀家都听说了一些闲言碎语。之前问她,她说是奉命行事。皇帝,此事你可要同哀家说清楚,可别让哀家被人蒙蔽了。”
乾德帝提起陆瑾娘,眼神都柔和下来。看得吕太后心惊不已。乾德帝将其中的情由,捡些可以说的都说了,最后说道:“母后想想,这陆氏是不是对朕帮助良多。而且此人一直恪守本分,并没有因为朕的宠爱就闹出不堪的事情来。对皇后那里,也是一直恭恭敬敬的。昨日的事情,不过是她气狠了,这才会口不择言。但是这事情错误也在皇后身上,并不在陆氏身上。再一个,朕政事繁忙,也希望身边有个能说得上的话人,愁闷的时候能为朕解忧。母后,陆氏很好,还请母后看在朕的面子上,不要太过为难于她。”
吕太后心里头很不高兴,没什么表情的说道:“皇帝都开口求情了,哀家岂是不懂道理的人。皇帝放心吧,哀家既然知道此事的内情,定不会让人再乱说。不过这事皇帝也太过冒险了,竟然将绪哥儿也连带进去。万一将来有人用这个来攻歼皇上和绪哥儿,该如何是好?”
“母后放心,此事儿子自有打算。”
“罢了,既然你已经打定了主意,哀家也不是多嘴多舌,惹人厌烦的老太婆。行了,皇帝放心吧,哀家心里有数,以后该如何对待这些人,哀家心里有谱。定不会让皇帝为难的。”
“多谢母后。有母后帮儿子看着后宫,儿子就放心了。”
将事情说开了,两母子又开开心心的说起别的话来。一个就是太妃们的安置,一个就是皇帝的女人册封的事情。毕竟如今都住在宫里面,总不能没名没分的。早点册封了,也好早点将身份定下来。至于皇后的册封大典,自然可以推迟,但是必要的是要先将册封旨意颁布下来。如此一来,皇后也能名正言顺的打理后宫。
再有就是皇子皇女们的身份,皇女们的册封,皇子们的册封,依旧对有功之臣的封赏。说到有功之臣,头一个莫过于窦猛。吕太后犹豫的问道,“多窦猛,皇上可有了打算?”
“不知母后有什么想法,儿子先听听看。”
吕太后想了想,说道:“窦家自太祖起,就一直在朝中为官。窦家的爵位历时五代而斩,到窦猛父亲那一代就没了。当年窦猛在西北立下大功,先帝就有心要封赏的,本想给一个爵位给窦猛,不过当时的情形有些复杂。给了窦猛爵位,那林续那里不可能不给。估计还有点别的缘故,此事就放下了。如今窦猛对皇帝有拥立之功,这些日子哀家也看的分明,他也算是鞠躬尽瘁。皇帝万万不可寒了功臣的心。皇帝这江山,目前还需要这些有功之臣来维护。如此才能保证政局稳定,江山永固。皇帝以为如何?”
乾德帝深思了一番,“母后说的是。朕虽然已经登基,但是朝中依旧人心不稳。废太子的余孽还没有彻底清除干净。这个时候,朕身边的确需要几个忠心的人来做事。窦猛很好,能文能武,不过朕还是认为他主持兵事更好。朕打算让他认兵部尚书,母后以为如何?”
吕太后轻声说道:“兵部尚书自然是好的,不过若是能给窦家赐下爵位,如此一来更好。窦猛也会更死心塌地的帮着皇上做那恶人。皇帝觉着如何?”
乾德帝还是有些犹豫,问道:“这样会不会太重了点。”
“对有功之臣就该不吝啬赏赐。不过是个爵位罢了,又算得了什么。至于钱财房舍田地,抄家几个勋贵,要什么都有了。”吕太后暗自摇头,毕竟是刚刚登基,还没完全适应如何做一个帝王,这格局还是太小的点。不过不要紧,等过个半年一年之后,皇帝就该清楚如何做才算是个合格的帝王。
皇帝越想,越觉着吕太后说的有理。之前他的想法倒是有点小气了。“儿子受教了。还是母后看的深远,儿子多有不如。”乾德帝就是这一点好,若是有不足之处,他会去反省,也不在意承认自己的不足。
吕太后满意的笑了起来,“你也不必如此。你如今刚刚坐上这个位置,许多事情都需要你亲自拿主意,一时间没想到也是有的。哀家在宫里面几十年,看尽了世间兴衰,总归也是有点心得。以后皇帝若是有什么难以决断的事情,不妨拿来同母后说说,母后虽然不能实际的帮你忙,却也能为你分忧一二。”
“母后谦虚了。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儿子今日算是真正见识了。母后见识非凡,真是女中尧舜。”乾德帝拍起马匹来,还真是没得说的。
吕太后乐的不行,“哀家哪里就有你说的那么好。哀家不过是多吃了几十年的饭,看的事情多了,自然有一些体会。想当年先帝登基的时候,形势比之你如今,更加困难十倍不止。先帝靠什么稳定局势,稳定朝政,靠的就是忠臣,就是那些老臣。那些从一开始就跟随在先帝身边的人。这些人用起来得心应手。靠着这些,先帝花了两三年的时间,总算肃清了朝堂。因此先帝对于那些老臣格外优容,即便老臣们犯了错,先帝多半也是睁只眼闭只眼。你看看那镇国公,最后不也是放了出来。连带裴氏一族,都得了恩典。”
“母后的话,儿子都明白。母后放心,朕定要做一个明君,不会让母后失望,更不会让父皇失望。”
“皇帝有此志向,哀家就放心了。皇帝放心大胆的去做,这后宫有哀家帮你看着,乱不起来的。”
乾德帝重重的点头,“那就辛苦母后了。”
“说什么辛苦,这江山是你的,母后自然要为你好好的守着。”
母子两人说了一通话,又用了一餐饭,乾德帝踌躇满志的离去。吕太后轻声一笑,还是经验不足啊,看来她还真不能清闲下来,还需要为皇帝好好的守着这个江山。
乾德帝一下子就忙了起来,连着一个月都歇息在思政殿。等到先帝落葬这一天,京城大动,有数的人都要亲自恭送先帝的灵柩入皇陵。乾德帝亲自扶棺,朝臣们跟在后面,皇宫嫔妃,众臣家眷,总之该来的都来了。乾德帝在皇陵忙活了两三天,这才回到京城。期间京城都由窦猛守着,并没有出什么篓子。那些不安分的人,全都被乾德帝带到了皇陵,故此即便有心人想趁机生事,也是不可能的。
回到皇宫后,乾德帝先是下旨册封淑妃娘娘为慈圣太后,将宁寿宫作为太后的寝宫。接着又是册封齐氏为皇后,立后大典推迟到年底。将凤藻宫改名为凤仪宫,作为皇后的寝宫。封陆氏为贵妃,赐居瑶华宫,为瑶华宫一宫之主。刘庶妃为德妃,林庶妃为慧妃,罗侧妃则被封为丽嫔,连带柳夫人夏美人都是嫔位。至于温姨娘,乾德帝体谅她跟了这么多年,不过顾忌她的出身,加加上有没有生养,最后给了个贵人品级。至于其他姨娘,如薛姨娘等人,品级上又要比温姨娘低上一等。
至于罗侧妃,以侧妃之品级,加上一双儿女,最终却得了个嫔位,其中内情就耐人寻味了。自有那聪明的看明白了其中关键,很明显乾德帝是不待见罗嫔的。若非她生了一双儿女,怕是连如今的品级都没有。
生为嫔,自然没资格独占一个宫殿。故此罗嫔就被安排在了瑶华宫的偏殿。其实一开始陆瑾娘是不答应的,奈何皇帝下了旨意,陆瑾娘不能公然抗旨,只能将此事吞下。不过后来陆瑾娘又将罗嫔打发到了芊柔苑,那里是瑶华宫最后面,旁边开了一道后门,如此一来,罗嫔要出门,就不用走主殿,直接从后门就可以出去。晚上将主殿宫门一关,那芊柔苑就成了一个死地,根本不会影响到陆瑾娘的生活。至于夏嫔就被安排在了刘德妃的宫殿里,柳夫人则是安排在了林慧妃的宫殿里。大家都学陆瑾娘的做派,将人安排在最后面,宫门一关,眼不见心不烦。大家各自过各自的日子。
宫中诸位主子的名分定了下来后,接着就是皇子皇女。唐方婵作为乾德帝的嫡长女,理所当然被封为大长公主,封号长乐。而唐方妤仅仅只有一个公主的封号,封号为长平。而婷姐儿则被册封为长公主,封号长安。至于乾德帝的胞妹,福昌长公主,则被册封为福昌大长公主。
接下来就是诸位皇子。唐方继被封为忠郡王,唐方纶被封为宁郡王。唐方紞则被封为安秦王,唐方练被封为韩亲王,唐方绪则被封为周亲王。等诸位皇子大婚后,就出宫开衙门建府。至于已故世子唐方纹则被册封为忠义太子。
这番封王,皇帝的心意昭然若揭,显然皇帝对大的两个儿子很不满意,不然也不会只给郡王的爵位。至于三个小的,如今年岁还小,朝臣们都还没接触过这几个皇子,故此大家也不好多做评论。至于已故世子的册封,众人也没有异议,也算是应有之意。
再接着,就是大赏有功之臣,首先就是窦猛,不光坐上了兵部尚书的位置,还被赐下爵位,定山侯,取义底定江山之意,可见乾德帝对于窦猛的重视。一时间,窦敏风头无量。无数人羡慕嫉妒恨。能做到窦猛这样的人,可谓是少之又少。先帝的时候受重用,可谓是先帝身边第一信任之人,不然也不会将皇宫大内交到窦猛的手中。结果等到新帝继位,这人又成了新帝心目中第一臣子,这样的殊荣,纵观历史,也没几个人能够做到。先帝时期的老臣这会都夹着尾巴做人,人家窦猛已然成为新朝第一人,所谓人比人得死,果然是真理。
除了窦猛外,其他有功之臣,乾德帝都是不吝赏赐。不过能够得到爵位的,除了窦猛外,也就是另外两个将军。都是在平叛中立下大功的人。另外福乐郡主那里,乾德帝并没有忘记,册封福乐郡主为福乐长公主,高希年也从郡马成了驸马。只可惜福乐长公主并不满意,她倒是希望乾德帝给她一个大将军坐坐,而不是什么长公主,忒没意思了。至于北安王府,已经是世袭莽替的亲王爵,赏无可赏,正在乾德帝为难的时候,北安王倒是识趣的上了题本,说是年老体衰,没能为皇帝做什么事情,实在是罪过,故此请罪。如此一来,倒是免了乾德帝的为难。
乾德帝满意的笑笑,难怪北安王府这么多年屹立不倒,光是这么识趣,就十分难得。不过乾德帝还是着人赏赐了一些财物下来。北安王世子有些忐忑犹豫,福乐长公主大手一挥,“怕什么,全收下就是。咱们收的心安理得。”若妃北安王府在关键时刻站队,还是站在乾德帝这边,京城的形势哪有这么快就平定下来的。
世子一想也是这个道理,故此也就心安理得的睡下了。
(https://www.uuubqg.cc/128_128712/6652440.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