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世子的崛起 > 六百零一、灵光+求死

六百零一、灵光+求死


  李星洲伸手去摸身边的人,结果却摸了个空,慢慢睁开眼睛,隐约看到两个人身影正在窗边借着晨光忙碌。

  “过来再睡会儿......”李星洲懒洋洋的道,说着伸手去拉人。

  阿娇害羞的退后两步,诗语则不客气道:“快起来,你昨晚不是说要去拜访薛大人吗,阿娇礼品都帮你准备好了.......”

  “这大清早的去什么去.......”李星洲懒洋洋翻了个身。

  “再不去人家就要去当值了,你以为人人都跟你一样清闲呢。”诗语道。

  李星洲伸了个懒腰:“嘿嘿,我可不闲,我忙着呢,只不过他们是白天忙,我是晚上忙,那都是忙啊。”

  阿娇脸色红的都快滴出水来。

  诗语也轻轻拍了他一下,“流氓......”

  李星洲哈哈大笑,自己起来穿戴衣服,说来他本以为战争结束回来之后能得清闲的过几天舒坦日子,没想到又卷入到此事中来。

  除了他没人能救杨洪昭,这事他必须奔波,好在除去何昭那个茅坑里的石头,其余六部官员,三司首脑,大多敏锐的察觉到局势变化,开始向他靠拢,此事他上门说话,基本都是答应的。

  特别是汤舟为这样的,他一开口,立即就胸脯拍紫了保证,自己绝对会在朝堂上帮助杨洪昭说话。

  虽然有了新突破口,不过又忙碌起来。

  这几天的奔走对他来说不过劳累,对杨洪昭来说就是性命攸关了。

  这件事是个开端,这个开口开得好,以后做事就会顺着很多,路还很远,要一步一步走。

  等一切尘埃落定,他能主宰朝堂时,很多事情就可以慢慢做了,比如早想好的修路,修路不只是为经商,更多的是要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从而降低剧烈改革带来的风险。

  这是李星洲的政治目的,但修路不同于其它,不只为他的政治理想服务,还能造福百姓,推动经济发展,所以他必定会做的。

  “如今看来,朝中没几个有骨气的啊,不是都从小读圣贤书的吗。”李星洲摇头嘲讽。

  诗语给他送来早点,然后摇摇头:“哪有那么简单,若是孤身一人,自然什么都不怕,可朝中那些大臣,大多数背后都是几十上百口人。有些牵扯更广,说不定就是几个大族望族,他们就算自己想要坚持,背后那么多人,也会逼着他们变节的。

  有时候是身不由己,大多敢豁出去的,都是那些一无所有之人。”

  诗语说着吧碗碟放到他面前,李星洲要动手,被她拦住了,“先去洗漱。”

  “你说的也有理,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嘛,所以我才担心太子。”李星洲一边洗脸一边说。

  “太子可不算光脚,就算皇上将来废了他,废太子至少也能得一王爵,安享半生不是问题。”诗语一边不满他的敷衍,把他拉回来继续洗,一边说。

  李星洲享受着诗语的服侍,点头道:“你说的也有点道理,太子野心没有胆子大,再加上这样的后顾之忧,他说不定真不敢轻举妄动。

  不过照你这种说法,那京中有多少光脚的人?京城可是权贵云集啊,大多数人家多多少少有些家业吧。”

  诗语想了一下,“有啊,杨洪昭就是。”

  “杨洪昭?他当了多少年的殿前指挥使了。”

  “那是之前的事,如今他是白身,在听候御史台发落,性命能不能保全还是问题,外加爱子新丧,不是一无所有是什么。”诗语终于细心的帮他洗好脸,然后用毛巾擦干。

  “你说得好像对......”李星洲点头。

  “再说北方那场大战,死了几万人,逃了几万人,那要毁多少人家,现在京城可到处都是光脚的人。”

  “是啊。”李星洲点点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如果不是被逼无奈没有谋生路子谁会进禁军,不说路不好走,还要年年被扣军饷,养家糊口都成问题。”

  诗语拧干毛巾,最后细心的给他擦了一遍,“所以武人家庭才出武人,不只是从小言传身教,还有许多是因没路子走,有路走的早去别处了。”

  “唉,做官不能由读书人来垄断。”李星洲叹口气道:“可惜这事要变,光想想就觉得如螳臂当车。”

  “你说些什么乱七八糟的话,不想活了。”诗语着急道,确实是不想活了,别说他一个王爷,说大了,要是他们李家敢公开打出这样的旗号,只怕江山都坐不住了,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李星洲一笑,“我不是只跟你说吗。”随后转移话题:“死了那么多人,京城多出那么多光脚的,只怕又要乱了.......”

  “嗯,还很有可能大多都是禁军中老人,很多应该已调到京中任武职,子孙一死,这些人恨朝廷也是不可避免的.......”诗语摇摇头:“也苦了这些禁军老人,算是世代报国了,自己被扣半辈子饷银,现在子孙后代又为朝廷战死北方......”

  听到这话,李星洲也嘘嘘不已,克扣军饷是皇帝暗中授意的,只有这样他才有安全感,才觉得能离间三衙将领和禁军,他们不勾结,皇帝才安心。

  皇帝确实有了安全感,可那些老禁军呢,皇帝自然是不会替他们着想的,毕竟天子要大局为重,所谓大局......就是皇权稳固至上。

  想着想着,李星洲突然联想到一些东西,脑子里有东西一闪而过......

  诗语说着站起身来,端起水盆,准备下楼去倒了,和煦晨光正好穿过窗户照进来,小屋亮堂起来,楼下有阿娇和月儿在浇花的声音,两人正在花园里高兴的说笑。

  细微的灰尘正在阳光缝隙中飞舞,屋子里又安静下来,蓦然,诗语停住了脚步,李星洲也愣了一下,随即两人目光交汇.......

  “禁军旧部.......”

  默契的,两人异口同声道,一个问题似乎终于明白过来,随即就是一阵彻骨寒意,脊背发凉。

  “我去找人。”李星洲匆匆说了一句,也来不及管什么拜访官员,立即噔噔噔往楼下走。

  诗语则丢下水盆,也不管那些了:“你小心点,我去找起芳。”

  两人匆匆下楼,李星洲就往马厩赶,都来不及与一脸诧异的阿娇和月儿解释。

  牵了眉雪,才到前院,就遇到何昭带着两人进来,一见他,何昭半避开脸,干咳两声,然后小声道:“咳咳,关于昨日之事,老夫.....老夫思来想去,确实有些鲁莽不周,不过我依旧坚持自己说的。

  你别误会,今日过来只是觉得可以再商议商议,并非........”

  他话到一半,李星洲匆匆从他身边急冲过去,回头一句:“你去正堂等我,回来再说。”刹那就没了人影。

  何昭张嘴愣了半天,脸黑下来,破口大骂,随即怒气冲冲的带人骂骂咧咧离开了王府,连府中的人根本劝不住......

  .......

  “将军,后天晚上天黑之后就是我当值,到时候让兄弟们进来,左臂系白巾,我见了自然会开城门放人。”一个了五十来岁,头发花白大半的老人道,对面坐着的正是杨洪昭。

  两人身处一处冷清小店,身前几个小菜,两壶浊酒,简陋无比,光线昏暗,窗外还能见宽阔大河,如此看来是城西附近。

  老人接着说:“到时人多热闹,喜庆节日,街上肯定挤得水泄不通,让兄弟们把家伙藏紧些,肯定好混过去。”

  杨洪昭没说话,连喝好几杯,然后才开口:“只是觉得对不起你们。”

  “将军哪里话。”老人摇摇头,苦笑道:“老头在禁军干了二十年,打过大大小小十几次仗,大的十年前打辽国,打吴王,小的在北边打辽人。

  这一辈子混下来几十年有个什么?死里活里的卖命,被扣了几十年的军饷,到老了连自己也养不活,全身的伤,一到阴雨天疼得路也走不动......”

  老人守着也喝了一口劣酒,苦涩难言:“朝廷呢,皇帝说什么,书生说什么?天天说忠君,报国,为江山社稷......呵呵,我不懂他们那些大人物说什么漂亮话,我活着比死还难过。

  以前不过因为家里还有个不成器的儿子,拼了老命也要活着,给他谋个生路,现在好了,他也死了。”

  “都是我的错,我把他们带去北方的。”杨洪昭苦涩的说。

  “将军,那些话不用说,几十年了,大家都懂,什么这个将军那个将军的意思,到头来都是皇帝老儿的意思,没饷拿谁愿打仗?临走前我就告诉过那不成器的儿子,让他打起来多往后跑,他就是死了,朝廷也出不起他的买命钱.......”老人说着用手捂住额头。

  “几十年啊将军,狗皇帝只为他的江山,吸了兄弟们多少血......我们这些人老了,一无所有,无依无靠,脑袋掉了碗大个疤,还会怕那狗皇帝。”老人说着又喝一大杯,然后道:“将军啊,不要想那么多,兄弟们早想这么干了,不只是你的事。”

  杨洪昭道:“是我无能,这么多年来我半点办不到,想开口又怕开罪言官,想直接奏报皇上,又怕被认为存有异心,我就是这么婆婆妈妈,举棋不定,到最后什么都没做成.......”

  杨洪昭说着老泪纵横:“我本想着再等等,等我有了战功,再战高些,说话皇上或许会听,结果屡屡一败涂地.......我是个窝囊废物!”

  说着他连喝好几杯,老人连忙拦住他:“将军!将军是仁至义尽了!

  将军不说,可我们其实都知道,将军家里破落,连年轻的护院下人都每几个,所有俸禄都用于贴补弟兄们的军饷。

  将军,这不怪你,想想当初冢大将军,狗皇帝连他的话都不听,连冢大将军都废为平头百姓,将军去说能怎么样,说不定是找死!”

  老人说着紧紧拉住杨洪昭的手,“将军!兄弟们都没什么怨言,所有人都是自愿的,我们都是些平头百姓,但我们是人,狗皇帝也是人,我们不怕死,我们忍了大半辈子,到时候就看看那狗皇帝怕不怕死!”

  .......

  李星洲带了十几个护院还有严孤,袖子里藏了一把手枪,急匆匆就向着杨洪昭府邸赶去。

  他一路纵马过市,很快就赶到杨洪昭的府邸,敲门却根本没人应答,李星洲让护院找了几个附近邻居来问,也都不知道。

  他只好又问了一些关于杨洪昭府上的话,慢慢的,很多信息也超出他的预料。

  比如他上次去杨洪昭府邸见他府中落魄,基本没什么下人,还以为是因为他回京之后被革职没了俸禄才落到如此下场。

  结果一问周围邻居,原来杨府向来如此,好几年来都是这样,以至于这些邻居有些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家旁边住着的是当朝顶尖的大官。

  李星洲心里更加担忧了,杨洪昭身为殿前指挥使,可是从二品大员,俸禄本来就不少,加上各种关系和巴结,礼物,总不可能这么落魄,那他的银子去哪了?

  如果杨洪昭真是一个爱兵如子的好将军,那就好说了,皇帝克扣军饷表面上做得似乎是三衙各指挥使扣的,其实度支司出银时就减了,他可能是将其补给将士们了,虽然杯水车薪,但至少多了一些。

  如果真是,李星洲的担忧就更加验证了......

  诗语的话提醒了他,北方死了那么多人,京城及其附近要多出多少“光脚”的人,这些人心中对朝廷,对皇帝积怨,而且积怨已深,不只是这次。

  很多人已经被朝廷扣了几十年的军饷了!所谓喝兵血就是这个意思。

  如今又加北方大仗死的几万人,更是雪上加霜,这些十几年,几十年的积怨都有可能爆发出来,而爆发的主体就是禁军!

  禁军也是人,不可能既让马儿跑,又不让马吃草,可皇帝就是这么做了。

  李星洲一直想不明白之前诗语告诉他的消息,为什么在他得胜的消息到达京城之后,杨洪昭居然还去了太子府,而不是来求他。

  那只有一种可能,杨洪昭不想活了!他一心求死,不求生,所以他求太子,而不求自己.......


  (https://www.uuubqg.cc/124_124355/7058536.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