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谋断九州 > 第四百六十二章 同窗

第四百六十二章 同窗


  淮州盛家以孝闻名,家族虽然庞大,子孙众多,但是父严子孝、兄弟和睦,彼此谦让有礼,族人之间偶有争执,就请年高德劭者居中裁决,人人以报官为耻。

  因此,当天下大乱时,淮州官民纷纷邀请盛家派人掌管州务,就连牧守与刺史,也先后让位,不敢与盛家相争。

  盛家推辞不过,勉强接过权柄,但是与别处的豪杰不同,盛家由三人掌权,同族而不同父,以兄弟排行,分别是行三的盛岸、行八的盛阔与行十二的盛荫。

  徐础入淮不久就遇上盛家军队,巧得很,盛荫就在军中,听说梁王使者到来,立刻下令将他带来。

  梁军进攻汝南城,盛家并非无动于衷,派一支大军前来远远观望,驻营地点离吴州反而更近一些。

  盛荫三十几岁年纪,颔下一捧垂腹长须,这是盛家人的标志之一,甚至有一种传说,声称盛家以胡须的茂盛与长短确定地位。

  这当然是无稽之谈,徐础不会相信,他知道盛家出过不少读书人,擅长掌兵的却不多,只有一位老将盛轩比较有名,他曾在冀州见过。

  徐础进帐时,盛荫正在看早先递进来的名贴。

  “在下梁王使者徐础,拜见盛十二将军。”徐础拱手道。

  盛荫放下名贴,“阁下莫不是楼家的那位徐础?”

  “正是。”

  “嗯。”盛荫点下头,目光看向帐中的十余位将领,“他还活着。”

  徐础笑道:“盛十二将军好像有些意外。”

  “不是意外,而是慨叹,慨叹大道崩毁,忠臣孝子枯死路边无人过问,乱臣贼子却能周游天下,所至之处皆得礼遇。”

  “乱世之中,的确没什么道理可讲。”徐础也跟着叹息道。

  盛荫笑了一声,“无论怎样,盛家不会亏待来使,徐先生有话尽管直说,说过之后速回梁王那里,带上我的回话:淮州虽弱,拥兵三十万,淮人虽愚,却不受人欺辱,请梁王整兵待战,盛家子弟须臾即至。”

  徐础露出一丝惊讶,“盛十二将军不先听听我要说什么,就给梁王回话?”

  “徐先生自可天花乱坠,盛家循道而行,回答不会因时而变。”

  徐础笑了笑,左右看看,见盛荫无意屏退诸将,开口道:“盛轩盛老将军何在?”

  “老将军不在此军中,这里由我做主,徐先生问他做甚?”

  “盛十二将军说盛家循道而行,我想问问盛老将军,当初进入冀州时,走的是哪条道路?”

  盛荫大笑,“徐先生不必含沙射影,盛家无论是西进秦州,还是过后北上冀州,皆循正道,是邺城女主当权,败坏乾纲、扰乱朝政,盛家不得已而有便宜之举。可惜天不佑本朝,赶上贺荣入塞,又有徐先生这样的人巧舌如簧,从中作梗,令盛老将军无功而返。”

  “盛老将军是这么说的?”徐础又显出一丝惊讶。

  “徐公子还是省些力气,莫问我们盛家的事情,只说梁王的意图吧。”

  “梁王邀盛家再来一次‘便宜之举’。”

  成荫沉默一会,突然笑出声来,“梁王想攻冀州,应该北上,为何往南来汝南?”

  “汝南乃洛州之城,梁王去那里征兵。”

  “鲍城主早奉盛家为主,汝南已属淮州。”

  徐础笑道:“九州界域分明,朝廷虽弱,皇帝尚在,盛家越州夺城,循的是哪条正道?”

  盛荫冷冷地道:“梁王还想再度利用盛家,告诉他,别做梦了。”

  “遗憾,本是天作之合,双方获益,盛十二将军……”

  “不送。”盛荫不愿再说废话。

  “天色将晚,我能在这里借住一晚,明天一早上路吗?”

  盛荫哼了一声,“天一亮就走。”

  “多谢。”

  徐础住进一顶普通的帐篷,好在只有他与昌言之两人,倒不拥挤。

  对盛家的态度,昌言之一点也不意外,“上次联军入冀虎头蛇尾,这次梁王又不顾旧谊,来攻汝南,盛家若能原谅他才怪。其实要让我说,公子白来一趟。总算是进入淮州,了公子一桩心事,如今只剩下吴州没去过了。”

  “了解一下盛家人,终归没有坏处。”

  “我看书上说,谋士足不出户,就能纵论天下形势,只凭一二事迹,就能判断某人强弱善恶,只有公子非要亲眼所见才行。”

  “远观有远观的方法,盛家事迹昭著,其实可凭此判断,不过亲眼见过之后,更踏实些。可惜只见到一位,还有两位不知是怎样人。”

  “公子觉得盛家有前途吗?”

  “远远观之,盛家既想要循道之名,又想要枭雄之实,前途堪忧。”

  “我觉得梁王其实不错。”

  “哈哈,你还在担心我会投靠宁王?”

  昌言之正色道:“我的确不希望公子为宁王所用,但是我说梁王不错,乃是真心话。”

  “怎么个不错法?”

  “我知道许多人经常嘲笑梁王的那句‘大梁帝胄’,若在从前,我也觉得这是个笑话,现在却以为难得。为何?乱世之中,有人趁势而起,称王称霸,可是一到需要冒险时,全往后退,皆存自保之计。跟随公子一路走来,敢于迎难而上者唯有汉州楼长史、荆州陈病才、东都梁王……江东宁王寥寥数人而已。凭心而论,楼长史与公子虽是兄弟,但无兄弟之情,陈病才对公子毫无信任,宁王残暴专断,不必我来多说,只有梁王以帝胄自居,志存高远,能用公子之计。”

  “你说得我快要心动了。”徐础笑道。

  “可公子还是另有打算。”

  “我并无打算,只是还没有下定决心。”

  昌言之叹息一声,正要再说下去,外面有人道:“盛家小辈,求见徐先生。”

  昌言之掀开帐帘,迎进来一名年轻人。

  年轻人的胡须刚刚遮住咽喉,长着一对极明亮的眼睛,和蔼可亲,进帐之后拱手道:“在下盛皑,拜见徐先生。”

  徐础记得此人是盛荫身边诸将之一,还礼道:“皑将军稀客,请坐。”

  盛皑坐在对面的铺位上,昌言之斟茶,见此人带刀,决定守在门口,没有离开。

  盛皑也没有单独交谈的意思,饮一口茶,笑道:“徐先生可能不记得了,咱们曾是诱学馆同窗。”

  徐础意外道:“恕我眼拙,真的想不起来。”

  “不怪徐先生,那是五年前的事情了,我在诱学馆只待了不到一个月,就回家守丧,三年期毕,诱学馆却已不在。”

  即便没有天下大乱,诱学馆也会被朝廷取消,徐础问道:“既是同窗,皑将军似又年长,我断不敢当‘先生’之称。”

  “徐先生不必谦逊,我虽离开诱学馆,与馆中诸教习常有书信来往,尤其是闻人学究,他曾在信中盛赞徐先生之才。”

  “皑将军可知闻人学究的下落?”

  “许久没联系啦,我一直有个猜测,以为闻人学究早早查知乱世将至,所以提前找个地方避难。”

  “有这个可能。”徐础笑道。

  两人谈论馆中往事,盛皑虽然只待过一个月,对馆中学生却很熟悉,说起一些姓名,连徐础都不认识。

  “令兄楼中军现在广陵城,我过些天要回去一趟,徐先生要带句话吗?”

  徐础摇头,“知道楼中军在哪里,就足够了。”

  两人闲聊多时,盛皑终于说到正事,“实不相瞒,我在帐中听到梁王的建议,颇感兴趣,当时不好开口,所以特意求见徐先生,愿闻其详。”

  “盛十二将军心意已决,皑将军……能说动他?”

  “盛家三主,十二将军这边说不通,还有另位两位。”

  徐础想了一会,说道:“梁王此次攻冀,与上次不同,天时、地利、人和全都考虑到了,计划周详,可有九成胜算,但是不得盛家相助,断难成功。”

  徐础将马维的计划大致说了一遍,尤其是功成之后如何防御贺荣大军的反扑,却将宁王的一部分省去,“梁王兵少,若得盛家相助,可连并州一同夺下,事成之后,洛州尽归盛家,梁王北据冀、并,再与江南群雄联合,贺荣人几面受敌,必然逃之夭夭。”

  盛皑边听边点头,“计划确实周详,可我们盛家最担心的不是贺荣人,而是南边的宁抱关。也是盛家一时大意,纵虎归山,让宁抱关在江东坐大。当初广陵王在吴州招兵买马,他一死,兵马分据各郡县,竟然全被宁换关笼络过去。宁抱关时时窥视淮州,盛家纵有北上之心,难解腹背之忧。”

  徐础沉吟不语。

  盛皑笑道:“徐先生还有什么话不能说吗?”

  “的确有件事,本应该等盛家稍稍赞同梁王之计以后再说,现在……有点早。”

  “徐先生这就多心了,既要说服盛家主事之人,又不肯将话说清楚,可有些难。”

  徐础又想一会,“宁王攻淮乃是疑兵,其实意在荆州,他想凭江自保。”

  盛皑长长地哦了一声,“如此说来,连梁军也是疑兵?”

  徐础笑着点头,“所以盛家并无后顾之忧,尽可与梁王一同北上攻冀。”

  盛皑起身,拱手道:“我已明白,观此形势,联手入冀确是妙计,我会尽量说服主事公,请徐先生回去转告梁王,让他先做北上准备,盛家稍后。”

  徐础将盛皑送到帐外,回来之后连笑几声,昌言之却极困惑,“公子刚才所说全是实话?”

  “一字不虚。”

  “可是……这么快就兜底,盛家人怕是不会相信吧?”

  “我此行是为梁王除一后患,不是来让盛家人信我。”

  :。:


  (https://www.uuubqg.cc/124_124204/7024901.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