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皇帝求援
大明朝廷的财政已经支撑不住了,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信息,崇祯皇帝连上交税银的日期都规定了,证明如今的形势万分危急,也等于他是受命于危难之际。[ads:本站换新网址啦,速记方法:,..com]
两百万两白银对现在的俞燕飞来说,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他不是拿不出来,海伦和蜜拉贝尔在寕波府的宅邸中,留了一大笔金山银海,在几个大的钱庄银号还存着一笔巨款,应付这种事情可谓轻而易举。
但是有个问题,这笔银子不能拿出来的太轻松,要显得极其为难,拖拖拉拉好久才凑出来,要不然会有天大的麻烦。俞燕飞现在还没有自保的能力,三岁小儿闹市中拿着黄金,这种危险连傻子都能搞清楚。
至于专折密奏的权力,是俞燕飞成功的关键步骤,等的就是这样的机会,只有和崇祯皇帝实现了对话,他穿越的优势才能体现出来。朱由检虽然连京城的大门都没有出过,可是不可否认他是个有谋略的皇帝,此刻的神智是清明的,凭着自己把三个学生举荐到豫南省,就敏感的得出了李自成将会在那里坐大的信息。
豫南省连年灾荒颗粒无收,加上崇祯十年的时候,东阁大学士杨嗣昌献计增兵十四万,加饷两百八十万两,作为剿灭张献忠和李自成起义军的基础,而这笔银子是分摊到老百姓头上的,对豫南省的民众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人饥饿了自然要找活路,李自成就是用这样的机会逐步扩大力量,朱由检和大臣们不是不明白这个道理。
可现在的大明四处是窟窿,朝廷的资源很有限,特别是财政状况糟透了,顾得了川西之地就顾不了豫南省,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朝廷采取的策略是先把张献忠的队伍剿灭,然后再掉过头来对付李自成。在杨嗣昌用兵川西期间,如果豫南省能够维持现状不恶化,就是最大的胜利了,所以朱由检对如何经营豫南省格外上心。
俞燕飞为难的说道:“三位公公容禀,下官先前手里的确有一点银两,想办法和曹家借一些,两百万两白银勉强能凑出来。但是三位公公也知道,最近陈家店在拼命的收货,准备过两天装船出海到外夷诸国做买卖,眼下实在是拿不出这么多的银两,还请诸位公公多宽限一些日子,年底如何?”
吃人嘴短拿人手短,俞燕飞名下船队在海外诸国做买卖得到的利益,他们三个可是有三成利润的,而且也相信俞燕飞说的是实情。
东厂和锦衣卫详细调查过陈清扬的家庭背景,这也是必要的程序,只不过陈家人从来都不知道有这回事,陈家虽然也是世代经商的大家族,但家庭矛盾重重,不可能倾力支援陈清扬。更何况陈家也没有这么多的财富,两百万两银子,就算在大明,能够一次拿出这么多银子来的人,恐怕也是屈指可数的。
韩赞周和其余二人对视一眼,有点尴尬的说道:“清扬啊,咱家刚才也说的很明白,这次的要求万岁爷也知道非常困难,你刚接手市舶司,前期为水军投入了大量的银子,而税银呢,则是刚刚开始征收,距离两百万两天差地别。”
吴木青无奈的说道:“当初我们规定三个月内完成,现在不过刚过了一半的时间,这么要求你咱家心里也是不落忍,可咱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朝廷正在剿灭张献忠叛军的节骨眼上,又快到年关了,朝廷百官的薪俸还没有着落呢,万岁爷心急如焚呢,当奴才的无论如何也要为陛下分忧。”
高永顺说道:“出海的事情当然不能耽搁,反正银子已经买成货物了,清扬你还照常进行这次的买卖。至于万岁爷的要求,司礼监高公公有密令,允许你对那些不缴纳税收的海商动手治罪,罚没他们的家产,当然了,高公公对你也很照顾,这次的事情你不要出面,让东厂的高怀铮去办,你只需要筹措一百五十万两即可,这也是咱家三人为你争取的最大的限度了。”
给自己省了五十万两倒不算多大的喜事,不出面做恶人,这才是一件求之不得的好事,俞燕飞急忙站起来说道:“感谢三位公公的厚爱,晚辈当然会知道轻重的,月底一百五十万两白银一定准时送到韩府。”
韩赞周笑了笑说道:“好人你做,恶人由东厂来当,这种事情咱家都不敢相信,就这样吧,我们要回府了,记住,抓紧时间把你的密折送到咱家府上,万岁爷等着看呢!”俞燕飞说道:“公公,据说田贵妃娘娘的父亲,朝廷的左都督田弘遇马上就要赶到金陵城了。”韩赞周说道:“虽然很多事情咱家可以插手,但这件事,需要靠你自身解决,你要记住四个字,刚柔并济!”
一番谈话下来时间就到深夜了,俞燕飞和三个家伙把公公们送走,回到餐厅不由得有些惊讶,这么长的时间过去,饭菜居然还是热气腾腾的,飘来的一阵香气让他们顿时食欲大振。还好这时候陈圆圆进来解释说道:“听说三位公公驾到,我们姐妹就知道短时间内没法开饭,所以就把你们的饭先吃了,然后让厨房重新做了一桌。”
韩文熙叹道:“清扬老弟,家有贤妻啊,真是让为兄感到羡慕。”俞燕飞看了看陈圆圆,笑着说道:“最重要的是没有浪费一桌上好的饭菜,这种节约粮食的做法我非常支持,家里人口多,不省着点就得喝西北风了。”
三人对他的抠门简直无语了,能够掌握佛郎机商团的采购大权,成为大明第一富商只是个时间问题,守着金山银海哭穷,你大爷的,咱不带这样玩的!
给崇祯皇帝的密折内容很好写,这是在心里推演过几十遍的东西,但俞燕飞必须要严密的进行措词,因为稍有不慎就会惹出**烦。白话文转变成古文格式,还要把自己的意思清晰的表达出来,何况给皇帝的奏折需要避讳的很多,就像是开头的称呼,就够难为人的。
俞燕飞等到三人走后,来到书房提起笔来想了半天,都不知道该怎么写,熬得身边给他端茶倒水的月媚都犯困了,还是一个字都没有落到纸面上,最后狠狠的把笔一扔,说道:“尼玛,明天就找个师爷过来,老子受够了!”
其实在大明朝,并没有师爷这个专门的职务,而是称之为幕友或者幕僚,顶多算是萌芽或者酝酿阶段,到了清朝才是师爷的全盛期。
但在官府中,官员请幕僚是很常见的事情,有个经验丰富熟悉朝廷典制的人在身边,会节约很多时间省很多的精力。
奏折是清朝的称呼,在明代上书最高统治者的文书称之为奏本和题本,但凡公事必须要用题本,像是谢恩之类的私事用奏本。xh118
(https://www.uuubqg.cc/121_121600/6447514.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