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宋末十二英杰
陆秀夫叹息一声,低声道:“云飞,你现在去,只怕是晚了,这时候,侠客令的争夺应该已经有结果了。”
赵旭深深吐出一口气,想到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心中不禁怒气上升。
抬头扫了一眼陆秀夫,见他脸上关切眼神,深深吸了口气,压下怒气,低声道:“大哥,两位兄长定然会去抢这侠客令,云飞想去看看,成吗?”
陆秀夫拍拍他肩膀,低声道:“好,我们偷偷去,看完就回来。”
赵旭喜道:“好,看完就回来,走!”
不待陆秀夫反应过来,拔腿就往书院深处跑,赶到操练场,举目望去。
见操练场围满了人,赵旭点足而立,无法看清里面场景,只听到呐喊之声不断。
忽然一阵嘹亮的声音从里面传了出来。
“哈哈哈,我王安节抢到第一枚侠客令牌,‘赵客曼忽隐,吴钩霜雪明’!”
赵旭听了心中一震:
“王安节,他父亲是名将王坚。他自己也是顶天立地的汉子。”瞬间,前世关于王安节的记忆浮上心头。
王安节,名将王坚之子。1275年,贾似道兵溃丁家洲后,江南诸多要镇相继失陷。
王安节苦守常州数月,常州城破,又率领残兵巷战,被捕后拒绝投降被杀,临死前大呼“吾乃王坚之子,王安节!”
赵旭正沉浸在对历史英雄的回忆之中,不一会儿,又听到一阵喊声:
“哈哈哈,我边居谊抢到了第二枚令牌,‘银鞍照白马,撒他如流星’!”
“边居谊?”他心中诧异,寻思:“这名字没有听过,不知道是哪位英雄人物?又或者是历史中没有留名的无名英雄?”
前世中历史课本中关于宋末英雄的内容寥寥无几,若是自己在扭转乾坤,定要让后世之人记住他们才是!
还未想明白如何让后世之人记住这些英雄人物,又有一道喊声传来。
“哈哈哈,我麻士龙是第三个,‘十步杀一人,千里不流行!’”
赵旭听了心中又是一震:“麻士龙,宋末骁勇无敌的虎将。”
顿时,前世关于麻士龙的记载浮上心头。
1275年,蒙古兵发建康,分三军,丞相伯颜将中军入常州。
文天祥遣张全、尹玉及麻士龙援之,麻士龙率残兵五百,击杀元兵数千、将多名,然而张全握兵自保,终寡不敌众,战死。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这句诗真是太配这位无双虎将了。
他心里暗暗祈祷;“老天保佑,这位虎将在战场之上不要再遇到张全这样猪狗队友了!”
又寻思:“不知道下一位是哪位历史名将?”
这时,又听到喊声响起来。
“第四位侠客令牌,是我天水马塈,‘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于民’。”
赵旭心道:“这个名字却是没有印象,天水马塈,就是天水人士,想来应该是三国锦马超家族的后人!”
不一会儿,又听到声音传来:
“我王世昌终于拿到令牌了,太好了,‘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哈哈哈。’
“不是邓世昌?是王世昌?”赵旭眼睛一亮,‘哦’的一声,拍了一下自己脑门,自言自语道:“记起来了,似乎是帮助名将张钰守神臂城的那位将军。”
接下来拿到侠客令牌的是王立,侠客令上的诗句是‘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这人赵旭知道,乃是守卫钓鱼城的名将。直到南宋灭亡后三年,他还在苦战支撑,最后为了钓鱼城百姓不被屠戮,才投降元朝。
后续一人,如雷贯耳。
正是宋末三杰之一的张世杰。
他的话语却是与前面师兄截然不同:“‘三杯吐然诺,五岳到为轻’,以后这枚侠客令牌将因为我张世杰而流芳百世!”
赵旭心道:“前世的张世杰,有大志而无大才,为将有余,为帅不足,志存高远,以死殉志,与文天祥、陆秀夫齐名,也算是流芳百世了。”
正想着,却听到里面传了一阵争吵之声。
“两位先生,你们怎么能跟我们抢这侠客令牌呢,这与理不合呀。”
却听到一位中年人的声音传了出来,这声音充满悲愤。
“自圣人祖逖创立十二侠客令牌,已过千年,这期间书院弟子秉承圣人‘杀生成仁’之道,前仆后继,至今已有数百名弟子魂归星空。可是却只有学生,而没有一位先生。”
少年的声音响起:“可是,先生,这是院规呀,岂能违背?”
中年人的声音更加悲戚:
“你们年轻人战死沙场,我们这些老人却是白发人送黑发人,我们真是不想再送下去了。万事开头难,今天就让我姜才来做第一个吧!”
说到这里,中年人的声音又加重了几分,登时豪气四起。
“从今往后,侠客行将不再只是书院学生之浩然之行,还应该有书院先生的身影。如此,正气之道才能长存。
万里院长,诸位学生,还请你们成全姜某的一点个人私心,也请成全书院先生们的一点私心。”
偌大的操场骤然静了下来,众人想着先生姜才的话语,沉默不语。
赵旭心中震撼不已:“这‘侠客行’乃是‘杀身成仁’之道,本应该人人唯恐避之而不及,此刻在书院之地,却是师生争先恐后前往。”
又想着:“这天下的脊梁本就不在高高在上的庙堂之上,而在庙堂之下的芸芸众生,他们应该就是鲁迅先生所说的‘名族的脊梁’吧?”
这时,又一阵声音传了出来。
“姜才,好样的。不过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可不能让你一人潇洒而去,我谢叠山也要拿一块侠客令牌。”
“谢先生,不可!”里面传来一阵年轻人的求饶声音。
“哈哈,来不及了,你们还年轻,再修炼几年,再来抢过。我谢叠山拿的是‘眼花耳热后,意气连你生’,姜才你的是什么?”
“谢老鬼,我的是‘千秋二壮士,煊赫大梁城’”
“哈啊哈,千秋二壮士,莫非李太白仙人暗喻我们这两个老鬼要声名鹊起,在襄阳城名震天下吗?”
赵旭这才想起来:
“哦,原来是姜才大人,历史上,他退守扬州,以攻为守,主动出击,多次击败元军。
后奉命与李庭芝率七千兵南下福建,入泰州,被元军四面围住。裨将孙贵、胡淮孝叛变投敌,迎元军入城,姜才被捕,从容成仁。”
又想道:“谢叠山?没有听过这名字。这位谢先生应该是会意错了,这‘千秋二壮士,煊赫大梁城’应该是暗喻姜才和李庭芝两位将军镇守扬州,而名扬天下。”
他见令牌已经出了9张,却仍然没有张顺和张贵的消息,暗暗替他们着急:
“难道以两位哥哥的身手,居然无法得到侠客令牌?”
这时,一个熟悉的声音终于响彻天空。
‘哈哈,哥哥,我张贵终于拿到侠客令牌了,‘救赵挥金锤,邯郸县震惊’。”
赵旭心中大喜,转而又有一阵莫名悲凉之感,心道:
“这侠客令牌难道有先天灵性不成,居然如此贴切,两位哥哥救援襄阳,突破数道防线,虽然最后壮烈牺牲,但却是名扬天下。
这张贵哥哥既然拿了第十张令牌,不知道张顺哥哥拿到了哪一张?”
这时传来一阵大喝之声:
“这位师兄,看你打扮,乃是主修文道,打战的事情,你一个文弱书生来凑什么热闹?”
赵旭心中疑惑:“是呀,打仗是主修兵科的师兄弟事情,这文弱书生去到战场里,不是去喂狼吗?”
却有一道熟悉的婉约之声传来:
“书院哪条规定说文道弟子不能抢这侠客令牌了,这侠客令牌有先天灵性,可不是光靠蛮力的。战场上也是一样,打仗可是要靠脑子的。”
说着语调忽然变得豪放:“哈哈,我陈文龙也得到侠客令牌了,‘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赵旭想道:
“昔日,元军南下,各地守将纷纷投降,只有陈文龙拒绝投降,后被捕,押送经杭州谒拜岳飞庙时,气绝而死。
他的母亲也是女中豪杰,被监于福州尼寺,病重无药,旁人无不落泪,其母言道:‘吾与吾儿同死,又何恨哉?’亦病逝。真是有是母,宜有是儿。”
“这诗句‘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与陈师兄的前世命运也是相称贴切,莫非这冥冥之中,果真有天意存在?
那么张顺大哥呢?自己是否也能改变他的命运?”
又过了一会儿,自己最是牵肠挂肚的声音在耳边响了起来。
“多谢各位师兄弟的承让,这第十二枚侠客令牌,张顺暂且保管。‘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赵旭回想了这十二个师兄,见他们个个都是历史中的英杰人物,可比自己强多了,心中的怨气渐渐淡了下来,自我安慰道:
“罢了,这十二位师兄可比自己有资格得到侠客美名,待见到陛下,我再谋一个其他官职吧。”
他抬头望向张顺和张贵,见他们神情激动,心道:
“相比前世的草莽英雄,这一世因为自己的到来,两位哥哥的成就自然更大。哈哈,我得上前祝贺他们才行。”
深深得吸了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心情,正欲喊两位哥哥的名字。
(https://www.uuubqg.cc/120_120072/6110741.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