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隐忧(2)
抽调这部分五行卫入川黔,朝廷会答应么?辽东那边又会产生怎样的连锁反应?皇帝又会怎么想?
川黔之乱,已经搞得朝廷灰头土面了,如果将五行卫全部调入川黔,以五行卫强大的战斗力,川黔还有抵挡得住五行卫的兵马么?
如果过五行卫造反,只怕西南地区立刻就要易手。五行卫如派兵东下,直取湖广、江西、安徽、两浙。以五行卫的攻击速度,只怕还没等朝廷反应过来,长江以南就不复为大明所有了。
这也是董宣武急于平定川黔之乱的原因所在。
就算有问题,大不了平定贵州后,董宣武率兵来回来清剿一次。奢崇明都不是他的对手,有必要担心那些残兵游勇么?
董宣武担心的京城永定河畔的工业区。
以五行卫财力和的训练方法,即便朝廷真的将那七千人拉走,董宣武也不太当一回事。只要给他半年的时间,董宣武完全可以再拉出一支五行卫来。
但是,张宝真的那么可靠么?董宣武不敢肯定,虽然上一次广宁大捷、宁远大捷中,张宝表现可圈可点,可不知为何,董宣武对他总是心怀芥蒂,放心不下。
不过,即便这样,广宁军在辽东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只要广宁方面不出突然的变故,凭着这四万兵马,就算野猪皮造反,张宝拖住野猪皮一到两年应该不成问题。
不过,经过这一段时间的相处,董宣武认为,朱燮文比他之前预料要有能力得多,也负责任得多。直接将战后的永宁交给他,应该问题不大。
这一点董宣武能够理解,作为一位合格的皇帝,就算再信任一个人,也永远不会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天启皇帝显然希望将张宝打造成皇家的另一支亲卫军。
据探子传回的情报,周东子等人在五行卫经过训练后,将五行卫的训练方法带回到了广宁军中,张宝这四万兵马,基本是按照五行卫的模式重新训练过。
张宝如今拥兵四万,已经升任广宁总兵,以辽河为防线,坐守广宁。同时因为张宝也是朝廷布置在辽东制衡袁崇焕的一颗棋子,所部兵马粮饷从优发放。
可是,董宣武认为这种情况不会太长久。
没有了子弹和炮弹,得不到补给,战士们手中的步枪连烧火棍都比不上,战斗力会受到严重的削弱。
原来,北京城外还驻扎着五个营的新编五行卫,董宣武还不太担心。可是朝廷如今开始对那五个营动起心思来,而对政治一向不太敏感的熊廷弼显然不是那些老狐狸的对手。那五个营,眼看就要散了,威慑力会大减。
也许正因为如此,反而引起了天启皇帝对张宝的兴趣,反而对他青睐有嘉。
这样一位老江湖,真的能被京城中那位行事还显得有些幼嫩天子拿捏在手中么,董宣武对此深表怀疑。
五行卫虽然精,但数量不多,即便是辽东战事结束后,皇帝也只允许将五行卫扩充到一万四千人。这是皇帝能够接受的最高底线。
现在朝廷还没意识到那些工厂对五行卫的重要性,安心地享受着那些工厂给他们带来的财富,如果他们意识到了,着手对付那些工厂,拆散那些工厂,五行卫该怎么办?
那才是他这个刚刚形成的军事集团的核心所在,没了那些还处在原始阶段的工厂,就算董宣武现在并不缺银子,五行卫又能支撑多久?
此人野心太大,绝非什么忠君爱国之辈。他把大把银子都花在那四万大军身上,究竟图谋什么,董宣武真有些拿不准。此人不出事则已,一旦出事,必定是大事。
正因为如此,辽东战事结束后,董宣武基本就断绝了与他的来往,尽量洗清与他的关系。甚至曾经密折上奏,让木匠哥小心此人。
一旦新兴工业这一块被朝廷掌握,五行卫就算是被彻底卡住了脖子,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能任人摆布了。
如果董宣武还在北京,董宣武相信,以他这几年来在张宝心中投下的阴影,还可以镇得住他,让他不敢乱来。可是现在董宣武身处南疆,他的影响力还波及不到那么远。
山雨欲来风满楼,时间紧迫啊!
董宣武当然不是担心朝廷将那五个营七千多人夺走。
马世龙等一系将领在袁崇焕上任蓟辽督师后,便被调往宁夏。麾下兵马,基本都交由张宝部。
当然,永宁地区的稳定,董宣武也考虑过。五行卫歼灭掉奢崇明及其主力后立即挺进贵州,那些不甘心失败的残余势力必定不会甘心失败,一定会出来捣乱。
只不过他没有董宣武那般资本雄厚,又是天子亲卫军,不缺钱,张宝不行,即便朝廷对张宝部特别优厚,即便他在广宁加了重税,想法子搜刮民才,但四万新式军队的巨额消耗,张宝根本支撑不起。所以,广宁军只能算是五行卫的简装本,训练强度和装备水平都与五行卫有一定的差距。至于部队的福利也是跟五行卫没法比。
所以必须尽快解决川黔这边的战乱。在贵州建立起新的工业基地。但这一切最需要的就是时间。必须在朝廷醒悟之前,必须在辽东大乱之前,为五行卫再造一个稳固的后勤基地,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不能让五行卫受制于人,更不能让战士们提着步枪却只能跟凶恶的敌人去拼刺刀。
而广宁军人数多而不精,正好可以作为平衡董宣武另一支力量。
现在所幸的是,新兴的工业这一块,还牢牢地掌握在五行卫手中,还没有出现什么危机。朝廷显然还没有意识到这一块的重要性,没有对它出手,只是对军工厂看得比较严。
可是,张宝真的是那么好控制的么?
而且,从现在的情况看,董宣武认为,野猪皮再次造反是迟早的事,辽东必有一战。而辽东可与女真军一战的,恐怕只有张宝部了。
此人可不是董宣武,心狠手辣,翻脸比翻书还快,当初他是如何对付红缨会的,董宣武记忆犹新。
:。:
(https://www.uuubqg.cc/107_107296/6038376.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