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八零年代农场主 > 第457章 商场遇故人

第457章 商场遇故人


  怎么说呢?若非杜秀英觉得,自己大小也是一个有头有脸的人物,哪怕平日里行事再如何地低调,哪怕为了逛街而特意换了一身普通的衣服,但,凭薛家的地位,就注定了她随时都面临可能会被人“认出”来的风险。

  这种情况下,她哪敢将脸面和尊严抛到一旁,卯准一个专柜,挑一大堆自己喜欢的衣服尽情地试个够?然后,再以一种见过大世面的人才具备的挑剔眼神,将每一件衣服挑出无数个毛病。之后,在专柜小姐那被打击得震惊茫然的神情中,拍拍手,挥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姿态潇洒飘逸地离开?!

  不怕回头,这件事,就在最短的时间里传遍大街小巷?见到的每一个人,不论是自己的朋友,抑或是敌人,都拿一幅“我明白,我理解”的同情和怜悯的目光看着她?背过身后,却又肆无忌惮地嘲讽讥诮她攀上枝头,也没能从麻雀变成凤凰?

  真到了这时,才是“哭都找不着地儿”!

  而,现在嘛?既然,有人心甘情愿地做“冤大头”,那么,不顺手宰上一宰,也确实对不起自己这颗蠢蠢欲动的心了。当然,也能顺便弥补下自己此次来到京城后,被迫送出去的一大手钱物的损失。

  虽然,这些东西,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才是用到了薛玲身上,大部分都用到了其它人身上。但,归根究底,他们夫妻俩想要留在京城,也是为了就近照顾薛玲,那么,归到薛玲身上,又有哪里不对?

  杜秀英是这样想的,当然也是这样做的。

  就如此刻,她就用一种欣赏的眼神看着专柜里的衣服,手指略带几分不舍地摩挲过每件衣服,挑了又挑,选了又选,才挑出几样品质款式价格均最合心意的衣服,然后,就在专柜小姐热情的笑容和殷勤周到的服务里,拎着这几件衣服去试衣间了。

  薛玲无奈地抚额,杜秀英的演技,乍眼望去,确实当得起形像又逼真的说法,然而,落到她眼里,却几乎处处都是破绽。

  “麻烦,这些衣服,也都包起来。”不就是十来套衣服嘛?不就是几百来块钱嘛?对薛玲来说,一切能用钱解决的事,那都不是事儿。

  于是,等到杜秀英试好衣服,准备像以前那样挑刺,将专柜小姐的信心打击一空后,才本着“适可而止”的心态,买下那么两三套衣服,顺势得到专柜小姐发自肺腑的“好人”感慨,就见专柜小姐笑得一脸谄媚地迎了上来,一连串不重复的拍马的套话说下来,只将有心找茬的杜秀英也都吹捧得有些飘飘然后,才将打包好的十来套衣服,恭敬地送到了杜秀英手里。

  “这……”杜秀英愣了愣,很快,就瞪向薛玲,念叨道:“咋又买这么多衣服?不是告诉过你,就算再有钱,也要省着点花……”

  然而,这幅“嘴嫌体正直”的姿态,又如何能瞒过从某方面来说,也算是见多识广的专柜小姐?因此,她就上前几步,又是一通的夸赞吹捧之词,话里话外都是对杜秀英的艳羡:生了薛玲这么个年纪轻轻,就有能耐孝顺父母的姑娘,真是上辈子修来的福份。

  正常情况下,这番话,任谁听了都会打心底生出一种叫做骄傲和自豪的情绪来。然而,换了杜秀英嘛?却是只觉得自己的心脏仿佛被蚂蚁啃嗜着,看似轻缓得不会引人注意的又麻又痒的疼痛,却很快就由量变转为质变。若非竭力支撑着,只怕,此刻,众目睽睽之下,她就做出“西子捧心”的动作来了。

  薛玲站在模特面前,歪着脑袋,佯装欣赏着模特身上的套装,同时,也在思忖着这套衣服是否适合杜秀英似的。然而,事实上,她心里的小人儿却笑得满地打滚,只恨不能这一刻能长长久久。再不然,就停留在这一刻,也是好的。

  眼见,薛玲是指望不上了,杜秀英磨着后槽牙,脸上的表情有瞬间的狰狞。不过,在被专柜小姐察觉到之前,却又迅速换了一张温和愉悦的笑脸来,对着专柜小姐微微颌首,虽一言不发,却从言谈举止间流露出一种“家有小棉袄”,或者,应该说是“苦心甘来”的欣慰和感慨?

  “阿英。”这道熟悉中透露出几分亲昵的声音,对以前的杜秀英来说,颇有几分不愿意应付,却又不得不强压下去,以免被对方察觉到一二的厌烦和无奈。而,今天嘛?却只觉得这位出现的时机还真是再巧妙不过!

  下一刻,就见杜秀英循声望去,眼眉弯弯地招呼道:“阿梅,你什么时候来京城的?怎么不跟我说一声,也好让我尽尽地主之宜啊!”

  “前几天才到的。”被唤阿菊的女人,约摸三十来岁的年纪,但,一身的雍容奢华气度,却隐约间表明了她的身份。在她的身后,有两个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看似一幅“苦力”样,实则,不论衣着打扮,抑或是容貌气质,都给人一种世家贵公子感觉的男子。

  而,这三位旁边的人,却熟悉得让薛玲忍不住眯了眯眼。

  是谁呢?竟然是曾和她有过一面之缘的孙夫人和李文斌母子俩!而,由孙夫人和阿菊那有五六分相似的容貌中,也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猜测来……

  果然,下一刻,就听杜秀英笑盈盈地为双方介绍起来。

  “孙阿姨。”薛玲这一句问候,吸引了在场所有人的目光。

  然而,哪怕,在这样蕴含着各种含意的灼灼目光里,薛玲也依然一幅淡然自若、处变不惊的模样。甚至,还歪了歪脑袋,一幅不太明白众人为何会拿这样诡谲目光瞅着自己,就连两位孙夫人也没对自己的问候给出个反应的疑惑不解模样。

  不等几人反应过来,薛玲又自觉找到了原因所在般,唤起三位年轻的“苦力”来。

  “陆家哥哥。”

  “李家哥哥。”

  陆长安&陆长平:“……”他们虽然是一对很有默契,让人不止一次感慨“心灵相通”的双胞胎,但,在这一刻,也被薛玲这“天外飞来”的神一般操作给震住了。简单地来说,就是薛玲这一声问候,究竟是唤他们中的哪一位?

  李文斌:“……”虽然,早在初见时,就知道这姑娘不好对付,但,他是真没料到,这姑娘还能“作”出新高度啊!该说,果然,不愧是薛家五代单传的“小公主”,这不出声则矣,一旦出声,那拉仇恨值的功力,真是妥妥的!

  “玲玲。”杜秀英叹了口气,一脸宠溺中又透露出几分对薛玲这么个被薛将军捧在手心里疼爱,达到了“要月亮就不给星星”嚣张跋扈程度的闺女的无奈,“她们都是我的朋友,你可以唤她们一声‘梅姨’和‘兰姨’。”

  梅姨?兰姨?这称呼,乍听之下,给人一种极亲昵热络的感觉,但,结合这两位港城数一数二豪门千金小姐的身份,可就让人颇有几分意味深长了。

  薛玲不用特意抬头观察,都能敏锐地感知到这一刻,两位孙夫人脸上的笑容虽不变,但,肌肉却不由自主地抖动了下。

  一瞬间,她竟不知该感慨三位之间的“塑料姐妹花”情谊,还是该为接下来,将遭受到孙家两姐妹屡次三番算计,却依然不知道自己究竟哪里得罪了姐妹俩,颇有几分摸不着头绪感觉的杜秀英,深深地掬一捧同情的泪水。

  “这两位,是你梅姨家的两位哥哥,你可以唤他们‘长安哥’和‘长平哥’。”

  “这位,你也见过,应该唤他一声‘文斌哥’。”

  薛玲深深地看了眼杜秀英,既然,杜秀英执意如此,那么,她又怎能不送对方一程呢?

  “梅姨、兰姨。”

  “长安哥、长平哥、文斌哥。”

  不过一个称呼,别说唤一声,就算以后每次见面的时候都必需这样称呼对方,可,那又如何?

  说到底,在薛玲看来,连薛建平和杜秀英这两位给了她生命,虽没尽到养育之恩,确实拥有“生恩”的父母,都被她排斥在心房之外。那地位,连时常来往的左邻右舍都不如,也就最多比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陌生人多上几分而已。

  这种情况下,指望她会因为所谓的“爱屋及乌”心态,将两位孙夫人当成自己的长辈,将三位年轻男子当成自己的哥哥们来看待?做梦,还比较快!

  虽然,薛玲心里这般腹诽着,但,脸上却并没显露分毫。

  都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眼下,对杜秀英来说,能在这家新开的商场里遇到两位孙夫人,可不就应了这句话嘛!而,对于两位孙夫人来说,有杜秀英这么个“地头蛇”在这儿镇着,那作用,可大了去!

  最简单,也是最直截的,莫过于眼下这家外国人进军华国,率先在京城开设的一家大型商超里售卖的许多东西,尤其,那些港城和澳城也不容易抢购到的高档进口商品,可不就能肆意地买个够,不用再像之前那样收着了嘛!

  就如此刻,除了杜秀英外,那两位孙夫人试穿起衣服饰品的时候,那还真是手指轻点,就将该专柜当季新品全部挑了出来。然后,不厌其烦,或者,应该说是乐在其中地一件又一件的试穿。偶尔的时候,才会本着不能让杜秀英生出“用过就丢”怨恨的想法,和杜秀英闲聊几句家常。

  薛玲呢?却并没有再像之前那样,只要杜秀英一个眼神,就会在杜秀英精挑细选了两三件衣服,去试穿的时候,毫不犹豫地将被杜秀英看过的衣服全部买下来。甚至,还有意无意地学着陆长安、陆长平、李文斌三人一般落在最后面。偶尔,在三人有意无意地抛来话题时,适当地接上几句,更多的时候,却是一幅思索什么重要问题的游离在众人之外的模样。

  对此,杜秀英心里是很恼恨的。尤其,每当两位孙夫人妙语连珠般地推荐某件“高大上”的衣服饰物,并在撺掇着她去试穿或试戴了后,更是一句话不重复地夸赞起来,那一幅热切推销,偏又句句都发自肺腑的真挚,分分钟就碾压了受过培训的专柜小姐。

  这种情况下,被吹捧得飘飘然的杜秀英,除了从手袋里拿出钱包付钱,并在专柜小姐打包好,学着两位孙夫人一样,将袋子递到薛玲手里,由薛玲这位孝顺又体贴的“小棉袄”拎着外,还能做些什么呢?

  当然,陆长安、陆长平和李文斌三人,不仅是嫡亲的表兄弟,还是从小玩到大的伙伴。可以这样说,在李文斌跟着陆家两兄弟学习官场权谋的时候,陆家两兄弟也会跟着李文斌学习由国外传进来的所谓的一系列的西方礼仪。这其中,就包括“绅士风度”。

  因此,往往,在薛玲从杜秀英手里接过装了衣物饰品的袋子,还没能真切地感知到这份袋子的重量,下一刻,就会被三人中的某一位接过去,拎在自己手里了。

  对此,薛玲那叫一个适应良好,甚至,还落落大方地冲对方感激地一笑,没有丝毫华国小姑娘和年纪相当的少年相处时的紧张、羞涩、惶恐和不安。毕竟,这三位,连李文斌也是第二次见面,而,陆长安和陆长平两兄弟,可是真正的初见呢!

  而,这样的薛玲,也让三人高看一眼,紧接而来的就是若有所思。这一点,由三人不止一次在薛玲注意不到的角度,交汇的颇有深意的眼神中就能察觉到。

  只可惜,三人什么都预料到了,就是没料到顶着“天才”的名声,并在十来岁的年纪,就置办下一份让他们这些受着家族精英教育长大的世家子弟,也都必需仰望甚至膜拜庞大产业的薛玲,并非那些不明真相的外人或嫉妒或艳羡之下酸溜溜地说出来的“仗了薛家的势”,而是真正的拥有自己独特的能耐。


  (https://www.uuubqg.cc/106_106568/6123504.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