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太子偏要娶我 > 2.第二章

2.第二章


  去年秋,贵州铜仁苗人动乱,迅速引发湘黔边苗民相继叛乱。不管是天灾不断,还是官逼民反,这个苗头绝不能助长,否则后患无穷。今天这儿也乱,明天那儿也反,皇家威严何在?于是,她爹忠勤伯齐修封平蛮将军奉旨领军平乱。

  齐修自小便练武不辍,弓马拳脚、刀剑枪矛这些样样拿得起放得下,十五岁就考中武状元,这些齐无忧都知道。可领兵的本事,和自身武艺是不是高强,完全是两回事。

  好在终于有好消息传了回来,一家人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

  齐修随大军返京,回来已经是两个月之后。

  先是进宫被皇上问话,又留在宫里吃了点心。回到家里,已是黄昏时分。

  方氏领着孩子们早已在大门口等候多时。

  随着胡同口传来阵阵马蹄声,齐无忧不由伸长了脖子张望。

  尘土飞扬中,银白色的铠甲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齐修身材高大,面庞英俊,气质沉稳,眉宇间流露出来杀伐果断的威严。见到他们,他微黑的面庞上露出大大的笑容,凝望着妻儿的目光比身上的铠甲还要明亮。

  待下马来,他先看了含着泪水微笑着站在孩子们身后的方氏,眼神柔和,低声道:“辛苦你了。”

  方氏面颊一热,不由低了头,吩咐孩子们:”快叫爹爹!“

  齐灏和齐鸿眼眶微红,恭敬地喊了一声”爹爹“。

  齐无忧的声音却软软娇娇的,婉转如黄莺。

  齐修应了声好,拍拍两个儿子的肩膀,然后蹲下身,一把捞起齐无忧,问道:“好闺女,想爹了没?”

  “想了。”齐无忧搂紧他的脖子,大声道。

  因为靠得近,她闻到了她爹身上实在说不上好闻的味道——马味、汗味、黄土味,铁锈味……虽然进京面圣前肯定在驿馆好好梳洗了一番,可现在正值仲夏,大热天捂一天,呵……

  但齐无忧一点不嫌弃,心里反而有种踏实和满足之感。

  宝贝闺女的一句话乐得齐修眉开眼笑,他打量着快一年没见的小人儿,五官还是精致漂亮,皮肤晶莹的象是玉雕出来一样,一双眼睛明亮璀璨,黑白分明,像是白水银里养了两丸黑水银,配着修长而服帖的眉毛,又漂亮又精神。

  “你娘给你吃了什么好吃的,现在真的是沉手了。”齐修说着还抱着她掂了掂,像是在幺份量般的。

  齐无忧:“……”

  扎心了,老爹!

  “快进去吧,娘还等着呢。”方氏擦了擦眼角,催促道。公公去世的早,太夫人年轻守寡,精明强势,待她极好,从不无缘无故摆婆婆的架子让她立规矩。这么多年了,更从未往齐修屋里塞一个人。因此,婆媳俩关系一直很亲密融洽。

  齐修点头,却没有把女儿放下来,就这么抱着走进去。

  “老爷把她放下吧,她都七岁了。”方氏笑道。

  这年头的人都是虚两岁。

  齐修用带着薄茧的手摸了摸女儿肉乎乎的脸蛋,小孩子的皮肤本来就嫩,何况富贵人家的孩子养得娇。他这一年里,手里握的尽是冷冰冰的刀枪剑,哪里抱过柔软娇嫩像一团棉花的孩子。一时间,心里软得能滴出水来,怎舍得放下?!

  但是妻子的话也十分着紧,他朝着方氏笑道:“你不也说她今年七岁了吗?明年她又大了一岁,这样抱着就更不合适了......不如趁着她今年才七岁,再抱一次……”

  方氏含笑嗔他一眼,没再说话。

  齐无忧闻言灿然一笑,笑容比那火红的石榴花还要绚烂。

  齐修见了母亲自是一番阔契,然后一家子人高高兴兴吃了顿团圆饭,太夫人就放儿子去歇息。

  齐灏和齐鸿已经按规矩搬到了外院,只得在路口和父母妹妹分别。

  齐无忧被方氏牵着走,听着父母说着家常话,奴婢们都远远地坠在后面。突然,她看到齐修乘人不备,挠了挠方氏的另只手掌心,再看她爹含蓄而热烈的眼神黏在方氏身上,明晃晃地读懂了含义:一年未见,肾、是、想、念。

  齐无忧醒过味来,她此刻就是人家两口子小别新婚的电灯泡。

  “娘,我今晚和你还有爹睡。”齐无忧仰着小脸,笑得一派天真无邪。她年纪小,又是女孩子,虽然有了自己的院子,但仍然经常撒个娇和方氏一起睡。

  齐修闻言干咳了一声,然后一本正经吩咐道:“何勇家的,你带大小姐去歇息,我和夫人有话要说。”

  没有给齐无忧再说话的机会。

  何勇家的是过来人,自然知道老爷和夫人有什么“话”说,立刻应喏,上前抱起了齐无忧。

  齐无忧乖乖伏在奶娘怀里,她哪里就真的想讨人嫌?!不过是想看看她爹脸皮有多厚,实践证明,她爹的脸皮比城墙拐弯还厚。

  方氏脸上微微不自在,转过脸不看父女俩。

  翌日清早,兄妹三人早早来给父母请安。

  方氏穿着湖色十样锦的妆花褙子,端正地坐着,和平日没什么两样。但那红润的面颊,比平时更艳丽的唇,却生出十分的妩媚来。

  齐修则手里端着茶盅,嘴角轻翘,一副神情愉悦的样子。

  给父母行过礼后,齐无忧不顾恭立在旁的哥哥们,撒着娇儿爬到了父亲的腿上。

  齐修骨子里是个典型的封建士大夫,从来不管后宅的事,加上抱孙不抱子的传统,所以他即使同样喜爱并看重两个儿子,但却少有什么亲昵的举动。而对这个从来不怕他,对他很依赖的小女儿,他总是硬不起心来。

  于是,他嘴上说着:“都进学了,可不是小孩子了,小心哥哥们笑你。”身子却调整了下姿势,让女儿坐得更舒服。

  齐无忧不以为意,冲着哥哥们做了个鬼脸,又嬉笑着靠在了父亲的怀里。

  齐修宠溺得笑笑,遂问起女儿:“……跟着你娘认了多少字?读了什么书?听说开始学女红了?”

  方家,祖籍浙江德清,是江南屈指可数的官宦世家。祖上曾出过一位帝师,一位阁老,方氏的祖父是己丑年的状元,累官至吏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虽已病逝,但其三子两个是进士,长子就是方氏的父亲——方耀成,如今已是福建布政使,从二品。

  方氏虽是女儿家,但自小天资出众,跟着兄长一道和父祖读书习字,学问见识俱是不凡。两个儿子都是随着母亲启的蒙。

  齐无忧一一作答,末了还娇憨地道:“娘甚是严厉,每日都要写满三百个大字,写得我手酸。还要做女红,我的手指都扎成筛子了。”

  齐修听着女儿撒娇,心像泡在蜂蜜里,一软再软。可他也知道妻子是为了女儿好,摸了摸她的小胖手,笑道:“你娘的德言容功,俱是好的,又从小跟着你外祖父读书,一手颜体比我写得还好。你能得你母亲的指点,可要懂得珍惜。”

  齐无忧恭声应“是”。

  方氏脸上闪过一丝笑意。

  却听齐修接着道:“不许偷懒,可也要劳逸结合。女儿家学这些,不是让你去科举或者成了针线上的人,只是让你识文断字,晓事明理。”

  方氏哭笑不得。

  齐修这才正式问起儿子们的功课:“每日何时起,何时读书?我们家世代武勋,你们的骑射也不可放松,能拉几石的弓……”

  和对女儿的宠溺不同,父子三人对答俱是严肃认真,连调皮如猴的齐鸿也成了小老头儿模样。

  齐无忧却不知,对于长子,齐修颇有些无奈。嫡长子是荣耀,也是责任,齐灏的性子说好听了是老成持重,其实就是木讷,没点小孩子的活泼劲儿。而且齐灏的长相竟然酷似自己的岳父……

  当年方家本已经给方氏挑了好几个女婿人选,都是清流世家的年少有为之人,其中还有少年进士。

  结果齐修因巧合见过方氏一面,一见钟情,心心念念。于是自己跑上门来毛遂自荐要做女婿。方老太爷气得差点要关门放狗,方氏却提出来看一看是谁,这一相看,就看对了眼。

  文官清流和勋贵公卿是完全两个圈子。后者是世袭,说难听点,多是些躺在祖宗功劳簿上享受余荫的纨绔子弟。

  而官宦世家不同,想出仕就要科举,即使老子是首辅,儿子也得老老实实从童生试考起。

  所以齐修这样世袭公卿出身,又是带兵打仗、让文人轻视的大老粗,实在不符合方家的审美。

  但就是这样一个莽夫楞是拐走了自家闺女。

  方老爷子心里不爽,见齐修一次,就要叫到书房从头到脚考校一次。齐修也不是目不识丁,想当年也是皇帝钦点的武状元。可他还需要更多的时间练习骑射,研读兵书,那点子墨水在老爷子面前实在不够看呢。

  后来,方耀成携家眷去了福建任上,齐修才松了口气。偏每次写信问安,都要被提醒——字如其人,有时间多练字。

  如今见了长相性子越来越像岳父的长子,齐修心里的郁闷可想而知。

  次子倒是长得像他,但却是个粘上毛就是活猴的调皮鬼…… 

  古代封建父子的相处模式比较简单粗暴,何况是积攒了近一年的教子之情!简直如泛滥的黄河水,全招呼到了齐鸿身上。

  齐鸿:“……”

  他看看面色无波的大哥,再看看坐在父亲大腿上的妹妹,真怀疑自己是不是亲生的。

  齐无忧心道:果然,公平这种东西在他们家根本不存在,夹心饼干一样的老二的日子不好过呐。

  亲子时间结束,又一起去宜年居给祖母请安,之后齐修带着儿子们去了家里的练武场。

  齐无忧也按捺不住跟了过去。

  平整的练武场内,齐鸿在蹲马步,这马步的蹲法,她见一次就会在心里默默吐槽一次。因为这马步让两条大腿几乎掰成了一字,如果用一个词形容的话,那就是——扯蛋,纯字面意思。

  看得齐无忧没蛋也疼。

  得亏她是女孩子,不然光是这个姿势已然要了她的老命。

  此时,家里请的师父手持竹条,呼啸着打在齐灏的小腿上:

  “再开直点儿!”

  “后背挺起来!”

  “抖什么抖!再抖加一炷香!”

  齐无忧抿了抿嘴,齐鸿瞥见了她,汗流雨下的脸上却朝她露出个大大的笑容。

  齐无忧回他个加油的手势。


  (https://www.uuubqg.cc/105_105651/5630653.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