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九零年代奔小康 > 第十章 心思不一

第十章 心思不一


  竹溪村村主任安老爷子的女婿胡毅拿着镇上交通局的“铁饭碗”,因着这层关系,谢支书和老主任一统计完村里要去镇上卖粮的人数,就借着胡毅那边的便利,提前订好了几辆运粮大卡车,说好到竹溪村往镇上的公路口子枫桥岭那接人接货。

  这天一大早,老主任和谢支书就分头在村里的粮库外和枫桥岭那等着了。

  村里各家各户要去卖粮的人络绎不绝地往粮库里赶,由留守的老主任一一核对收粮入库时登记的名册,从村里统一建的大粮库里取了自家粮,有板车的推板车,有耕牛的套了牛车,纷纷往村口运。

  一时粮库通往公路的路上人来人往,大家卖力地喊着号子,热火朝天地小心运送着辛苦了一年的收成。

  “安爷爷,不对啊,昨天咱们挨家挨户问了,要去65户人家,怎么今天都到这会了才来了50户啊?”

  过来粮库这边帮忙的谢支书大孙子谢时秒一直在心里记着来领粮的人数,等人领完粮走得差不多了,心里一清点,就发现了不对劲来。

  日头渐渐高悬,有出发得早的村民粮已经差不多要运到枫桥岭了,但老主任数了数刚才勾过的粮册,远远不到昨天统计到的户数。

  他女婿胡毅和运粮车那边提前打过招呼,约好的是今天早上10点半在枫桥岭接车,这会要是再不出发,就赶不上趟了。

  “是啊,怎么少了这么多户人家?到时候赶不上运粮车,人得再多费劲往镇上跑不说,那车空跑一趟还得落人家司机师傅的埋怨……”

  老主任看了看手里握着的怀表,背着手踱了几步,急得汗都冒了出来。

  时间不等人,不能这么干候着了,老主任拉过谢时秒交待着:

  “阿秒,你快找几个村里的大孩子一块,赶紧去这几户没来的人家问问,最多再等两刻钟,再晚枫桥岭那边肯定等不住得先走了。”

  “,安爷爷,我这就去。”

  谢时秒答应着就一路飞奔着去喊人去了。

  老主任焦急地在粮库门口等着,手心都冒了不少汗出来。过了一刻多钟,远远只见谢时秒和几个村里的孩子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

  “安爷爷,杨大树他家说先不卖粮……”

  “太爷爷,李新家说过段时间粮价还涨,今天不去镇上了……”

  几个孩子把各自问到的情况七嘴八舌地向老主任汇报,一时听得老主任脸都黑了。

  这些混账东西,昨天还说得好好的,他比着人数让女婿托关系好不容易求了车来,偏偏临出发了给他变了卦,气煞人也!

  老主任愤愤地跺了脚,让孩子们各自散了,怒气冲冲地就回了村委办公室。

  也是巧了,老主任刚进办公室,就接到了他女婿打来的电话。

  胡毅那边也是头大,运粮车临出发前,有辆卡车突然出了毛病,发动机启动不了,那辆车的师傅给胡毅招呼了声道了个歉,就一脸晦气地自修车去了。

  因为镇上汽车公司空闲的车有限,即使胡毅已经算是有门路了的,一时也调不到别的车来。

  一收到消息,胡毅这边赶紧打电话过来和他老丈人知会一声,免得到时候大家伙把粮运到了枫桥岭却装不下车,白白跑一趟不说,他老丈人的威信肯定也要受影响。

  老主任原还像个气葫芦,黑着脸接的电话,一听他女婿说的突发情况,肚里的气一下子跟被针戳破了似的泄完了。

  “这真是……”

  听他老丈人说早上村里有十几户说好要去卖粮的人家临时变了卦,等了半上午都没过来,胡毅那边也不禁摇了摇头,叹了声气。

  “爸,跟那起子没信用的人家甭生气,没得把自己气坏了。也正好了,就是他们那几户再变卦想来了,也没车子给他们坐了……”

  听着老丈人那边还有些气呼呼的样子,怕老人家气出个好歹来,胡毅那边赶紧安慰了老主任几句。

  另一边,谢支书带着村里要去卖粮的村民们顺利和运粮车碰了头。知道少了辆车,谢支书那边也没多说什么,笑着给几位辛苦跑过来的司机师傅递烟递水,热情地招呼起来。

  日头晒,时间紧,大家也没多寒喧,一袋接一袋地就往车上装粮。

  秦家老大秦望明天生有一把好力气,他又是不惜力的,主动揽了往车里接粮的活。

  几个年轻的司机师傅都是厚道人,也不干看着,纷纷上前帮忙。早点装完,他们也好早点出发。

  里头年纪最大的司机师傅想去帮忙,他车队的徒弟们没让,就和谢支书在树荫下歇了会,两人一起抽了支烟。

  “哟,这后生,力气真大!”

  看着秦望明那举重若轻、一袋接一袋飞快装运的利落劲,老师傅不由得击掌夸了一声。

  “那是秦望明,他可是我们村出了名的庄稼好把式,今年收的粮就数他家亩产最高。他家几兄弟都是勤快人,这次去镇上也数他们家运的粮最多。”

  先前在村里统计人数时,就提前议好这次的车费按出库时勾去的粮重来平摊,所以谁家运的粮多也不是什么不能讲的,谢支书也没多想,随口就把事和老师傅说了。

  老师傅听了这话心里便活动开了,照这村书记的意思,这秦家的稻米质量想来肯定不错,自家也得吃粮,不如提前找人收购一些。

  因着心里存着事,老师傅还特地找了个用毛笔写了大大的“秦”字的粮袋,上下观察了一番。

  一看这干干净净的粮袋子,就知道是户讲究的人家,老师傅第一眼先就对秦家人存了好感。

  粮袋子用粗线密密地缝了三排,手都插不进缝里,里面的粮是什么样还看不着,不过凑近了一闻能闻到浓郁的稻米清香。

  果不其然,等几辆运粮卡车栽着竹溪村一行人到了安阳镇粮站时,粮站工作人员一一验粮“扣杂除水”后,秦家的稻米是竹溪村这一批粮里质量最高的。

  另一边,秦望荣和孙老爷子早早地从村里出发后,此时已经在去往省城玉江市的路上。

  去丰都的火车是第二天下午,时间很紧,两人没在镇上多耽搁,顺利搭上了每天唯一一班去市里的大巴,一路向北出发。

  这时候的公路路况参差不齐,一路上十足颠簸,大巴还遇上了一次熄火,一车的乘客都急得不行,有脾气急的差点和司机干起架来。

  总算有惊无险到了第二天凌晨四点多钟,祖孙两人才终于到达了本省首府玉江市。

  秦望荣是第一回进省城,清晨的空气中还笼罩着些许白雾,空气中弥漫着各种各样的市井味道,即使天还没亮,城市里的行人就已经络绎不绝了。

  “卖茶叶蛋啦……香喷喷的茶叶蛋,五毛一个,童叟无欺啊!”

  “卖馄饨喽……现做的馄饨,实诚的大骨头底汤!”

  ……

  此起彼伏热情的叫卖声从四面八方灌入耳中,听着十分新奇。

  秦望荣背着行囊,紧紧跟着自家老爷子走出了车站。


  (https://www.uuubqg.cc/100_100888/5305142.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