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舌尖》火爆!!
“第一集:自然的馈赠!”
《舌尖上的华夏》第一集的开头无疑是非常成功的,一种隽永的味道沁入每一位观众的心田,让人为之迷醉。
它不是商业大片上的那不断爆炸、打斗、3d、imax给人强烈的视觉刺激快*感,也没有情情爱爱给人的心灵抚慰,但它却有着一种源自血脉、心灵上的一种感动……
“片头很棒!很有感觉,大赞!”
“王导果然是国际名导,那句子,一听就非常舒服,泱泱大华夏,土地广阔,美食众多,听得我都觉得有一种自豪溢满全身。”
节目中开始播到第一个地方……香格里拉。
“云南香格里拉,被雪山环抱的原始森林,雨季里空气阴凉,在松树和栎树的混交林中,想尽可能的跟着卓玛的脚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卓玛跟妈妈在森林中寻找一种精灵般的食物——松茸,一种珍贵的食用菌,这种菌只能在没有污染的高海拔山林里才能存活。”
“在大城市的高级餐厅里,一份碳烤松茸价格能够达到1600元,松茸的香味浓郁袭人,稍经炙烤,就会被热力逼出一种矿物质的酽香,这令远离自然的人将此物视为珍宝。”
“油温使松茸表面的水分迅速消失,香气毕现。”
电视节前,所有观众看着节目中香煎出来的松茸,油光溢满。仿佛一种香气从电视里飘出来,让他们一个个忍不住流口水。
吃货们不淡定了。
不过可惜的是,这节目介绍美食的不多,反而把更多的镜头放在了采菌人、大自然的身上。
“到了五月底,雨水才抵达香格里拉,大雨让原始森林的各种野生菌都迅速疯长出来,但是杂菌不能引起卓玛的注意。”
“大雨是大自然的礼物,在相同付出的时候,好的运气会给卓玛更多的收获。”
“松茸出土后,卓玛立刻用地上的松针把菌坑掩盖好。只有这样菌丝才不会被破坏。为了延续自然的馈赠,村民们遵守着山林里的传统。”
香格里拉的故事很快就讲完了,观众们意犹未尽。他们已经发现了,这其实并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美食节目。反而像是一个反应华夏美食文化的节目。但是这样一个节目反而更加让他们感到喜欢。
随后节目把目光的从松茸转到了竹笋中。从春笋到夏笋,再到冬笋,地域跨越华夏数千公里。
然后是腊肉、莲藕、捕鱼……
从南到北。从冰湖到海洋,从山林到湖泊……
摄影机跨遍全国,在配音师和缓的声音中,道出了华夏一个个让人回味的大自然馈赠的故事。
电视机前,有的人祖辈是捕鱼人,有人祖辈是挖藕人,也有人祖辈是挖笋人,还有人的祖辈是挖菌人,也有人祖辈在制作着腊肠……他们一个个人在电视中,感受到了来着节目的诚意,感受到了来自节目的感谢,不少人为之流泪。
也有不少人观众看着节目,感觉那都市的纷纷扰扰全部消失,最后只剩下那澄净的心灵。
迎着那举着淤泥莲藕的挖藕人灿烂笑容,节目到了最后……
“今天当我们有权远离自然,享受美食的时候,最应该感谢的是这些通过劳动和智慧成就餐桌美味的人们。而大自然,则以她的慷慨和守信,作为对人类的回报和奖赏。”
随着这一句话,《舌尖上的华夏——大自然的馈赠》正式结束。
随着这个声音的逐渐远去,画面变换,开始出现一行字:未完待续,敬请期待。《舌尖上的中国》第二集:主食的故事,明天晚上21:00……
结束了……观众们怅然若失,然后很快就化作无数动力进入到网络上,发表自己的心情,与众分享。
刘真看完之后,带着一种茫然、沉醉登陆到了《舌尖上的华夏》论坛模块,此时论坛里已经沸沸扬扬了。
刘真没有看,而是在发帖那里,慢慢敲击出自己的心情。
“看了它,不知道为什么,心中总是徜徉着一种感动。《舌尖上的中国》中,不见‘烹饪大师’,不见‘美食专家’,更没有‘厨艺大赛’,有的是手工挖莲藕、两小时采竹笋、全中国只剩5人继承的高跷式捕鱼、70多岁吉林“鱼把头”、卖黄馍馍的陕北老汉、陪外婆制作年糕的浙江慈城小姑娘。”
写到这里,刘真指间顿了顿,在键盘敲下了几个字:“它是献给普通劳动者的颂歌。”
随后键盘不停,咔咔咔不断声响,帖子里的字越来越多。
“《舌尖上的中国》对食物朴素细腻的描述,对人和食材的关系的微妙理解,悄然传达出几千年来中国人在劳动中所产生的智慧思考以及味觉审美,每一道食物都能勾起观者的浓浓思乡之情。正是因为这些,才使这部纪录片呈现出与众不同的魅力感召。”
“它并不是单纯只讲述美食的纪录片,它是把美食当做一个媒介,通过这个普通的媒介找到与这个媒介相关的、能够令大众热情讨论的东西。比如说传统价值观、人际关系、生存状态甚至是哲学思考,都能够通过这样一部片子表达出来。”
写到这里,刘真感觉自己的文思有点枯竭,看了一遍,便点击发布。随后,刘真便开始在论坛中看看别人的观影心情。
二十分钟后,刘真发现自己发的帖子置顶了,并且还加了精华。很快就有上百个人进到帖子里浏览,还有不少人在里面回复。
“楼主说的好,说出了我不知道怎么去表达的心声,这是献给普通劳动者的颂歌。”
“看到老张举着莲藕,全身都是污泥,露出脏兮兮而又真挚的笑容时,我感觉我的眼眶都湿润了,我想到了我的父亲母亲,感谢王尚丈夫!!”
“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做到长长久久,原来与自然最为贴近的人们是最为了解的,采摘松茸,但是不破坏菌丝;挖掘冬笋,但是不锄坏它的根,扑捉冬鱼,但是不忘让未长大的小鱼漏网,同时继续投放来年的鱼苗。有些明白为什么古代、乃至近现代的村里人、山里人,会为了某些事而进行的祭祀活动,不是因为迷信,而是因为对大自然发自内心的感恩!!”
“原本对王尚丈夫抛弃电影而拍《舌尖》有点可惜的,因为又少了一部精彩电影可以看。但是现在,我改变了想法,我开始庆幸王尚丈夫能够顶住压力去拍这一部纪录片,第一集很棒,没有铺天盖地的打斗,也没有无穷无尽的爆炸,更没有热血沸腾的震撼音乐,只有一种让我潸然流泪的感动。”
网络上,铺天盖地的一大波好评!很多人对这个节目报以极大的热情与赞扬。
《舌尖上的中国》成功了。
电视台中,台长等人一边看着节目,一边看着网络评价。网络上的清一色的赞扬声让他们对这节目充满了信心。
第二天的娱乐媒体,无一例外地被《舌尖》给牢牢地霸占了主力。
“《舌尖》获得了广泛的好评,无可置喙的,它成功了……”
“一部展示美食的节目,但更多地表现出了一种文化、人文关怀、一种乡情,给人一种触及心灵的感受……”
“王尚再一次展现出了他那无与为比的天才能力,这一次转型,他又成功了,而且是巨大的成功,不仅会拍电影,还会拍纪录片,而且可以深深理解华夏的传统文化,并把它融入到了自己的作品中。”
“虽然没有拍电影很可惜,但是现在看来,值了。他无疑再一次在另外一个领域给我们带来了一场从视觉到听觉再到心灵的全方位盛宴。”。(未完待续……)
(https://www.uuubqg.cc/0_350/1395069.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